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黑龙江现有的经济发展方式已不能满足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大力发展国际服务贸易,已成为黑龙江省经济发展方式实现重大转变的主要方式。文章在重点阐述黑龙江发展国际服务贸易的重要战略意义的基础上,分析黑龙江国际服务贸易发展现状及其问题,从而有针对性地为黑龙江提出大力发展国际服务贸易的对策措施。
关键字:黑龙江 国际服务贸易 发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10-206-02
长期以来,黑龙江的经济发展主要依靠不可再生资源的持续投入换来的,已很难适应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大力优化服务业发展结构,转变贸易增长方式,提升对外服务的开放水平,科学调整服务业发展布局,加大对服务贸易发展的投入和政策扶持力度,不断优化服务业发展环境,使黑龙江经济结构调整实现新的突破,已成为黑龙江省经济发展方式实现重大转变的主要方式。
一、黑龙江发展国际服务贸易的重要战略意义
1.能够实现社会经济的快速可持续发展,开辟崭新的财富创造方式。国际服务贸易是将一个国家所具有的服务品生产能力转变为可贸易的无形资产,转变了贸易的价值形态,以获得巨大增值的贸易形式,是占用较少资源实现更多财富的贸易途径,从而也实现了社会经济的快速可持续发展。服务业发展水平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现代化程度和社会经济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据估计到2020年,中国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50%。国家统计局数据表明,服务业在我国经济中所占的比例已经提高到41%,略低于制造业的46%,已经远远超过了第一产业。尽快使黑龙江服务业成为经济的主导产业,是提高黑龙江服务贸易水平的根本措施,是推进黑龙江经济结构调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由之路,是有效缓解能源资源短缺的瓶颈制约、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迫切需要,是适应对外开放新形势、实现黑龙江综合经济实力整体跃升的有效途径。
2.能够加快优化对外贸易的结构,促进对外贸易增长方式的转变。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积极实施对外开放,大力发展货物贸易,已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货物贸易大国,但我国的对外贸易增长方式是粗放型的,难以支撑我国对外贸易的持续增长。发展服务贸易,能够减少资源和能源的消耗,获得产业高端附加值的服务品。当前,世界服务贸易进出口年均增长10%,世界服务贸易额与货物贸易额之比达到l:4.5。这就进一步说明一个国家国际服务贸易的发达程度,标志着对外贸易增长的协调性和持续性,也标志着贸易增长方式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我国的国际服务贸易长期处于逆差状态,服务贸易的发展水平落后于货物贸易的发展水平,服务贸易出口与货物贸易出口的比例为1:9,远低于世界平均l:4.2的水平。黑龙江的对外贸易主要依靠过度支付能源原材料消耗的成本、过度支付生态和环境的代价和过度压低劳动者福利所建立起来的商品贸易,当前的经济发展方式要求必须改变这种贸易方式。因此随着世界新一轮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贸易自由化进程的推进,黑龙江应加快发展国际服务贸易、增强服务贸易竞争力、调整和改善对外贸易结构,使其成为转变对外贸易增长的新方式,从而来获得和货物贸易高速增长带来的同等好处,促进黑龙江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3.能够促进并解决高素质人才的就业,并使其转变为创造力最强的人力资本。国际服务贸易主要集中在知识密集型和服务技术密集型行业。发展国际服务贸易,关键是把高素质劳动力变为高素质的人才,让精通英语、掌握世界前沿科技、与海外市场联系广泛的人才脱颖而出,将人口压力转变为人力资源优势,从而为中国发展国际服务贸易奠定重要人才基础。据联合国贸发会议的调查数据显示,世界上有61.8%跨国公司希望扩大在中国的研发活动。这些跨国公司之所以将研发拿到中国来进行不单单是为了从一般劳动者身上获取剩余价值,是因为中国有足够多的、他们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同时,中国劳动力价格的比较优势明显,不仅是普通产业工人,高素质人才的劳动力价格同样具有比较优势。黑龙江省现有高校78所,每年的高校毕业生20万左右,有足够的高素质人才供应。而这些高素质人才就业难的关键是因为没有合理的产业来吸收他们,使其发挥智力优势。黑龙江大力发展服务外包,将会拉动大学生的就业,大学毕业生经过一定的培训后,将会很快很好的从事来自金融、电信、医疗、制造等行业的BPO业务。因此,解决黑龙江高素质人才就业问题,使其不外流,大力发展国际服务贸易是最好的选择。同时,留住现有人才、主动承接和吸纳高素质人才,也是黑龙江实现国际服务贸易快速发展的重要基础。
4.能够减少环境污染,实现黑龙江节能减排的目标。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的对外贸易主要以附加值较少的加工贸易为主。其原因有三:一是因为我国追求“规模的扩张、速度的扩张、外延的扩张和数量的扩张”的粗放型的对外贸易增长方式;二是工业化、产业化、组织化和现代化程度低,制造业也只能采用加工组装型、生产主导型、模仿型和粗放型的模式;三是缺资本、缺技术、缺人才、缺管理经验、缺产业运营模式,只能走加工贸易之路。而加工贸易严重消耗了我国的资源,破坏了生态和生活环境,带来损失的治理费用已超过加工贸易的外汇收入。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了“十一五”期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的约束性指标。而黑龙江省虽然实现年初确定的单位GDP能耗降低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