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银行信贷管理目标与风险控制

2013-01-07 07:46刘霞
2012年14期
关键词:信贷政策风险控制

刘霞

摘要:中国加入WTO后对于我国经济来说可谓是机遇与风险并存,相较于欧美国家发达的金融水平,我国起步稍晚的金融信贷政策正面临进一步挑战。本文将从银行学的微观角度,找寻适合我国银行结构与发展规划的实用型风险控制措施,并盼以此文引发出更多关于我国银行信贷管理与风险控制的实用型方法和理论。

关键词:银行信贷管理;风险控制;信贷政策

目前银行的主要业务为信贷业务,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金融服务的多渠道延伸,银行的风险和核心内容开始转向于信贷风险管理。近年来,许多基于风险管理与金融行业前端的环境状况衍生出的现存风险认知的方法及理论,对我国信贷管理具有重要的借监价值与指导意义。但是,我们也应当清楚的认知到,由于我国银行业的现状相对落后,理论与现状不相符合的情况常常发生。

一、我国银行信贷现状

1.1、我国银行信贷区域发展状况分布

根据相关数据表明,我们银行信贷主要有以下分布特点:一、我国信贷投放大多集中于华东及中南部经济发达地区;二、在最近几年短期内,我们银行信贷的区域分布程度上变化不大。

1.2、我国银行信贷产业分布

从目前我国银行业的发展状况来推断,我国各银行信贷投放最为集中的产业主要集中在交通运输、制造业通读电力上面,目前作为我国最重要的产业之一的制造业毫无疑问的从我们四大银行获取了最大的银行信贷。而且,由于近几年来我国经济的平稳发展,银行信贷产生的分布也相对较稳定,总体格局变化较小,与许多行业相比,其基本可以维持比较稳定的状态[1]。

1.3、我国银行信贷规模结构

依据某机构对我国银行信贷的大客户考察,我们发现:第一,我国信贷行业大客户均存在不稳定的现象。第二,作为贷款行业最具代表性的制造业,其所贷款余额占贷款总额的比重完全不相匹配。第三、从产业分布范围上,交通运输、能源、采矿等行业在我们信贷中占有主导地位,这些行业基本上属于国有企业。

二、影响我国银行信贷的因素

由于我们银行信贷体制上和历史上的相关因素,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一直没有摆脱一些负面的影响,这些风险与银行信贷的生命可谓息息相关。

2.1、我国银行货币流动性过剩

银行贷款能力取决于存贷比,其直接反映出我国银行资金在贷款方面的比重。我国法律规定,商业银行的存贷比必须小于或等于75%,如果大于75%,则反映出贷款比率高,风险系数相对较大。一般而言,如果存贷比在50%,它反应出我们的商业银行的比例有不低于一半的存款转化成了信贷,这个点通常作为评价银行盈亏的平衡点。如果信贷比低于50%的比率,发生亏损的可能就比较大。在这个比率区间,比较低可以表明信贷本身的安全性比较高,但盈利能力相对较低。我国商业银行目前信贷比普遍在70%这个范围区间,而欧美商业银行则可达到90%左右,这说明我国与欧美商业银行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同时也折射出我国信贷行业的盈利能力还有很宽广发展空间。

2.2不良贷款率居高不下

居高不下的不良贷款对我国银行信贷造成了许多负面效果。回想中国加入世贸时对于金融行业的重要承诺,我国银行业及相关部门越来越感受到来自各方的竞争压力。为了能使国有银行更多、更好的参与国际经济竞争,各大银行相继减轻国有商业银行这个历史性的包袱,通过不同形式、不同方法对其进行资本体制改格,以此达到冲销坏帐这一目的。

2.3我国银行信贷利润率偏低

以工、农、中、建为代表的四大商业银行虽然拥有雄厚的资产,但其资本及资产的收益率依然不容乐观。经营状况达不到国际资本市场的需求、缺乏科学性的商业盈利模式一直是困扰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两大难题。虽然近年由于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商业银行利润率得到明显增长,但相较于欧美商业银行成功的盈利步伐,我国商业银行仍显得捉襟见肘。

三、我国信贷行业风险的解决措施

3.1设计易于监控、易于考核及监控的结构体系,健全的风险控制机构必须强调环境依赖、过程导向及组织结构对风险因素的反应能力与敏感性,加快提高金融组织的柔性,使组织中的所有人都要主动积极思考问题。尽量避免商业组织结构职能边界模糊的特性及复杂性,即尽量避免组织的繁锁复杂。

3.2信贷风险控制的另一部分是制定统一的银行信贷政策,它包括信贷决策各级工作人员的纪律约束及行为准则、高层的决策者控制风险的偏好与理念。我国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必须开始于风险假定的初始点,必须从最基层的单位、每位信贷核查人员起步,促使每位员工对管理体系、风险政策有统一、一致的认同,以确保测量、控制、数据的高度一致性。

3.3建全商业信贷内部风险分析标准和模型本身,我国信贷风险存在于借款人因多种因素致使其到期未能完全履约,这一因素我们称之为违约概率。银行的风险决策者必须先度量及认识到信贷风险,风险的度量及识别的方法目前出现较多,风险模型的核心都是以概率为准的分析推论,因此银行所采用的风险控制及评价工具的标准必须结合其自身的环境来制订。不能完全依赖于分析工具[3]。

3.4建立健全的延时付酬及业绩考评机制。我国企业管理包括三方面的因素,分别为人员、体制及激励机制,其中激励机制是基于业绩考评上的。信贷损失或风险对于账面的呈现是相对滞后的,因为依据银行信贷五级的分类方法而实行的动态测评,依然存在人为判断失误性及不确切性,所以对银行信贷从业人员的业绩考量必须要有完善且独立的科学系统。

参考文献

[1]唐敏,方俊芝.邮储银行设立基金管理公司的思考[J].中国经贸导刊,2011,(15).

[2]高志军,刘伟.物流服务供应链风险管理模型研究[J].商业时代,2010,(9).

[3]胡明远.农村信用社信贷管理电子化的设计与实现[M].2011.

猜你喜欢
信贷政策风险控制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商业银行信贷政策调整及风险防控
浅析出口鼓励政策
试析基于现代风险导向的互联网金融审计
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信息化的探讨
论增强企业经营管理的风险意识
秦皇岛银行股份有限公司2013年信贷政策指引
国际货币体系和俄罗斯的货币信贷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