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农村人力资本建设机制研究

2012-12-31 00:00:00宋耀辉马惠兰李学军
经济师 2012年10期


  摘要:新疆经济的发展长期缺乏人力资本的有效支持,新疆农业经济的发展更是如此。人力资本的形成主要有两种途径,一是外部流入,二是内部生成。但新疆经济发展滞后于内地省市,地理环境及生活环境等因素不及内地省市,阻碍了“外脑”的有效流入。新疆地区人力资本的内部生成成为最有效和最稳妥的途径,那么我们就要考虑新疆本土人力资本的构建机制问题。文章就新疆农村人力资本形成的投入机制、积累机制和保障机制展开研究,以构建有效的人力资本形成机制。
  关键词:新疆 农村人力资本 建设机制 研究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10-217-03
  现代化农业的经济形式,必须是高度商品化和社会化,贯穿农业再生产过程的,应当是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运行机制,使农业成为生产力高度发达的现代化产业,其核心是农业科技现代化、农业装备设施现代化、农业经营管理现代化和农民素质现代化(田魁祥等,1998)。①要合理调整教育结构,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和现代远程教育,着重抓好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和基层农技服务人员知识更新培训,进一步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劳动就业本领,提高农民适应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能力。②上述都提及农村劳动力的素质问题,也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核心问题。新疆相比内地省市在农村人力资本存量上更是“贫困”,这是新疆农业经济发展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新疆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从根本上是依靠农村人口中的人力资本存量,因此农村人力资本的形成与积累机制和保障机制的构建对新疆农业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
  一、新疆农村人力资本形成的人口基础
  新疆2010年末总人口2181.33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1306.72万,占人口总数比重59.91%。新疆农村地区少数民族的生育政策较宽松,农村人口的增长率一直较高。何谓“自然劳动力”,是一国或地区所拥有的能用于生产活动的具有正常行为能力的潜在劳动人口即人力资源。而人力资本是指对人力资源的开发投入而形成的资本,也就是那些具有一定文化知识、科学认知及较高价值观的劳动力。新疆地区人口受教育状况如图1[资料来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统计局及新疆调查年鉴(2011年)]。
  新疆农村地区人力资源质量的高低是人力资本存量的决定因素。依照经济发展理论,农业经济的发展和增长将主要取决于农村人力资本的存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