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医院制剂现状与对策建议

2012-12-31 00:00:00肖琴狄伟兰鸿
经济师 2012年10期


  摘要:分析目前医院制剂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对医院制剂的质量管理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探讨医院制剂由单一保障型服务转变为保障、科研、教学、新药开发及生产的多功能型服务,建立新药研究的高新人才队伍,使医院制剂逐步发展成为新药研制与开发的摇篮,促进医院制剂未来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医院制剂 现状 对策
  中图分类号:F2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10-234-02
  医院制剂是医院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不断地适应我国的医疗环境和医药水平的过程中,逐步成长发展,一些临床急需而市场上无供应或供应不了的疗效可靠的药品通常由医院制剂供应临床,在配合医院临床需求提供药品保障方面,医院制剂发挥了重要作用{1}。
  《药品管理法》及《医疗机构制剂配制质量管理规范》明确规定:医疗机构制剂应当是本单位临床需要而市场上没有供应的、经批准常规配制、自用的固定处方制剂。长期以来,医院制剂与临床密切结合,其疗效确切、价格相对低廉,并弥补了市场供应的不足{3}。新医改形势下,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法规对医院制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医疗机构的制剂生产品种逐渐减少,经济效益急剧下降,甚至亏损。部分医院根据患者用药安全和自身情况考虑,关闭作坊式的制剂室或者缩小生产规模,制剂室的发展出现了停滞,医院制剂面临严峻的考验。
  一、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制剂核算与物料管理缺少精益化。医院制剂由于生产规模小,原辅料使用根据生产情况进行采购,量少价高,与成本核算出现分离现象,从而导致制剂室成本投入与生产产品之间的收益不均衡;原辅料、包装材料的储备量往往超出制剂生产的预期性采购计划,原料周转缓慢,造成制剂原料囤积和医院货币资金的挤压占用。
  2.销售范围小,用量少。医院制剂的使用量受医生用药习惯、季节性因素、节假日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