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全球经济不景气的背景下,合肥市经济发展屡创佳绩,其生产总值增速连续7年居中部省会第一位。文章在应用库茨涅茨法则的基础上,计算合肥市三大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与劳动力构成、生产总值的摩尔变动值,探究产业结构变动速率与趋势,分析合肥市在“工业立市”战略下的产业发展、确立主导产业、承接产业转移等问题,并对产业结构的升级与优化给出相关建议,为今后合肥市经济发展方向提供参考。
关键字:库茨涅兹法则 合肥市 工业立市 主导产业 产业转移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10-200-03
西蒙·史密斯·库兹涅茨(Simon Smith Kuznets),美国当代著名经济学家,被誉为“美国的国民生产总值之父”。在经济发展理论方面,他着重研究了国民收入和劳动力在产业之间的分布与变化趋势,总结出“库兹涅茨法则”。其基本内容为:第一,随着时间的推移,农业部门的国民收入在整个国民收入的比重和农业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处于不断下降之中。第二,工业部门国民收入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大体上是上升的,但是,工业部门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则大体不变或略有上升。第三,服务部门的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和服务部门的国民收入在整个国民收入的比重基本上都是上升的。然而,其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却不一定与劳动力的比重一样同步上升,综合地看,大体不变或略有上升。
我国关于三大产业的分类为:第一产业是指农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和农林牧渔服务业;第二产业是指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第三产业是指除第一、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与库兹涅茨的产业分类(第一、二、三产业分别为农业部门、工业部门和服务业部门)大致匹配。
一、合肥市三大产业的库兹涅茨法则分析
(一)三大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
库兹涅茨法则的公示表述为:某一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相对国民收入)= 国内生产总值比重/ 劳动力结构比重。
根据统计经验,第一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小于1,第二和第三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大于1;随着社会发展,第一和第三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下降,第二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则上升。
通过计算,由上述图表可知:
1.第一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始终维持在0.5之下,20世纪90年代中期之前处于较高水平,进入21世纪则下降并稳定在至0.2。
2.第二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自改革开放后显著下降,从1978年的3下降至1995的1.5,随后在(1.3,2)区间内波动。
3.第三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呈缓慢震荡下降趋势,2005年至2010年内在1.2附近徘徊。
4.总体来看三个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第二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最高,第三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次之,第一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最低。
由上述分析可知,1978—2010年,合肥市产业发展状况基本符合库兹涅茨法则,但最明显的特征则是第二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前期总体呈现下降趋势,后期震荡回升。2005年,合肥市确立“工业立市”发展战略,其后第二、三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分别在2006年与2007年内经历显著增长,也可以视为政策引导下的产业发展趋势。
(二)产业结构摩尔变动值
库兹涅茨法则摩尔向量法,以期初年与期末年的国内生产总值(或劳动力构成)为分量,形成两个三维向量,其夹角用于度量期初年与期末年产业结构变动。这种方法可以综合测定三种产业的变动速度——角度越大,产业结构变动速度越快;角度越小,产业结构变动速度越慢。据此计算合肥市1980—2010年,每5年一个周期共6个周期,其劳动力构成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摩尔变动值。
由上述图表可知:
1.合肥市劳动力构成的摩尔变动值随时间增长,代表合肥市第一、二、三产业中劳动力分配比重的结构性变化。在各产业吸纳社会劳动力的能力上则完全符合库兹涅茨法则,第一产业劳动力比重不断显著下降,第三产业吸纳社会劳动力的比例不断上升,第二产业劳动力比重在经历20世纪90年代前的稳定增长后一直在30%附近波动。
2.合肥市区域生产总值的摩尔变动值总体呈现下降趋势,在21世纪初期尤为明显。在第一产业的生产总值所占比重不断降低的同时,第二产业生产总值始终在50%附近波动。而第三产业在经济发展中所占的产值比重逐年增大,与1978年相比,其百分比在2012年基本实现翻一番。
比较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摩尔变动值,对比2006年与1978年的区域生产总值与劳动力结构变动情况,可以发现合肥市各产业生产总值与劳动力结构变动速度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同样高于典型的中国中部湖北省与南部广东省。
二、合肥市三大产业发展探讨
在合肥市经济发展中,第二产业起到主导作用,“工业立市”的政策强大地刺激了以制造业为主的第二产业的高速发展;第三产业也保持着迅猛增长的势头,依托省会位置,立足本地,辐射全省;第一产业则以供给城市自身消费的城市特色农业为主。
总体而言,1978—2006年间,合肥市产业结构变动速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与部分省级水平。在区位优势上,合肥依靠较为便捷的水、陆、空三方运输条件,充分发挥产业集聚效应,实现规模经济;在政策优势上,合肥作为省会城市,直接享有与资金、人才、基础设施建设等诸多方面直接匹配的优惠政策。
(一)第二产业
在“工业立市”的政策下,第二产业已成为合肥市主导产业,既在区域社会生产总值上所占比例超过50%,又始终保持第二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高于第一、三产业。第二产业中,汽车、家电、装备制造、化工、冶金、建材、食品级农产品加工等为八大传统优势产业,而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主要确立新型平板显示产业、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节能环保产业、公共安全产业等五大产业。第二产业的发展状况总结如下:
第一,工业立市带来了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将合肥打造为长三角二级交通枢纽和省级交通中枢,对内建设发达的道路和轨道立体交通网络,对外进行高速公路、高速铁路、港口机场、内河航运建设,不断提升区域交通枢纽地位;省内的三所211工程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大学)持续为本地经济发展注入强有力的推动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城乡间的普及,也较大程度地解决乡镇“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提供了良好地医疗卫生保障。
第二,合肥市凭借国家科教基地之一、区域金融中心的优势,在传统优势产业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过程中,深化产业分工,实现产业链纵向分离与横向产业集聚,促进企业按产业链纵向分散,将科技研发、设计、产品营销等具备高附加值的生产过程集中在城市中心,优化配置城市内部产业资源,产生集聚效应,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与城市竞争力。与此同时,引导企业将处于生产“微笑曲线”底部的低附加值的低级生产程序逐渐向外分散至周边城市(如芜湖、淮北、淮南、马鞍山、铜陵),加大产业链上下游之间的分工协作,共同开发利用资源,鼓励核心城市将不具备竞争优势的产业与生产环节向周边转移。
第三,由于土地成本低、人力资源充足、政府相关政策优惠,在承接东南沿海加工制造产业转移与吸引国际国内资本投资时,合肥在要素成本优势方面,相较于南京、苏州、武汉的发达二线城市,具备直接的竞争优势。但是,以合肥、淮南为首的合肥经济圈与以马鞍山、铜陵、安庆为主的皖江经济带,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资源禀赋、市场开放程度较为接近,导致安徽这两大经济区产业同构现象日趋明显。适度的产业同构是地区经济一体化的基础,安徽省的资源禀赋与发展道路决定了加工制造业成为主导产业,在省级区域上的产业同构既是市场经济选择的结果,也对其制造业的产业升级具有积极的作用。但过度的产业同构可能会成为安徽省经济一体化的障碍,特别是地方政府、企业之间的利益冲突造成盲目竞争,这就要求两大经济区大力调整区域产业结构,纵向上在城市间分散产业链条环节,形成合理分工,增加产业迂回度;横向上在发展优势产业的基础上,加强区域之间的经济联系,实现经济区内产业集聚效应,经济区间产业分散且异质、异构。
(二)第一、三产业
反观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在合肥市1978—2010年各产业劳动力社会劳动者比例表格中,可以看到第一产业劳动力比例显著下降的同时,第三产业吸纳社会劳动力的比重与日俱增。尽管第二产业劳动者比例波动幅度不大,但劳动力构成的摩尔变动值逐年增大,即劳动力在各产业分配结构变动速度快、幅度大。对于第一产业,近年来其比较劳动生产率、劳动力比例、地区生产总值比例逐渐稳定,合肥农业以供给城市自身消费为主,外销为辅,故城市农业特色尤为突出:大棚蔬菜,水果种植,禽蛋养殖,乳制品,花卉繁育等,无一不是城市农业特色的鲜明体现。
在第三产业方面,合肥市定位于辐射安徽全省的长三角二级服务中心,在生产制造基地的基础上发展服务能力。一方面,在传统优势产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中,集聚研发、设计、营销等高附加值产业链区段的经济资源;另一方面,增长的制造业规模可以极大程度地促进通信、物流、银行、证券、会计、法律等生产性服务业的繁荣发展。促进第三产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与第二产业协同发展:第一,充分发掘合肥市科学研究与人才资源的优势,以本地的优秀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为依托,加强科学技术研发、学术研讨、人才培养交流等机制,为生产性服务业提供人才与技术资本;第二,推动制造业服务化进程,利用政府引导、相关政策、税收优惠等,鼓励制造企业将非核心价值环节(如物流、会计等)分离给第三方服务机构,从而将企业资源集中到核心价值创造环节;第三,扩大生产性服务业的辐射范围,在成本、技术、信息方面创造竞争优势,参与长三角地区的服务业竞争,优化第三产业结构,将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与总体产业战略调整相匹配,尤其是与加工制造业等传统产业的升级方向相一致。
参考文献:
1.焦敏娟.湖北省1978—2006产业结构变动的库兹涅茨法则分析[J].企业导报,2009(2)
2.吴妍妍.承接产业转移背景下合肥经济圈发展研究——兼论安徽江淮城市群[J].中共合肥市委党校学报,2010(4)
3.赵喆.合肥经济圈与皖江经济带产业同构问题[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8(10)
4.蒋晓岚.区域特大城市发展目标与产业支撑能力研究——以合肥为例[J].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9(3)
(责编: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