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章简要分析了军队工程造价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并结合目前军队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和问题,提出了加强军队工程造价信息化建设的建议。
关键词:军队工程 造价管理 信息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10-244-02
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工程项目管理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给军队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和坚实的基础。军队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建设作为建设领域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工程造价管理活动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已经成为工程造价管理的一个重要支撑,并主导着未来工程造价管理的发展。
一、军队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指利用电子计算机软件进行造价管理和控制,利用信息技术,通过网络对工程造价信息进行采集、处理、存储、管理、检索和传输,并提供信息服务,从而实现工程造价信息的网络化,工程造价管理的软件化,决策管理的科学化。军队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建设对于加强工程造价的宏观管理,广泛交流工程造价信息,提高军队工程造价管理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有利于加强工程造价的宏观管理。管理的实质是决策,决定的依据是信息。利用网络发布有关工程造价信息,促进工程造价管理的公开、公正和公平,增强透明度,可以为军队工程主管部门科学决策和依法行政创造条件,使其掌握军队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改进。同时也有利于弄清我军现有军队工程的存量及分布情况,既方便了平时的管理和使用,又可以在安排军事工程投资布局时,充分利用现有工程保障能力的存量,提高已建工程的使用效率,减少重复建设,节约投资。
2.有利于工程造价信息的交流与共享。信息在工程造价管理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工程造价管理足围绕价值最对人、财、物等“物质流”要素的确定与控制,其“物质流”及其动态过程无一例外地表现为“信息流”。随着军队工程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工程造价管理需要处理的信息越来越庞大,动态性越来越强,这迫切需要改变传统的信息收集处理的方式。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可把横向和纵向的工程造价信息渠道有机结合起来,形成纵横交错、统一综合的工程造价信息资源,使工程造价信息的搜集、加工、传递等工作有组织、有系统地进行,加速工程造价信息的流动,对全过程的工程造价管理活动起支持保障作用,并促进各部门的交流。
3.有利于提高军队工程造价管理水平。利用造价管理控制软件和信息系统,军队工程造价管理者通过与计算机的交互式谈话进行工程造价管理,可以大大减轻造价管理的工作量,提高造价管理效率。在投资决策阶段,在数据库中搜索与拟建工程类似的已完工程资料,由计算机回答用户的提问,并和拟建工程进行比较,找出两者的差异进行适当调整,从而估算出拟建工程的投资额,完成项目投资估算的网络电算化工作。设计阶段,设计人员可以通过对工程造价信息资料的分解、组合,并考虑材料价格和设计价格因素,得出较为可靠的设计概算。在施工图预算阶段,工程预算软件自动识别图形语言,根据一定工程量计算规则自动计算并汇总出各分项工程量,形成拟建工程工程量清单信息。出包工程进行招投标过程中,建设单位制定标底或施工单位投标报价可以从资料库中找出类似工程的实际造价及变化规律,确定标的及报价的合理性。
二、军队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我军工程造价管理领域一直十分重视对信息的收集和利用,很早就开始了对工程造价信息的归档立案工作,建立了工程造价信息数据库系统,并作为基建营房管理自动化网络和基建营房综合数据库系统的一部分在全军进行推广和应用。近年来,军队工程造价管理部门,在军队信息化建设的统一部署下,经过努力,信息化建设突飞猛进,建立了基本建设费管理系统和军队单项工程经费概算基价管理系统。基本建设费管理系统以大型数据库为基础,建立包括部门、单位、地域、序号等属性的数据字典,详细记录每一个部门、每一单位经费收支的来龙去脉和每一个时点资金运行的实际情况。作为军财工程的组成部分,基本建设费管理系统适用于全军各个拥有建设项目的单位进行基本建设费管理。它系统克服了以前建设部门与管理部门在一套系统内无法兼容的弱点,加强了与军队会计、预算系统模块之间的衔接,方便了军队工程财务的业务处理。军队单项工程经费概算基价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帮助使用者从纷繁芜杂的人工价格、材料价格、设备价格、机械台班价格、综合费率的替换等具体的事务性工作中解脱出来,提高基价使用的科学性、准确性,同时提高工作效率,实现工程投资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更好的发挥工程投资的军事和经济效益。
随着信息化的高速发展和市场经济的需求,军队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建设还没有跟上时代的步伐,从管理方式和手段上看还相对比较落后。存在许多制约因素:一是工程造价管理人员的信息素质低。当前军队工程造价管理人员的信息观念相对滞后,仍延用传统的预算定额的工程造价管理方式,缺乏掌握造价信息的主动性,信息资源采集、加工、处理等方法落后。二是信息收集和利用无序,效率低。目前我军对工程造价信息的收集和利用主要是各单位根据实际需要自发进行的。造价管理所需信息十分繁杂,各单位收集利用信息的能力又各不相同,加之军队工程保密性和时效性很强的特点,往往不能保证信息收集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另外,一些通用性很强的信息,如有关建设法规、标准、技术规范等,不同单位往往重复收集,极大地浪费了人力物力。三是信息收集手段单一,速度慢。虽然我军早已研究开发了基建营房管理信息系统,但由于全军网络建设滞后,网络间的互连与安全问题没有很好地解决,实际工作中军队工程基础资料的收集主要还是靠营房部门和工程管理部门收集整理并逐级上报总部,速度慢,时效性差。四是信息利用程度低。各级工程造价管理部门对收集来的工程信息只是进行分类归档处理,没有进行深入地分析和研究,不能够透过工程数据的表面数字去发现其内在的规律,没有提高工程信息的附加值,再加上没有全军统一的军队工程造价信息发布系统,收集来的信息只有少数单位可以利用,相互之间不能实现信息共享,使信息没有得到有效的利用,造成了工程信息资源的极大浪费。
三、推进军队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建议
针对军队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建设面临的问题,工程造价管理部门应营造有利于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环境,建立和完善相应的工作机制,坚持以改革为动力,紧紧围绕提高工程造价管理水平这一根本目的,从实际出发,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务求实效,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相应的措施。
1.统筹安排,抓好落实。总部应根据军队工程实际,制定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的总体规划和总体目标,并在实际工作中抓好落实。在实施规划时应明确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建设的主要指标体系,包括技术指标、信息采集指标、维护指标和人才培训指标等,便于分解落实。
2.加强工程造价信息标准化建设。首先要做好造价信息的分类编码工作,组织制订代码编制规则,编制代码并建立代码数据库和代码管理系统,要保证代码的统一性、完整性、惟一性和准确性。其次要统一全军的工程造价管理软件和计价规范。要组织研制适合军队工程特点的工程造价管理软件并在全军推广应用。要全面推行工程量清单计价方法。最后要采用统一的工程造价信息资料管理软件,规范分析方法和数据表格存取方式。
3.建设军队工程造价信息网。要加快军队工程造价信息网的建设,通过网络理顺工程造价信息的收集渠道,加强工程造价信息的汇总、整理和分析,发布有关信息,为各级工程造价管理部门和设计、建设、施工、审计单位提供信息服务。要加快我军网络化建设的步伐,采用先进的网络技术,使全军各工程造价管理单位和部门实现网络互联,保证大多数计算机(包括孤立的局域网和零散的单机)都能连接上网,要重点解决好网络的安全保密工作。
4.组织开发相关软件和数据库。要组织专业人员按照基本的方案和要求,进行系统设计和结构设计,尽快研制出适应需要的信息存储数据库系统、信息数据采集系统、信息数据分析系统和发布系统。同时应该注意与工程造价管理软件的接口问题,尽量直接利用工程管理软件中已存储的工程数据信息,以减少数据收集当中产生的不必要的中间环节和工作量。
参考文献:
1.张国华.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建设.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