美国猛批谷歌代表团访朝

2013-01-09 16:57
环球时报 2013-01-09
关键词:施密特平壤金正恩

● 本报驻朝、韩、美、德特派特约记者 程维丹 莽九晨 李 勇 青 木 ●魏 辉 甄 翔 “此事让朝鲜观察家圈子里的所有人都直挠头。”美国学者哈加德所指的是谷歌执行董事长施密特带团访问朝鲜一事。一个是打着“信息自由”和“不作恶”旗号的互联网巨头,一个是被西方称为“互联网黑洞”的“封闭国家”,双方的接触西方怎么看都别扭。更令美国舆论不满的是接触的时机:8日是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的30岁生日,据说美国正围绕对朝鲜上月发射火箭实施制裁与中国较劲。美国媒体担心,谷歌这份送上门的“生日礼物”会破坏美国的制裁计划。美国国务院发言人7日再次批评这次访问不合时宜,参议员麦凯恩更是借用列宁的话炮轰访朝代表团是“有用的白痴”。在对谷歌冷嘲热讽的同时,也有一些西方分析人士从中看到一丝希望:金正恩刚在新年贺词中发出“不同以往的声调”,邀请互联网巨头访问是朝鲜走向“更大变化”的信号吗?英国《独立报》称,外界不要无条件地相信朝鲜,也不要拒绝朝鲜的诚意,如果平壤摆脱孤立,整个地区和全世界都将受益。“最令人好奇的外交碰面”  “对外交碰面而言,这一定是最令人好奇的之一:一个推动信息在世界自由流动的创新技术公司总裁踏进一个全世界最闭塞的社会。”英国《卫报》如此评论谷歌代表团访问朝鲜一事。8日是代表团访问朝鲜的第二天,韩联社称,施密特一行在朝鲜外务省大楼会见了朝鲜官员,参观了金日成综合大学电子图书馆。  事实上,美国前新墨西哥州州长理查森才是这次访问的第一主角,他将此行称为“私人人道主义之旅”,希望会见去年11月在朝鲜被捕的美国公民裴俊浩。但几乎所有媒体都把焦点放在了施密特身上。《纽约时报》7日称,朝中社将代表团称为“谷歌代表团”,这是一次对一个“最敌视互联网国家”的有争议的访问。施密特是互联网开放的坚定支持者,朝鲜除少数精英外很多人不能上网。朝鲜新领导人上台后强调科技重要性,但同时又强化反对外部信息渗透的斗争,认为这是对政权的威胁。  “谷歌董事长为什么去朝鲜?”美国《商业周刊》的这个疑问也是外界最大的疑惑。文章称,就像许多跟朝鲜有关的事情一样,围绕此行也很神秘。作为美国前常驻联合国代表的理查森想争取让朝鲜释放扣押的美国公民,不过这并不需要带上知名企业界人士,特别是提出“不作恶”口号公司的老板。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朝鲜问题专家哈加德表示,他和其他研究平壤政权的人都对此事感到奇怪。路透社以“朝鲜欢迎谷歌的施密特来到互联网黑洞”为题称,如果施密特在下榻的对外宾馆里上网,可能会发现和在硅谷家中体验相似。2010年至2012年派驻平壤的路透社记者马克西姆说,朝鲜为来访外国记者设立的网络速度比他在中国使用的网络还快,但当地人用的基本是朝鲜局域网。  《今日美国报》报道称,美国国务院发言人纽兰7日再次批评理查森和施密特此行不合时宜,因为美国正力劝联合国进一步制裁朝鲜。克林顿时期国务院对朝谈判副代表里维尔分析称,美国反对是因为朝鲜及其盟友中国将利用此行向外界传递朝鲜“开放”的形象,当美国准备在联合国安理会推动进一步制裁之际,此次访问帮助朝鲜“传递合法性、国际承认和人民认可的感觉”。前中情局官员布鲁斯·克林纳表示,中国可能借此次访问作为反对安理会新制裁的论据,“中国会说朝鲜正更为开放,在他们表现出翻开新的一页之际制裁会产生反作用”。   一些政客的批评更严厉。共和党大佬麦凯恩7日批评谷歌访朝代表团是“有用的白痴”。韩联社称,这一说法来自列宁,用来描述那些支持苏联的西方左派人士,称他们一方面乐于参加共产主义革命,因此是“有用的”,另一方面又不相信共产主义理念,所以是“白痴”。麦凯恩此话被解释为担心施密特等人被朝鲜官方利用。  澳大利亚《悉尼先驱晨报》8日以“为什么谷歌朝鲜之旅激怒美国”为题称,施密特访问朝鲜让奥巴马政府陷入尴尬境地,美国官员担心这次高调的访问会让美国的亚洲伙伴糊涂,在新国务卿将接任希拉里之际似乎意味着美国政策发生了变化。美国CBS新闻网题为“施密特:狂妄自大在朝鲜”的报道称,施密特访问朝鲜,表面上是四处看看,考察这个国家的社交媒体。令人忧虑的是,此行表明施密特认为他比国务院更重要,至少对世界政治更有见地。看来他并不知道朝鲜从他的无用之举中比任何人都得到更多,也许是自负让他看不到自己正被人利用。访问也许为朝鲜带来荣誉,但除了看起来像另类和自负外,并不能为谷歌和施密特带来什么。忘掉“不作恶”吧,让我们先试着“别干蠢事”。这会是朝鲜开放的信号吗?  虽然批评和嘲讽的声音很多,但也有部分分析人士抱着一丝期待。英国《卫报》报道说,美国前国务院发言人克劳利认为,国务院批评施密特和理查森完全是做给公众看,“国务院必须那么说,美国的政策是不奖励坏行为”,与表面气恼相反,奥巴马政府或许对施密特一行能发现什么饶有兴趣。哥伦比亚大学教授查尔斯·阿姆斯特朗认为,金正恩正试探性地暗示希望向信息技术方向迈进。朝鲜已有多达100万手机在使用。  这会是朝鲜开放的一个信号吗?美国国家公共广播电台7日称,朝鲜领导人金正恩近来发表讲话,强调发展科技。曾在布什政府担任国家安全委员会亚洲事务主管的维克托·查说,施密特此行“给朝鲜领导人向世界展示他们真准备前进的良机”,曾在西方接受教育的金正恩也许为新科技着迷。  在金正恩发表新年讲话后,有关朝鲜改革的希望再次在西方燃起。《爱尔兰时报》8日称,金正恩提出要开创经济强国建设转折性局面并结束同韩国对抗状态之后,关于朝鲜是否要进行改革的辩论又热烈起来。金正恩在新年讲话中提到了科技进步与经济改革之间的关系。近年来,朝鲜在朝中边境设立了罗先等一系列经济试验区,朝鲜国有企业也同韩国公司建立了一些合资企业。德国《法兰克福汇报》5日披露称,朝鲜政府希望开放外国投资,目前正在就此向德国法律学家和经济学家征询意见。该报引述一位参与咨询的德国经济法学家的话称,朝鲜已经有了一份纲领性计划,“今年就会实行开放政策”。  不过也有一些评论对此不以为然。美国《评论杂志》网站7日称,理想主义者在朝鲜问题上很健忘,他们易于相信正在发生变化,不幸的是,现实并非如此。金正恩新年讲话一周后,一些西方媒体称其讲话为“对韩国的橄榄枝”。但这的确是金日成1994年逝世后朝鲜首次通过广播电视发表新年讲话,而不是通过报纸发表新年社论,虽然方式不同,但讲话实质依旧是用“变化可能正在酝酿之中”愚弄西方媒体。英国《金融时报》7日援引国际危机组织分析师丹尼尔·平克斯顿的话称,没有证据显示施密特与理查森的访问表明平壤更加开放,“在军控和核扩散问题上,我没看到朝鲜有根本变化”。  外界应谨慎回应朝鲜的“双重意图”  8日是朝鲜领导人金正恩的30岁生日。韩国《朝鲜日报》当天称,朝鲜最近加强对金正恩的“偶像化”,朝鲜《劳动新闻》7日发表题为《我们生活的时代》长篇文章,文中援引金正恩的话说:“苦难的行军时,我并没有吃好穿暖。几乎每天吃饭团和粥,有时啃一个煮玉米对付一顿。”《朝鲜日报》还称,朝鲜在金正恩生日之际给孩子们发放了糖果。据《环球时报》驻平壤记者观察,朝媒近日报道的重点依然集中在金正恩的新年致辞上,没有就领导人生日进行报道,平壤市内与平日没有区别,百姓生活照常,也未看到任何生日庆祝活动。  “一方面,朝鲜核能力不受监控,有成有败地试射导弹。另一方面,金正恩一年多以前继承其父以来又展现出更现代和人性的一面,包括参观人民乐园、跟夫人一起现身。哪一面才是真实的呢?”英国《独立报》说,最明显的结论就是朝鲜实际上希望同时展现两个面目,通过更强硬的一面在自身经济虚弱感、不安全感的背景下保护自己,通过展示更温和的一面来试水向广泛外部世界开放。如果朝鲜确实有双重意图,那么外界最糟糕的应对办法就是搞绝对化,要么彻底否认朝鲜可能的真诚接触提议,要么就搞另一个极端,无条件地相信。金正恩的真实意图需要研究,同时外界不应做任何削弱金正恩权威或者引诱他重新封闭固守的事情。只有平壤摆脱孤立,朝鲜半岛局势才有可能缓和。▲

猜你喜欢
施密特平壤金正恩
婚纱照
金正恩访华
马拉松
带着GPS去流浪
朝鲜官兵高呼“捍卫金正恩”
朝鲜平静度过“金正恩生日”
带着gps去流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