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夫人们的“服装政治学”

2013-01-01 00:00:00特别观察
记者观察 2013年4期

在国际外交舞台上,第一夫人永远是一道冲破冷酷的靓丽风景。她们用自身美好的形象,帮助爱人开展外交工作,为国家代言,她们的魅力,也常常会掀起新一轮时尚风潮。

第一夫人这个优雅的称呼适用于一个国家领导人的妻子。国家元首出访,参加外交活动等经常携第一夫人共同参加。第一夫人并非公职,在某种意义上,她首先是一种礼仪和形象的存在。同许多国家不同,“第一夫人”这个概念在中国没有得到特别的宣传和重视,这固然有政治传统和历史上的原因,但在新时代,当人们可以通过各种手段越来越多地看到、听到其他国家“第一夫人”的消息时,自然会对我们自己的

“第一夫人”有所期待。而历史也无数次证明,当一个国家有了一位受人尊敬、喜爱的“第一夫人”时,无论对内对外,都会对这个国家的形象有极大的助益。

彭丽媛:中国第一夫人优雅大方的东方气质

国家主席习近平于3月下旬对俄罗斯、坦桑尼亚、南非、刚果共和国进行国事访问,这其中最引人关注的就是习近平夫人彭丽媛女士的随访。

彭丽媛在中国早已是一个家喻户晓的艺术家,她出身军旅,几十年的艺术生涯中演唱了许多脍炙人口、耳熟能详的著名歌曲,她用极具穿透力的标志性女高音歌颂人民、祖国、党和军队,使许多中国人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2007年习近平担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以后,她逐渐低调,不再参加任何商业演出,淡出了人们的视线,然而2011年,彭丽媛被世界卫生组织聘为“抗击结核病和艾滋病亲善大使”,并深入中国的基层农村,和患病的儿童在一起拍摄了许多宣传片,并与各国政府及国际组织打交道,做了许多有意义的事。许多国人都希望,她能做的更多一些,因为让“第一夫人”更多的走进公众视野,寄托着人们对政治更加开放和透明的期待。

在国家主席习近平与夫人彭丽媛抵达俄罗斯、手挽手走下飞机时,此前外媒一直猜测的彭丽媛出访服饰终于曝光:藏蓝色呢子大衣、淡蓝色丝巾、黑色皮包、珍珠耳环……中国第一夫人惊艳了全世界。“端庄大气,优雅大方。”人们的评语大致如此。

瓦莱丽·特里埃维勒:没有一件香奈儿

奥朗德当选法国总统后,特里埃维勒一次接受《泰晤士报》采访,承认她还是“草根”状态,还没有接受高级定制时装——这几乎是每一位第一夫人的不二选择。她还穿着普通的成衣。“我还没有穿过时装大师设计的礼服。”她表示,她的衣柜里至今没有一件香奈儿的外套。但特里埃维勒的时尚影响力已经开始显现。

特里埃维勒非常喜爱法国奢侈皮具LeTanneur的手提包。在G8峰会上,她送给米歇尔·奥巴马一只这个皮包后,法国女人们都冲进商店,想拥有同样的牌子,生产商不得不紧急增加订单,以满足客户的要求。这不妨碍香奈儿的艺术总监卡尔·拉格菲尔德对特里埃维勒的欣赏:“她看上去很帅气,又很优雅。”

众所周知特里埃维勒喜欢高跟鞋,但她对运动也有相当的热忱,她爱穿色彩鲜艳的运动上衣,或者女士西服。与卡拉·布吕尼(法国前第一夫人、萨科齐之妻)追求女人味不同,特里埃维勒更喜欢中性打扮,比如卡其色上衣、黑色长裤。总体而言,她总是选择一些安全、不出错的穿着,就像她说的:“第一夫人的角色让我感到有点不适应,但我会尽力做好,我想代表法国的形象,穿着得体,但绝不止于穿着。”

米歌尔·奥巴马:“低端市场”

米歇尔·奥巴马非常注重自己的形象、举止及衣着品位,人们把她的优雅穿着与杰奎琳·肯尼迪相媲美。当年许多日寸尚界人士认为,人们对米歇尔衣着的喝彩只是昙花一现,奥巴马当选之后对她穿着魅力的点评将会随之消失。但事实证明,他们错了。

这些时尚人士没有认识到,米歇尔·奥巴马让数百万女性看到这样一个偶像,她的风格你也效仿得起——至少表面上如此。换句话说,权力阶层的衣着并非高不可攀。她起用一些所谓“失败”的设计师或品牌,比如伊莎贝尔·托莱多、玛丽亚’平托以及玛丽亚·科尔内霍的“零度”。她也会穿像J.Crew、H&M这样的平价品牌。

米歇尔的选择也遭到了一些时尚设计师的批评,他们称之为“低端市场”,设计师奥斯卡·德拉伦塔就是其中之一。许多美国上流人士和第一夫人们都选择德拉伦塔的服装,但米歇尔没有。德拉伦塔曾公开批评米歇尔去伦敦会见伊丽莎白女王时穿的那身休闲装不合时宜,但后来在舆论压力下,他在一个美国脱口秀节目中为自己的言论道歉。

作为第一夫人,米歇尔的穿着常常会帮助不知名的设计师一举成名。2008年9月,纽约华裔设计师吴季刚接到芝加哥著名精品店Ikram店主的电话,请他为奥巴马夫人设计数袭晚礼服,要求非常简单:闪闪发光。吴季刚花了两个月制作了一条镶缀数以万计施华洛世奇水晶和透明硬纱制成的花苞,梦幻般轻盈的白色单肩礼服。2009年,米歇尔穿着这身白色礼服在奥巴马总统就职仪式上跳舞,舞会开始几分钟后,CNN打电话到吴的家中,请他现场评述,近100封电子邮件出现在他的信箱里。那一年,吴季刚年仅26岁,“跳舞事件”后,他的订单涨了三倍,这袭礼服也将被Smithsonian国家博物馆永久收藏。

米歇尔也喜欢帮助与自己一样的有色人种设计师,这包括美籍泰裔的ThakoonPanichgul以及原籍古巴的时装设计师Narciso Rodriguez。UK Times Online认为,她和之前的第一夫人有别,其时尚品位与传统的白宫风格有距离,她有一股无惧时尚的精神,并形容她为“新型的第一夫人”。

当巴拉克·奥巴马主政白宫时,米歇尔·奥巴马也在一定程度上宣告了“美国时尚”的新时代。她的穿着也像她丈夫一直主张的“改变”一样,传递了白宫时尚的一种改变:看上去时尚前卫,但却休闲、亲民,不拒人于千里之外,或者自命不凡。

希拉里·克林顿:安全第一

身为第一夫人时,希拉里·克林顿的穿衣风格只能说是第一夫人标准装备:众所周知的大品牌、有吸引力、合适。她总会选择清一色美国人组成的设计团队,重大场合穿奥斯卡-德拉伦塔的礼服,穿唐娜·凯伦的紧身晚礼服出席晚宴,白天则穿着圣-约翰的针织衫和一些不太知名品牌的色彩鲜艳、金色纽扣的套裙。

当选美国国会参议员时,她的穿衣风格转变得有点突兀:裙装换成了一系列锥形裤装,还剪短了头发。一些公众认为看上去她是想证明些什么,或者她担心自己的女性特征影响仕途,让人觉得她作为领导人遇到大事会举棋不定——这个转变并没有得到很多人认同。

之后她参选总统,意识到自己的形象让很多男选民望而生畏,也疏远了很多女性选民,决定做些改变。韩裔女设计师Susanna Chung Forest采用新色系和昂贵面料为她缝制了新套装。在小镇拉票时是复色色调的上衣配以黑裤子;在大城市和国家级场合露面,则是从头到脚单一宝石色配搭。她的发式处理得更加蓬松,肌肤则透着水润光泽。

2008年,在失去代表民主党竞选总统的资格之后,希拉里保持了这种着装风格,并延续到她担任国务卿时。虽然许多人觉得有些过时,或是男人气太重,但她终究形成了一种统一、持久的风格,而且这种风格适合她的体型,能显出她的魅力。

离开白宫后,每当希拉里把自己塞进花哨的连衣裙,那就是她穿着最糟的时候,她自己也知道。2008年,希拉里以她特有的幽默,为小报《美国周刊》的照片专题“有生以来最失败着装”选了一张自己的照片。那是学生时代的希拉里,戴着深度近视眼镜,穿一件白衬衣,衬衣下摆塞进竖条纹的睡裤里。希拉里还为照片添上自嘲的评点,比如“现在你知道我为什么爱穿裤子了”以及“这身也不是那么糟;错视觉罢了”。

很长时间,希拉里都生活在“比尔,克林顿妻子”的阴影之下,她牺牲了很多才开始成为一位打算将着装风格发挥到极致的政治家。但她不会为了拓宽“政坛女性得体衣着”的疆域而危及自己的职业。她无非是像其他政治家一样,想找到一种穿衣风格堵住人们的嘴。不过这绝对不可能发生,因为她很少冒险,着装只做细微改变。她的标志性着装也许离她的目标更近。

(摘编自人民网、《南方周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