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医院财务制度》和《医院会计制度》的制定与实施,对医院的财务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站在新财、会制度视觉之下,结合实践工作经验和相关知识,对医院财务管理中的成本核算提出了部分探讨性看法与建议。
关键词:医院成本 核算 对策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10-158-02
一、新财、会制度对医院成本核算的影响
1.强化了成本核算与成本控制思想。在新医院财、会制度中,对应计基础进行了明确。也就是在进行财务收入、财务支出时,依据这种财务收入、支出的权利或义务发生或承担的时间入账,这能够很好的对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进行明确的划分。同时,从支出要素到费用要素的变更,使得配比原则更加容易被实行,强化了医院成本核算、成本控制的主导思想。
2.使成本核算变得更加科学、合理。(1)累计折旧的新增。在以往的会计制度中,固定资产不进行计提折旧,并根据收入或是结余进行修购基金计提。这就导致了修购基金计提不足、修购基金计提超额以及医院固定资产虚增的问题的出现。但在新的财、会制度中,对固定基金科目和专用基金科目中的修购基金进行了取消,并新增了累计折旧与固定资产清理。分别核算按月计提的折旧和转入清理的固定资产净值,同时将其在报表中反应出来,这能够对固定资产进行准确的核算、管理。(2)对部分有关药品的科目进行了更改、取消。首先,在新的财、会制度中将药品进销差价进行了取消,这更加利于新医改制度下药品零差价政策的实施;第二,对于药品支出、药品收入等不再进行单独核算,并将其纳入到了医疗收入和物质库存下的医疗业务成本、住院收入以及门诊收入中进行统一核算、管理。这样一来,原本作为资金收入来源的药品成为了医疗收、支的一个组成部分,对药品的本质作用进行了还原。(3)科教核算项目的新增。作为现代化的医疗从业人员,除了要具有相当高的医、护业务能力外,还必须要具有较高的教、研能力,这也是医院作为公益性事业单位对医疗从业人员的一个主要要求。也就是说,医院的资金来源除了包括医疗收入和政府补助等之外,还应该含有科教经费拨款。在新的财、会制度中,对科教项目支出与科教项目收入进行了目的性的设置,这不仅能为医院关于科研、教学的财务收、支核算提供便利,还能将医院的科研意识、科研投入明确的反映出来,提高各医院的医疗科研能力。
3.突出了财务信息和预算管理。为了配合国家的相关改革制度,新财、会制度中特地的添加了相关核算科目。比如,为反映医院、医院各部门以及政府各方的预算勾稽关系,新财、会制度新添了项目支出和基本支出等核算内容;为配合集中收付制度,新财、会制度新添了财政应返还额度以及零余额账户用款额;为了对政府财政补助进行清楚的反映,新财、会制度新添了待冲基金等。以上等等措施对于医院财政资金管理非常便利,可以明确表达财务信息与预算信息,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医院的财务预算工作负担。
4.核算方式更加丰富、灵活。在新财、会制度下,成本管理被列为了单独的一章,其重要性便不言而喻。它明确指出医院要将成本控制、成本核算以及实施绩效考评作为重要的财务管理内容,并规定了科室成本核算的相关方法和步骤,给出了各种成本核算的基本指导意见。使以往单一的成本核算方式变得更加丰富、灵活,而且更加贴近于医务事业的实际情况。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医院财务管理的专门性、自主性,也非常有利于医院成本管理绩效的反映。
二、加强医院成本核算的作用意义
在市场经济的作用下,加强医院的成本核算、管理,已经成为了医院自身得以生存、发展应有的一个客观性需求,也是医院经营管理整体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随着医改的不断推进、深入,国内的医院也绝对有必要加强财务管理,提高对成本核算的重要性认识,不断强化医院成本核算的科学性、合理性,增强成本核算的实施力度,这样才能保证我国的医疗事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得以生存、发展。
1.科学合理的成本核算能够为医院决策提供可靠性依据。事关医院的一切行为活动,基本上都必须以资金、物质以及人力消耗作为基础,而这种成本支出是不是满足医务道德需求与经济发展客观规律,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医院的生存与发展。而加强成本核算,不仅可以对财务支出进行规范,还能有效的降低成本费用。在进行预算编制或实际财务支出时,首先要保证重要性与必要性,特别要让间接费用支出和直接费用支出之间维持在一个合理的比例,让医院的财务管理更科学、合理,从而防止医院财务不合理流失。在此基础之上,根据成本核算与经济效益分析,便可促使医院做出正确合理的发展决策。
2.科学合理的成本核算能够提高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当前,医疗收费已经成为了整个社会都非常关注的话题,而医院则应该正确处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当从本质上来讲,医疗收费和医疗成本之间存在着直接性的关系,成本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收费问题。科学、合理的成本核算能够有效的降低医疗成本,不仅能保证医院的经济效益,还能降低医疗收费,减轻求医人士的经济负担,以获得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在如今激烈的市场经济竞争下,提高医疗质量、保证经济收入、降低医疗收费才能使医院具备长期、稳定发展的基本保障。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思想意思不断开化,大众对于医疗质量的评价也愈见主观化。要使病人能够满意,快速、有效的治疗效果是一方面的评定标准,而另一方面的医疗收费也决定着大众对于医疗质量的看法与意见。所以,在保证医疗质量的基础上,利用成本核算,降低医疗收费,能够提高病人对医院的评价。
3.科学合理的成本核算能够提高医、护人员的成本意识。医院成本核算主要包括医院、科室、单元、病种、医疗项目五级成本核算。包括计划、核算、分析、预算、控制、决策等功能。它不仅是财务部门单方面的工作,这牵扯到医院中的各个科室、部门,需要医院内部各方的共同协作才能让成本核算更加科学、合理。而这种协作性的核算机制能够让医院的全体员工都具有较高成本控制意识。当前,节约资源是整个世界都在关注并落实的问题,各国、各行业都在主张用最少的合理性投入去获得最大的合法性收益。利用成本核算,能够让医院内所有人员都对医院的财务情况有清楚的了解,这样大家都能形成一种杜绝浪费,自觉节约资源的工作意识。以降低医疗成本,为病人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最大化满足各方利益。
4.科学合理的成本核算是激励机制的基础。新财、会制度指出,成本控制必须要履行相关的实施绩效考评,这不仅为成本控制的成效提供了一个比较的标尺,也为激励机制提供了提前和基础。可以对照这种绩效考评,对医院内部的所有工作人员提供一定超额劳动的报酬,以此激励他们更加进一步的过好成本控制。
三、当前国内医院成本核算现状
1.成本核算观念相对落后,缺乏理论指导。从前的医院运营管理,几乎是以发展医疗技术作为医院管理的全部工作内容。在这样的医院管理思想下,我国的医疗事业获得了飞速的发展,但完全以医疗技术发展作为医院管理工作重心,也使得我国医院的财务管理工作发展缓慢,较其他行业相比成本核算观念也相对落后,缺乏成本核算理论指导。导致医院内部出现了一些铺张浪费,甚至一些私挪私用的现象发生。同时,一些医院的成本核算往往流于形式,在具体操作中没有完全得到落实。
2.成本核算方法不合理。目前,我国的大多数医院都将绩效考评作为医院成本核算的目的,都实际工作量与财务收支都没有进行科学、合理的核算管理,而且缺乏相关的档案记录、核算报表。其成本核算方法只是根据了会计报表中的部分内容作了基础性核算,然后根据绩效分配制度对收支结余进行再分配、再核算,而对于其他许多成本,尤其是隐形成本都没有加以考虑。
3.成本费用控制不力。对于成本核算缺乏标准与目标,也是当前我国医院成本核算中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大多数医院都只注重了对水电、医疗耗材以及人力配置的成本控制,而忽略了其他因素,也未对大额的费用进行细致的分摊,对成本费用控制力度不到位,从而损坏了成本核算的真实性与有效性。
四、完善医院全成本核算的策略
1.以新财、会制度为指导,转变观念,强化成本核算及控制意识。医院中的成本核算工作具有非常强的综合性,而且较为繁琐、复杂。不论是医生护士,还是后勤保障人员都与其存在直接的关系,它需要医院内部所有人员的积极配合才能有效的完成好这项工作。所以,医院要加强对院内所有人员的成本核算引导,强化医院整体的成本核算及控制意识,让他们每个人都能积极、自觉地参与到落实成本核算管理的过程中来。
2.细化资产分类,进行全面成本核算管理。同样要根据新财、会制度的指导、要求,对医院资产进行细化分类,进行全面成本核算管理。(1)对所有物资财产、固定财产和经费进行全面清理。采取定期与不定期两种方式对医院的各种财务、资产进行盘点、清查,正确及时发现存在的漏洞与问题,对于一切不合理、不合法的支出、欠账,按照院内的相关规定以及国家法律法规进行处理,确保成本核算的真实性与有效性;(2)建立现代化的物资管理机制。比如对医疗设施、设备、医疗药物、耗材进行严谨的条形码管理,通过计算机数据库,对院内所有物资进行可视化的管理、非配;(3)使内部定价合理化、优惠化。可以依照医疗行业内相同类别的市场价格,再根据医院当地的实际情况,还有所涉及的各部门或各科室的物资消耗、技术服务,并对医、护以及后勤人员的务工费用加以一定考虑,最后做出合理化、优惠化的内部定价。
3.控制成本消耗。医院需要以新财、会制度为基本指导,建立、完善相关措施,控制医疗及其他所有成本消耗。(1)对院内人员进行整合,合理控制人力资源。在当前以人才为主要经济发展保障的社会条件下,人力资源的组合是否科学、合理,是控制成本消耗的一个重要途径。所以,医院要对现有人才进行优化性的组合,并站在长远发展的基础上,合理性的引进新生人才,确保院内各部门、各科室的人员组合能够发挥最大的有效性,以降低人力资源成本消耗;(2)控制日常运营成本消耗。合理运用各类能源,对后勤、行政等部门的一切工作物质进行量化管理,实行季度或是年度的定量分配制度,并将成本控制与利益挂钩;(3)实行公开招标,降低大额成本开支。首先要做到公平、公正、公开,严防一切走后门、拉关系等现象出现,对医疗物资、日常办公物资采购以及基础设施扩建等实行集中招标,利用竞争机制,降低成本消耗。
4.加大成本预算管理的实施力度。成本预算管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医院各项经济活动的规划、制定,以及各项战略决策的有效性。要提高医院成本核算管理的质量,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出发。首先,建立预算管理制度。医院的财会从业人员要对成本预算管理方面的知识有较为深入的了解、研究,确保医院能够建立起科学、有效的成本预算管理制度,并能够有效的实施。其次,确定医院总体的战略发展目标。这既要与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相符合,还要考虑到医疗市场的实际状况及影响因素,最后要对国家宏观经济政策方向、卫生改革的政策取向有精准的把握。医院的战略发展目标须得以医院的前期经济收支为成本预算编制的基础,将医院的自身特点和未来发展的总体要求进行综合性的考虑与分析,对医院今后的经营发展目标、战略决策的财务数据与经济约束数据进行编制与责任划分,以使各个预算统一在总的预算体系下;最后,制定各部门、各科室的发展目标。在医院的整体发展规划之下,根据部门或科室的自身需要,经相关的成本预算管理审核,建立起实际、有效的发展目标。
5.实行成本核算电算化。社会在发展,科技在进步,如今的各行各业都开始向电算化方向发展与转变。对于医院的成本核算工作而言,实行电算化可以通过网络财务软件来完成部分财务管理工作,它能够对成本核算做出精准有效的分析与测评。通过建立医院内部财务管理的计算机系统,各科室的成本核算、院内的集中成本核算等一系列的成本核算工作都将纳入到管理系统中,可以利用计算机查询和调用各个时期的财务指标及实际财务报表。这不仅能大幅度提高医院财务管理工作的效率及有效性,降低医院运行成本,还能够通过各种科学的算法来分析出责任归属,以及下一步的战略发展和经济活动建议。
参考文献:
1.杨禹.论医院成本核算工作[J].经营管理者,2012(3)
2.狄海涛.新医院财务、会计制度对医院结余影响分析[J].当代经济,2012(4下)
3.赵艳丽,董立友.试论如何加强医院成本核算提高医院经济效益[J].经济师,2012(5)
4.刘悦.关于医院财务创新管理的相关研究[J].文化商业,2011(12)
(责编: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