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创新是现代企业进步的原动力。知识经济时代的管理者,必须把握管理创新的发展趋势和新要求。文章分析了管理创新的作用和当今企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春和集团等案例,从不同方面阐述加强企业管理创新的对策。
关键词:企业管理创新 作用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10-263-02
对企业来说,管理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是企业发展的基石。管理创新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动力,没有管理的创新,企业就像一潭死水,没有生机,更谈不上竞争优势。处在知识经济时代的经营者,必须把握管理创新的发展趋势和新要求。成功的企业,必将是具有个性化特征的创新型企业,是能够创造出与众不同的独具特色的经营方式的企业。
一、企业管理创新的作用
企业管理创新是指企业把新的管理要素(如新的管理方法、新的管理手段、新的管理模式等)或要素组合引入企业管理系统,以更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的创新活动。创新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具有重大的作用。
1.降低经营成本,保证企业盈利空间。提高企业经济利润可以分为两个方面:(1)提高企业当前的利润;(2)提高企业未来的预期收益。
企业管理创新是提高企业利润的有效举措。企业管理创新最终是为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增加企业利润这一目标而服务。这一目标当然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得到体现,比如加快资金周转速度,减少资源消耗系数,提高劳动生产率等。但上面这些方式,最终大多要通过管理来实现,比如“组织管理创新”,以提高企业当前利润;“战略创新”,以提高企业未来的预期收益。显然,无论是提高当前的经济利润还是未来的利润,无疑都是在增强企业的实力和竞争力,保证企业长远的盈利空间。
2.理顺企业内外关系,优化生产要素。在企业迎接市场变革的过程中,每一次有针对性的创新,都是对企业内部组织关系、产品结构、营销模式、市场布局、人员状况等生产要素的一次优化。这样的优化只有达到市场的认可和企业的理想状态,才能取得创新行为的成功。因而,创新的整个过程也是对企业内部和外部关系的一种优化行为。
3.践行“im7hOveWu4k4BKsHkaiG0vAF9bw/oPmOe+8KczOUjb0=以人为本”理念,有助形成自主管理模式化。在生产要素中,人是第一位的。企业的发展应建立在人的发展基础之上,人是构成企业的最根本因素。如何“以人为本”,让员工预期到企业的未来发展前景和自己的人生价值目标的实现,从而使员工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工作中去,这是企业管理创新对人力资源方面所要达到的直接目的之一。达到这样的状态后,就会有助于实现员工在企业统一目标下的自主经营和自我管理,进而形成企业创新的动力和创新型管理方式。
4.应对市场变化,制定发展战略。企业进行企业管理创新的依据必定是市场,如果企业不能在发展壮大过程中不断创新自己的管理方法和手段,去适应市场可能出现的变化,那么企业发展就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如20世纪90年代中国家喻户晓的秦池集团,在夺取央视“标王”后,便曝出使用勾兑酒的丑闻,从此一蹶不振。究其原因,秦池集团没有自己独特企业品牌,只是在广告上不断推陈出新,吸引大众的眼球。上述行为,虽然一时赢得了短期效益,但难以掩盖其管理创新薄弱所带来的缺陷,导致其无法对市场的变化作出及时的反应,新战略的制定更无从谈起。
二、当代企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企业管理松弛。首先是工作纪律松弛,企业内部分工不明,人浮于事,职责不清,很多的干部职工不思进取,得过且过,企业经营效益每况愈下;其次是“乱”,财务管理和营业现场管理混乱,导致了管理服务质量差,企业的声誉受到了影响,削弱了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企业的销售和利润受到了影响,尤其是财务管理的混乱,会使成本急剧上升,开支费用失控,资金周转速度下降,企业发展没有后劲,负债率高。很多企业出于某种目的,甚至在指标、数据大掺杂水分,国有资产流失严重,出现了“三低”现象:效益低、效率低、收入低,最终导致了企业经营的恶性循环。
2.决策机制不科学。某些企业的领导人,在经营方向、企业兼并、对外投资、扩建重组等等有关企业发展的重大决策上,缺乏事前的调查预测,不能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讨论过程中又不尊重集体意见,不重视发扬民主,主观臆断,凭着个人经验盲目决策,最终造成决策失误,使企业经营受到了威胁,甚至陷入了困境。
3.企业浪费严重。在当前影响企业的诸多因素中,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有些企业的经营并不尽如人意,但是企业却不惜花巨资装修办公楼、装修门面。以至于有些职工说“我们企业除了利润没有,什么都有”,这种挥霍浪费严重地影响了企业的生存发展。
三、企业管理创新的对策
当前,对企业管理创新,有许多研究。在此,笔者想结合本人所在的单位——春和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春和集团”)的情况,来谈一点对策。首先让我们来熟悉下该单位。
“春和集团”创立于1995年10月16日,是一家立足本土、布局世界的产业投资控股集团,聚焦于船舶产业、海洋工程、资源投资、远洋物流四大领域的投资发展。自1995年创建以来,春和集团的国际化团队把握全球经济的发展趋势,敏锐捕捉产业周期的发展机会,持续创新投资模式,有效整合内外资源,在涉足领域中均取得超常规的发展,进入中国企业500强。春和集团的核心竞争力是速度、创新、个性化、国际化。其中管理创新作为春和集团核心竞争力之一,在集团的发展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为加强企业管理创新,笔者结合春和集团发展的情况,提出以下四个对策。
1.思维创新。管理创新首先是一种思维创新,这是有效区分优势企业和一般企业的核心。是自己所创立的一种思想可以引领企业发展,从而树立企业在行业、在市场的领袖地位。思维创新,就是树立一种行业的典范,从而在有效区分其他企业的同时,造成一种行业、市场或产品模式的垄断。它既包括产品的质量标准体系,也包括市场操作的方向、方式、方法、资源配置、格局等东西,而形成的一种标尺。这才是创新的最高境界。
春和集团2003年进入船舶业后,在海工船领域,就提出“细分市场的领导者”;在散货船领域,提出“将简单做到极致”的思想。由此,推动了集团在管理上的创新,打造出全球最大的海工船生产基地和国内最高效的船厂。
2.战略创新。战略创新的核心是确定企业的经营目标。企业确定的经营目标会决定企业如何确定自己的顾客、竞争对手、竞争实力,也会决定企业对关键性成功因素的看法,并最终决定企业的竞争策略,成功的战略创新者会采用与所有竞争对手完全不同的竞争策略和经营目标。管理大师哈默尔曾说过,战略创新是一种分析和重构企业和行业现有的资源配置方式为顾客创造新价值以及为所有股东创造新财富的方法的能力。
在战略创新上,春和集团采取前瞻性的国际化视野来过行管理创新。早在2005年,当时世界上“散货船”市场相当火爆,但春和集团并未陶醉其中,集团高层居安思危,从国际化的视野,前瞻性地制定门槛相对高的海洋工程船和海工装备,作为自己的新的战略。接下来,集团在战略管理上对生产要素进行有效配置,在南通建立海工装备生产基地,在奉化打造全球最大的海洋工程生产基地。当时,这些战略管理创新之举,成了集团应对当前经济低迷的有力武器。
3.制度创新。当基础的创新达到一定的程度,就必须要有一套与之匹配的制度,来将基础的创新所得到的成果实现市场转化——完成从生产车间到消费者手中的传递,获得最终的利益。
从实践来看,制度创新与管理创新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解决企业资源配置的微观机制是制度创新,也就是说,通过制度创新使企业成为富有活力的能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积累的经济细胞。解决企业内部资源如何组合的是管理创新,使之尽可能多地产出的问题,也就是建立起面向市场的内部组织框架,形成产品行为激励、开发活力体系以及高效运作的机制。
4.文化创新。企业文化创新的实质在于企业文化建设中突破与企业经营管理实际脱节的僵化的文化理念和观点的束缚,使企业向新型经营管理方式的转变。
在文化创新过程中,企业领导者至关重要。我国著名企业家张瑞敏对他在海尔公司充当的角色时说,“第一是设计师,在企业发展中如何使组织结构适应企业发展;第二是牧师,不断地布道,使员工接受企业文化,把员工自身价值的体现和企业目标的实现结合起来。”企业文化的创新,能改变员工的旧有价值观念,培育他们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建立起组织和员工之间的依存关系,使个人的行为、思想、感情、信念、习惯与整个组织有机的统一起来,形成相对稳定的文化氛围,凝聚成一种合力与整体趋向,以此激发出组织成员的主管能动性,为达成组织的共同目标而努力。
“不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