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阶段的黑龙江省高等教育资源面临棘手的问题,一方面是部分高校的教育资源严重不足,而另一方面则是部分高校教育资源浪费,在这种情况下,应该分析黑龙江省高等教育资源不足和浪费的现状,从多个层面进行剖析,给出整合和调控的对策,使黑龙江省教育资源得以平均分配和更合理的利用,更方便黑龙江省学生求学,为广大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教育服务。
关键词:黑龙江省 高等教育 资源整合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10-074-02
一、高等教育资源整合的概念
高等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是人类社会由低级到高级发展的必经阶段,不只是受教育个体自身的素质提高,也是其所属社会环境质量飞跃的催化剂。而高等教育的基础根本就是高等教育资源,然而高等教育资源的定义是什么呢·所谓高等教育资源就是构成高等教育得以实施,使得高等教育得以发展和维护的必要有形及无形资源的集合。分类的标准有很多种,分类的标准很多。如根据办学的形态划分,可以分为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其定义类似与会计核算方式中的有形资产与无形资产的区分。有形资源包括(但是不限于)政府资源:国家各级政府根据国家的法律法规对高校的财政拨款以及给予的政策上的扶持。企业资源:主要是企业外部资源,最主要的表现形式就是校园的各种资源和企业的庞大资金结合起来,形成校企联合办学的模式。实物资源:指办学所用的学校内部的资产,如操场、土地、房屋仪器等。教师及学生资源:教师是高等教育实施的最直接一线人员,而学生则既是接受服务一方,又是资源的主要输出方。无形资源单从形态上看是精神形态,不具有实质性的物质条件,其主要包括(但不局限于)品牌资源:是一所学校社会地位和综合实力的反映,是高等学府社会地位和综合实力的反映。制度资源:是高校管理制度、规章、管理方法及手段的总和。知识资源:依托与教职员工,是高校自行在各自领域取得科研成果、知识产权、技术核心等一切无形教育资源的总和。高等教育资源整合的概念就是将以上所述的各种类型的资源达到最优的平衡点,使得各项资源的配合能够达到最高效、优质。从而更好的为高等教育进行服务。
对于“整合”一词的解读有很多种,学术上最认可的一种是指由系统整体性及系统核心的统摄、凝聚作用而导致的使若干相关部分或因素合成一个新的统一整体的建构、序化过程。早在1862年就已经由赫伯特在其著作《第一原理》中提出,在高等教育资源整合中该概念就是将分散且不统一的高等教育资源经过系统的统摄、凝聚作用而使得各个教育资源中有想通或相近的可利用资源将其融通的过程。
二、高等教学资源的利用现状及存在问题
黑龙江省的高等教育是在新中国建立以后,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一同发展的,经历了无数风雨,培养和造就了各行各业的一批又一批人才,为祖国的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虽然我们都深知教育资源的多寡、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但是由于种种原因,黑龙江省的高等教育还是存在着诸多问题。
1.高等教育资源投入总量不足。我国近年的经济发展速度奇快,在各个领域也都取得了非凡的成就,经济增长一直保持了较快的势头,然而,教育投入却与此不相协调,教育经费占GNP的比例和预算内教育经费占财政支出的比例一直处于低下水平。迅速发展的高等教育事业也给国家财政带来较大的负担,国家对高教的投入远远满足不了发展的需求,也正是基于这样的原因,国家层面上宏观的问题也影响到黑龙江省的教育经费投入情况。长期以来,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严重短缺。从公用教育经费总量来看,中国近几年的增长比例远没有美国、日本、法国、德国等发达国家增长速度快,甚至于巴西、韩国、印度等非发达国家也存在一定的差距。虽然每年参加高考的近千万考生中大多都有一席之地,但是基于13亿人的人口底数是微乎其微的。
2000年以来,高校投入有一定的增长,但被招生规模的持续扩展,物价的持续上涨所抵消,生均经费仍只相当于90年代的水平。在黑龙江省公立高等院校占绝大多数、高等教育经费投入仍主要依靠国家用财政的投资体制下,国家总体教育投入的不足,必然极大地限制了黑龙江省高等教育的投入。1999年的高校扩大招生,使资源短缺的矛盾更加尖锐,投入不足成为制约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大发展的“瓶颈”。
2.教育资源的投向不合理,不能适应国民经济发展所需的人才培养。以教育经济学的视角看待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教育问题会得出这样的结论:市场上资源的配置是由价格来调节的,不论是否亚当斯密发现了这只看不见的手它都在起着巨大的作用,有效地调节着资源的配置方式,哪里供不应求,哪里的价格上涨,资源就会流向哪个行业。但教育行业又不能完全以市场角度来分析,因为教育行业是一个特殊行业,它的需求是一种派生出的需求,即总是在好的行业产生后才产生供不应求的求职效果,需求的人才多且供不应求相应的员工福利及各项社会待遇、保障就会高于其他行业,派生出的相关高校专业报考人员就多,则出现旺盛甚至火爆的热门专业。但现在问题在于高校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群体,大多数高校与社会联系不紧密,这样所产生的弊端就是会出现高校与社会的信息不对称和专业设置不能够迅速满足社会需求,高校的这种闭塞与保守必定造成了人们的传统择业观的强化,导致人们心理愿意接受所读的专业不是社会所需求的专业,如此一来,社会的教育资源便白白浪费了,既没有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又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与高新技术迅猛发展相关的专业人才供给不足。现代化进程中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是非常必要的,但目前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生物技术等相应的高水平学科专业点少,研究生规模偏小,致使开发研制人才供不应求,涉及国家持续发展、创新体系建设以及尖端科技攻关的基础理论学科的有关专业人才培养,也不同程度地出现了滑坡。(2)社会对一线技术、管理应用型人才需求趋强,由于我国处在加速实现工业化的发展阶段,伴随着现代制造业的蓬勃兴起,近年来人才市场对一线工程技术岗位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加大,但相关专业规模却发展缓慢。专科层次比例偏低的状况没有及时调整,机械仪表、电气电子、能源动力、土建等应用面广的大宗工科类专业规模增长大多数低于平均增长率,所占比重也有所下降,导致近年国家应用型技术人才的严重短缺。(3)社会对应用型管理人才需求增长并且趋于多样化。生产技术梯度提升和微观经济搞活后,我国职业岗位及其管理要求都发生很大变化,但在高职专科层次上的经济管理专业缺乏特色、质量不高、设置雷同、目前全国开设高职专科层次经济类、工商管理类专业的学校已有近千所,供过于求,而且这些专业扩建过快,分布较散,使原本配置不强、专业建设比较薄弱的高职难以提高教育质量,进一步激化了供求失衡的矛盾。
3.专业设置重复、资源浪费现象严重。我国由于近几年专业设置上虽然在规范专业目录,但审批新专业并没有太多的门槛限制,因此各院校开设了许多类似的专业。如果说学校阅的开设类似专业有利于增加学校间的竞争,有利于办学质量的提高,那么同一院校的不同系部开设类似专业更多的是导致成专业设置重复,资源浪费。尤其是经济管理类专业、计算机类专业这些社会热门专业或者开设成本较低的专业。
三、高等教育资源整合的对策
针对黑龙江省高等教育资源利用的现状,宜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盘活高等教育资源现存量。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率,增加高等教育资源总量。
1.盘活高等教育资源现存量。对于黑龙江省部分地区及学校而言,有很多潜在教育资源并没有完全的发掘出来,一方面是教育资源的不足,但另一方面也存在着资源浪费的现象。所以至关重要的一个问题是要进行现阶段掌握资源的盘活。可以从教师存量方面入手。教师存量:一是多鼓励副高职以上的教师(包括院士)多给本科生上课,多从事教学工作、多开设选修课,能让本科学生在学习初期就接触高级教师有助于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不至于有对于高级教授或者教师有太大的距离感,有助于培养学习热情,也让高级职称教师更好的贡献力量。二是有梯度、有计划的培养青年教师。教师职业也存在其固有的生命周期,所以应该给予青年教师更广阔的成长空间,除了搞好岗前培训等基本培训以外,还应该通过与老教师的交流、互动,互相介绍相关授课经验等活动尽快使得青年教师了解教学的特点,迅速的成长起来,青年教师自己的努力(包括提高学历层次、拓宽知识结构)也是固然重要的。
2.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率。其实学校不仅仅单单是一个庞大的消费群体,也是一个可以创造收入,自我产生资源的群体。这就需要我们去开发、优化学校的限制资源,使其变废为宝,发挥余热,贡献其能量。高等院校本身就是一个包罗万象的小社会,校园周围也辐射着若干社区和以校为生的人群,他们在为学校提供的资源的同时也会是学校资源的受益者,可以以这点为切入点,开展学校从周围人群中获利的活动。学校有固有的不可替代的优质资源,如:学校有优质的体育馆、游泳馆、羽毛球馆、乒乓球馆、舞蹈室、健身房,可以面向社会公开经营,一方面学校安全单纯的气氛、另一方面校园优质设施的社会认可度都是强有力的竞争点,举办活动是非常好的赢利点,这样自己就供给自己资源,一方面解决了自身的难题,另一方面也给社会带来了非常正面积极的影响。学校的礼堂、电影厅、图书馆、实验室若都大力为社会开放,会将学校的文化气氛渲染向社会,有助于净化社会空气。专家的讲座有偿或无偿为社会所开放更是有助于知识的传播。
3.增加高等教育资源总量。盘活现有资源也好、优化资源配置也好,其根本是需要我们自身有足够的资源。而面临的首要大难题就是现阶段资源的增长速度与每年学生的增长速度不同比例并且差距很大。社会越发展越迅速,在安定的环境下,人民普遍受教育的程度越来越高,然而最近的教育投入资源却并没有能够跟上生源的增长速度,导致资源短缺与社会需求的增加矛盾越来越突出,所以很重要的一个出路就是加大对教育的投入,使高等学校能够不分散其主要工作重心,而真正的把学问做好,把本职教学工作做好。
目前,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下,教育的发展已经取得长足的进步,平心而论现在的教育环境及师资力量已经比过去有质的飞跃,在发展的过程中我们一定会有一些缺陷,能够看到不足,并予以改之是我们取得进步的根本。
参考文献:
1.靳希斌.教育经济学(修订本).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魏铁进.论我国教育资源的整合与创新【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
3.曹勇安.从教育的产业性,看教育资源整合的必要性【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l999
4.应智国.论专业群建设与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J】.教育与职业,2006(14)
5.李钢.院校合并教育资源整合——有关学科发展与教育经济增长的
6.崔延虎.生态决策与新疆大开发.民族研究,2001
7.马晓京.中国清真饮食文化的旅游价值及开发.中南民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