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椿 恋
传说古时,有一穷秀才上京赶考,路过武夷山时,病倒在路上,下山化缘的永乐禅寺的老方丈发现后,叫来两个小和尚把他抬到庙里。方丈见他面色苍白,体瘦腹胀,便泡上一壶好茶,扶持他饮下。士人见茶叶绿地红边,泡出的茶水黄中带红,如琥珀一样光亮,遂呷了几口,顿觉口角生津,芳香四溢,肚中咕咕作响。连续喝了几次,鼓胀全部消退,身体康壮如常。谢过老方丈,他便赴京投考,竟得状元及第。不忘救命之恩,状元郎重返武夷山,在老方丈导引下,寻访了这半山腰的神奇茶树。走时还采制了一盒进贡皇上。状元带茶进京后,恰遇皇后肚疼鼓胀,卧床不起,状元立即献茶让皇后服下,果然茶到病除。皇上大喜,将一件“大红袍”交给状元,让他代表自己去武夷山封赏。到了九龙窠,状元命一樵夫爬上半山腰,将皇上赐予的大红袍披在茶树上,以示皇恩。说也奇怪,等掀开大红袍时,六株茶树的芽叶在阳光下闪出红光,众人说这是大红袍染红的。后来,人们就把这六株茶树叫做“大红袍”了。从此大红袍就成了年年岁岁的朝廷贡茶。
大红袍是武夷山最负盛名的茶树,被誉为“茶中之王”,产于闽北“美景甲东南”名山的武夷山,茶树生长在九龙窠内的一座陡峭的岩壁上。茶树所处的峭壁上,有一条狭长的岩罅,岩顶终年有泉水自罅滴落。泉水中附有苔藓之类的有机物,土壤较它处润泽肥沃。茶树两旁岩壁直立,日照短,气温变化不大。幽涧流泉,气候温和,雨时充沛,烟笼雾罩,气象万千,形成了大红袍特有的生长环境,再加上平时茶农精心管理,采制加工时,一定要技术最好的茶师来主持,使用的也是特制的器具。因而大红袍的成茶除了具有独到的品质还具有特殊的药效。
位于武夷山九龙窠的大红袍母树已有三百五十多年的历史。经过科研攻关,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大红袍无性繁殖获得成功,经专家鉴定,无性繁殖的大红袍保持了母树的优良特性。2002年6月,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制定了大红袍强制性国家标准 (GB18745-2002),并于同年八月正式实施。
大红袍外形条索紧结,色泽绿褐鲜润,冲泡后汤色橙黄明亮,叶片红绿相间,典型的叶片有绿叶红镶边之美感。大红袍品质最突出之处是香气馥郁有兰花香,香高而持久,“岩韵”明显。大红袍很耐冲泡,冲泡七、八次仍有香味。品饮“大红袍”茶,须按“工夫茶”小壶小杯细品慢饮的方式,才能真正品尝到岩茶之颠的禅茶韵味。注重:活 、甘、清、香的特点。
当代书法家张燕生先生曾为武夷山大红袍吟赋题写:“绿叶镶边兮红袍罩身,善缘接善兮一泡心宁”,这应该是对大红袍“禅茶一味”的品质特征的精炼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