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工商系统内部审计质量管理的思考

2012-12-31 00:00:00何琴芳
经济师 2012年10期


  摘要:随着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公共财政体制改革的推进,工商系统的内部审计工作已进入了全面转型和发展的新阶段。文章阐述了工商系统在改进内部审计管理,提升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方面所做的一系列探索。并思考了笔者所在单位在加强内部审计质量管理上的努力方向。相信通过探讨和实践,必将能更充分地发挥内部审计的工作职能,全面提高内部审计工作质量和水平。
  关键词:工商 内部审计 质量管理 思考
  中图分类号:F239.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10-168-02
  随着公共财政体制改革的推进,工商系统的内部审计(以下简称内审)工作也在不断加强。为了规范内审工作,保证内审质量,中国内部审计协会于2005年制定了《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19号——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江苏省内部审计协会也于2008年制定了《江苏省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办法(试行)》,前者对内审质量控制给出了指导性、纲领性的意见,而后者结合江苏省的实际情况,制定了更为具体、更具有可操作性的业务规范和操作指南。近年来工商系统的内审质量管理,正是按照《准则》和《办法》的要求,不断探索、不断创新,不断完善。
  一、工商系统内审质量管理的需求思考
  内审质量作为工商系统内审工作的生命线,对其实施管理,是工商系统内审生存的根基,也是工商内审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因此,认识其现实需求并加强内审质量管理,对提高内审质量有着深远的意义。
  1.大势背景下的现实需求。近年来,随着公共财政体制改革步伐的加快,政府部门预算编制与执行的公示日趋成为基本要求,全社会对“三公”经费的监督,对财政资金的科学规范、高效合理使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种背景下,为工商系统提供监督评价和咨询服务职能的内审部门其作用的发挥程度决定于内审工作质量的优劣,要有符合工商系统财务管理规范化要求的内审工作质量,就必须对工商系统内审工作的整个过程实行质量管理。
  2.内审过程中的现实需求。就工商系统多年内审实践来看,内审的对象主要分为三大类:一是由财政性资金所保障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二是下属事业单位;三是挂靠的社会团体。无论哪一类对象,其资金主要来自财政资金、税后收入或会费收入。因此,从理论上来说,在公共财政框架下,纳税人(缴费人)才是资金的真正所有者,工商系统内的各部门只是资金的使用者和政府公务的具体承担者。这就要求内审机关要认真履行好监督的职责,监督各部门是否合理支配和使用公共财政资金和会费收入,保障财政资金和会费收入分配使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有效性。不仅要监督资j+pFvytGCrUeehszqOCFOQT9V1Q9icPB9x5utaQ8/ps=金使用的规范性,更要关注资金使用的有效性;不仅要依法查处资金使用上的违纪违规行为,更要帮助分析问题产生的根源,找出制度、机制、体制上存在的缺陷,达到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目的。尤其是在实行部门预算和国库集中支付后,不排除一些单位为逃避财政的会计监督,采取私设“小金库”、违规违纪行为“下沉”下属单位和转移至其他相关单位、直接在对方单位列支等手段谋求小团体利益。随着内审工作的强化,工商系统资金使用上的违规违纪行为更具有隐蔽性,这就加大了审计难度和审计风险。在这种情况下,对内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内审质量管理对于防范审计风险,保证审计工作效果,充分发挥内审的功能作用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3.内审管理中的现实需求。从管理学角度讲,目标确定后,过程管理即是关键。内审质量管理研究的就是对内部审计的各项业务活动进行有计划地监督和协调,客观地分析内部审计质量存在的差距和不足,科学制定措施,尽量防止内审工作过程中所出现的各种问题和偏差,从而不断提高内审工作质量。所以说加强内审质量管理是防范审计风险、降低审计成本的需要,是审计组织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内在需要,是审计事业长远发展的需要;是提高审计人员素质、加强审计队伍建设的需要,也是我国与国际惯例接轨的需要。它贯穿于审计工作的全过程,是发挥内审监督作用的决定因素。其直接目的是增强审计工作的可靠性、准确性、合理性、效益性和效率性,实现内审目标。
  二、工商系统内审质量管理的现状思考
  根据公共财政体制改革要求,结合江苏省行政事业单位的特点,江苏省工商系统在省工商局的领导和指引下从组织机构和人员、制度规划和业务操作规范等方面多管齐下,采取各种措施,全方位、多角度地推进内审质量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1.组织机构和人员不断加强。笔者所在单位作为地级市的工商部门在2010年的机构改革中,根据《江苏省工商行政管理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及《江苏省市县工商行政管理系统机构改革的意见》等文件要求,明确了本局财务(审计)部门一名领导分管审计工作,同时配备了两名内审人员从事审计工作;下属各直属局、分局在人员有限的情况下也尽力配备了两名兼职审计人员。在此基础上建立起了全省工商系统省、市、县三级内部审计机构的组织框架,为进一步加强内审工作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障。
  在组织机构构建完备的前提下,为了最大限度地整合审计人力资源、提高审计工作效率,笔者所在单位从系统所有审计人员中精挑细选,建立了省市两级的审计骨干人才库,并做好审计后备力量的选拔,以随时补充到内审队伍中来。在具体分配审计任务时将全系统内审人员编排成省市两个层级的审计小组,强弱搭配,以强带弱,更好地发挥全系统审计队伍的合力。
  2.内审制度设计不断完善。省工商局先后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全省工商系统内部审计工作的意见》和《江苏省工商行政管理系统内部审计工作“十二五”规划》两个指导全省内审工作的纲领性的文件,明确了系统2011年至2015年审计工作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工作原则、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对统领全省工商系统内审工作的质量建设具有非同一般的指导意义。
  3.业务操作过程不断规范。扎实的基础工作是发展和创新的根基,为此系统在规范审计基础工作方面进行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探索和尝试:建立了审计定性评价依据库;制定了内部审计简易操作程序暂行规定;初步形成了审计方案、审计底稿编制、审计证据收集、审计报告撰写、基层工商所审计规定等规范性的文件制度,并将上述操作规范与推进审计软件实施相结合,进行模板化设计,有针对性地解决以往审计工作中或多或少存在的、严重影响内审质量的“三重三轻”现象:即“重审计实施、轻审计准备”、“重审计问题、轻审计规范”、“重审计报告、轻决定落实”。
  作为地级市的内审机关在加强内审质量的过程控制中承担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对上要根据省局年度工作规划完成具体的审计项目,对下要对下属10个直属局、分局进行业务指导,同时还要根据自身年度工作计划,组织开展对下属各局及事业单位、挂靠社团的审计工作。所以在日常工作中,笔者所在单位始终紧紧围绕省局的制度要求和业务流程规范严格执行,有章可循、有据可依,抓好审计工作各个环节的质量控制,使年度内审工作计划和方案的编制、审计文书格式、审计底稿编制以及审计档案管理等方面更加科学规范,实现内审工作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努力促使审计成果由“粗加工”向“深加工”、“初级产品”向“精细产品”的目标转变。
  4.内审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审计信息化工作的不断推进为加强内审质量管理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计算机审计的推广和应用,为实现审计工作信息化,不断提高审计质量和效率创造了有利条件,使内审工作由传统向现代、差错纠弊型向增加价值型转变成为现实。
  三、工商系统提升内审质量管理水平的方向思考
  1.领导要改变对内审的一贯认识。随着经济形势的发展,对内审的认识也经历着一个不断更新的过程。领导应树立与时俱进的审计理念和意识,认识到内审正由传统的查错纠弊向着以风险、绩效、增值为导向的现代审计转变,转变两种意识。(1)从“微观审计”向“宏观审计”转变的意识。以往的内审结果较多地局限于某个单位微观方面的问题,内审结果缺乏宏观性、综合性背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内审项目的质量。现今的内审正在逐渐摆脱微观审计的束缚,注意从过去以某一单位为对象的微观审计为主向以某一事项为内容的宏观审计为主的转变,更多地从宏观层面把握,选择一些领导关心、群众关注的普遍性、倾向性事项开展审计或调查。(2)从“感性审计”向“理性审计”转变的意识。这里所说的理性审计,是指从审计本质作用出发,对审计发现的重大问题进行理性分析判断,找出产生问题之根源,提出切实可行建议的审计活动。从项目审计角度讲,发现什么问题就处理什么问题是一种感性的审计思想;发现问题进而分析原因、解决问题是一种理性的审计思想。领导应充分认识到,内审归根结底是为规范单位财务、加强内部控制、提升管理价值服务的,内审人员应增强理性思维,从思想上、行动上实现从过去以查出多少违纪违规问题为导向的感性审计向以挖出多少制度、机制和体制上存在的深层次问题为导向的理性审计转变。既着眼于发现问题、查深查透事实,又着眼于解决问题、提出有效的改进措施,为被审计单位健全防范制度和为领导宏观决策服务。
  2.内审人员应加强自身建设。内审质量的各种因素中,人始终是最重要的因素。提高审计质量的关键在“人”,所有的审计过程都是“人”的行为。在现行对审计人员的需求以财务为基础、要求“一专多能”的形势下,一般通过培训、业务交流等多种形式来加强对内审人员的素质能力建设。(1)注重对内审新手的发掘和培养,使其尽快适应岗位需求。近几年,苏州工商系统基层财务审计人员变动频繁,有些同志专业又不对口,需要提高内审人员的审计基本知识,熟悉财务管理、经济法规等相关知识,并实行执业资格上岗制度。开展软件应用学习,提高计算机审计操作能力。为了培养审计新生力量,苏州工商局今年推出了跟班学习制度,即下属各单位根据需要选定1名审计人员到苏州局财务处(审计处)进行“一对一”的跟班学习,尽快熟悉业务提升能力。(2)提升内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在省局相继出台了定性依据、底稿和报告模板等业务操作层面的规范意见后,当前内审人员面临的最迫切需要提升的就是对经济形势、单位发展规划等的分析、判断和把握的综合能力。如何从审计中抓住疑点,从而发现有价值的、系统性的问题,而不是拘泥于问题本身、就事论事,这就需要审计人员要时刻做个有心人,从根本上提升审计“产品”的质量,实现内审的“增值”效应。(3)坚持“全面审计,突出重点”的原则。我们要求审计人员特别要关注以下四个方面:抓住被审计单位重大资金流向,关注资金使用绩r8GBTGyj/tRYCV+EIhLADg==效及其产生的效果,有无效益流失点;抓住被审计单位主要职能工作,关注重大业务活动的异常点;抓住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与管理,关注管理薄弱点;抓住被审计单位对重大政策法规的执行,关注政策法规在改革、发展中存在的缺陷点。(4)提倡行之有效的沟通和交流。卡耐基曾经说过,一个人的成功,只有15%是由于他的专业技术,而85%则要靠人际关系和他做人处世的能力。一个合格和优秀的审计人员应该包括两种专业胜任能力:业务能力和沟通能力。从内部审计的实践看,通过制度、技术、人员等方面制定措施加强了内审质量,只有沟通才是真正创造内审价值的关键所在。如果不注意沟通,无论专业水平如何高明,一切也是枉然。审计人员多是从财务人员转换而来,财务人员由于职业原因,要求“嘴巴紧”,习惯于“只做不说”,所以在审计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因为沟通不畅而引发的被审计单位的误解和争执。我国《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20号——人际关系》中提出,“内部审计人员应当与组织内外相关机构和人员进行必要沟通,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实现内部审计目标”。现代内部审计的核心理念是:审计人员不仅要善于发现问题,而且要善于解决问题,并且将所提建议当作本部门的服务产品向管理部门积极推销。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首先要注意自己的立场,不应把自己定位于“警察”,而是基于单位内部的“免疫系统”;其次是要提倡参与式审计,积极地与被审计单位或人进行有效的沟通,发现其真正的需求,在审计报告中多采用建设性的措辞,帮助其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指出改进的可能性。当然,在积极沟通过程中还是要注意坚持审计应有的独立性和客观性,如果为了沟通而放弃原则,那就是本末倒置了。
  3.社会第三方适度参与。在当前的体制下,要彻底解决内审独立性不够的问题还需以时日。为此,可以在必要时外聘中介机构或者专业人士协助完成内审工作。《审计署聘请外部人员参与审计工作管理办法》第二条规定:审计署遇有审计力量不足、相关专业知识受到限制等情形时,可以从社会中介机构和其他专业机构聘请或者直接聘请外部人员参与审计(含专项审计调查)工作。{1}这也是符合行政体制改革中政府购买服务的要求。从笔者所在单位2011年组织实施基本建设项目管理风险审计时,某些县局聘请中介机构实施及省内其他工商部门委托中介机构开展社团财务收支审计的情况来看,这也是提高审计质量的一条有效途径,一是弥补了审计人员专业知识的不足,二是在现行工商部门还不能完全实现财务与审计彻底分离的情况下,避免了“自己审自己”的矛盾和无效局面。
  加强内审质量管理是审计工作的永恒话题,内审事业的发展,是以其质量不断提高为基础的。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通过内审人员的实践,以及专家学者的理论研讨,必将大大加快内审质量体系的建设,不断提高审计工作质量和水平,为充分发挥内审的职能增添无穷的动力。
  注释:
  {1}黄琳.关于建立审计外聘专家库的思考.审计文摘,2011(2)
  参考文献:
  1唐可军.论内部审计质量控制,上海会计,2005(5)
  2.张庆龙.对我国当前内部审计几个问题的思考.中国内部审计,2011(12)
  (责编: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