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来了

2013-01-01 00:00:00刘春阳
记者观察 2013年4期

生活于北方城市的我和朋友闲谈中,大家说这里没有春天。真的没有吗?人们太过匆忙。忙于严冬盛夏,似乎还活在对冬季未了事的思索中,夏天就猝不及防地来了。春天就这样被错过,被错过的又何止春色满罔呢?

我们脚踏实地的活在大地之上,仰望天空,那蓝天白云背后似乎总是藏着一个孩子的幻梦。好像小时侯仰望天空中的飞机,和三五伙伴奔跑于路上,轰鸣声让我们抬头,它拉出的幽长线让我们讶异;而当一架直升机真的活生生落地,我们撒欢儿式的狂奔,飞机螺旋桨带起的风沙手沙扭曲了一张张孩子的肉脸,难掩兴奋,好像外星人来了般。

终有一天孩子长大成人,变为了奔波忙碌的男人或女人。再无多余的空暇呆望天空,偶有一瞥,却不经意间望见了枝桠之上的绿芽与花苞。惊喜,春天来了,在我们毫无准备的情况下。

春天来了,它挤过全中国上下漫天密布的阴霾拔出了头。青年男女换上了单薄的新装,一个个“丰乳肥臀”的大片即将在舂日艳阳下拉开序幕。杏花桃花还掩藏在看起来枯败的丫枝之上,公园里一对中年夫妇坐在枯黄的草地上彼此依偎,用手中的相机记录着生活。每个散步、遛弯、赶路的人用各自的表情,也在讲述着生活。人们诉说家长里短,探讨国家大事,握手言欢时的自我介绍都应景地是我比新上任的习总书记小一岁,比李克强大一岁。生活不一,彼时彼刻同的却是这春下一刻的和谐静美。

一年有四季,各自好风光。春为岁首,它好像被一阵风裹挟而来,带给人们新一年焕然的温暖、希望和要问付出的播种。甲骨文中,“春”从草(或从木),草木春时生长;中间为“屯”字,似草木破土而出:意为春季万物生长。我仿着中央台曾经的神问“你幸福吗?”,问其他人,“春天来了,你有什么感受?”

有人说:什么感受没有,我不关心政治。

有人说:慵懒。有人说:期待一场淋漓尽致的远行,是远行,一定要远。

有人说:两会结束第二天,北京下了一场大雪,一洗多日雾霾。这是一个鲜明的天象信号:一个让人爪抑的、沉闷的旧时代结束了,一个充满希望的新时代开始了。中国人民整装上路,世界大棋重新开局。有人说:……人们走过一个又一个含蓄蕴藉的冷冬,众说纷纭中很多中国人活在生命的纠结里。我想,生命力的变换是个结,需要一个转机,而春是抚慰心灵的上帝之手,它给予我们重新来过的动和能量,让过去的过去之无限积累蓄成一股暗潮奔涌的力量,向上生长。不论过去怎么样,不论时代怎么样,或者从头头始,因为春天来了。借用胡适先生给青年的第三个药方——“得有一点信心”,正如“成功不必在我,而功力必不唐捐。”

萧红回忆鲁迅先生的文字里有这样一段:梅雨季,很少有晴天,一天的上午刚一放晴,我高兴极了,就到鲁迅先生家去了,跑得卜楼还喘着。鲁迅先生说:“米啦!”我说:“来啦!”

我喘着连茶也喝不下。

鲁迅先牛就问我:

“有什么事吗?”

我说:“天晴啦,太阳出来啦。”

许先生和鲁迅先生都笑着,一种对于冲破忧郁心境的展然的会心的笑。春天不只是季节,有时是一种心情。不问苍天大地,不管波云诡谲,却道心情无处不春。

春天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