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校教学与科研设备(包括实/试验设备、创新基地设备设施)的优化管理变革是适应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促进社会与经济发展,提升社会运行效果和增强国家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之一。高校教学设备的选择、保障与使用模式的优化是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环节,认识其中联系与本质,提升高校教学与科研设备设施在国家创新体系的层次和作用,盘活高校教学与科研设备,提高其使用率,改变设备的专业化选择、使用、管理与廉政建设的模式,有利于国家高等教育、科研事业可持续发展;有利于发挥资金乘数效应,挖掘设备潜力,激励在岗人员,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
关键词:高校 教学科研设备 服务保障 创新体系 管理变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10-067-03
一、国家创新体系的内涵与高校教学设备服务保障的联系
现代创新经济学认为,创新包括技术创新、知识创新、制度创新。其根本的目标是系统地推动和加速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并增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一)创新与国家创新体系
1.我国国家创新系统。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创新内涵在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知识创新方面的扩展以及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长足发展,1997年,中国科学院向中央提出《迎接知识经济的到来,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报告,揭开了我国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序幕。中国科学院的专家指出:我国的“国家创新体系是由与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相关的机构和组织构成的网络系统,其骨干部分是企业(大型企业集团和高新技术企业为主),科研机构与高等院校所组成。包括四个部分,一是知识创新系统,二是技术创新系统,三是知识传播系统,四是知识应用系统”。随后,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创新体系”研究小组又提出我国的“国家创新体系不仅要强调知识转化为生产力这一战略目标,还要重视知识(尤其是人文知识)转化为制度创新这一战略主题,实现以知识为基础的制度创新”。笔者经过多年的研究发现,有关创新系统形成的机理、具体结构、信息传递、利益关联和相互作用途径如图1。伴随着高校教学与科研设备发展与需要,高校教学与科研设备管理工作始终体现在国家技术创新系统的形成之中,在高校教学与科研设备知识的应用与调整,标准的制定,现代高校教学与科研设备系统的形成,利用媒体的传播,高校教学与科研设备在社会的推广,无不渗透着技术创新系统的形成过程。但在制度层面,高校教学与科研设备的发展确实还需要提升与改革,逐步消除学校、地方、部门壁垒,提高高校教学与科研设备的社会整体效率和效果。
2.国家创新体系的特点。国家创新体系与经济发展所处的阶段和科技发达程度有着重要的关联。它是一个动态的演变系统。不同国家的创新体系优势都要视其与本国的经济技术发展水平是否相适应,并以促进本国的经济竞争力的提高为准绳。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的国家创新体系具有几个显著的特点:(1)创新权益明确,企业通过专利制度、保密及各种利用时机,抢先一步带来的有利条件,来占有创新收益。当创新收益能够得到充分保证的条件下,企业才有动力进行创新。创新权益是否明确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国家创新体系的动力。建立国家创新体系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在技术私有和公有两方面建立一种适当的平衡,既保持足够的私人刺激以鼓励创新,又保持足够的公有性促进技术广泛应用。(2)有着多元的、独立的、一般又是竞争性的创新来源。市场经济体制中创新体系提供的是多元的积极性以及按不同想法主体的竞争性,它是在普遍存在着获得掌握技术的可能性所需的一般基本知识的途径以及重视市场信号的强烈动机的背景下运行的。(3)严重依赖市场力量选择由不同企业提供的创新和企业本身。这也导致了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国家创新体系的主要缺陷:产业研究与发展缺少协调的性质,造成研究与发展配置的低效;丧失了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效益;具有特定类型的研究与发展可能缺乏创新动力。(4)为了缓解以上的矛盾,政府的创新政策也就成了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内容。政府对创新作用主要表现在:①政府对研究与发展的支持。②政府可以在创新的用户——生产者关系的建立和再构造中直接、间接地进行干预。③在有根本性的创新和技术范畴变动的阶段,政府的任务变得更加复杂和重要。
3.国家创新体系的网络环节。国家创新系统存在着许多环节,而导致这些环节互相作用的是运行机制,主要有4个方面。(1)资金杠杆,主要包括用于创新的私人企业基金和国家财政支持。前者以风险投资的形式参与创新,后者则反映了政府对创新的态度、意向等。(2)政府法律杠杆,包括知识产权、技术标准、技术与公共政策。它们通过配置规则和协调规则得到表现。(3)市场杠杆,市场压力与市场导向可以使国内的技术与信息迅速流动起来,促进科技使用与相互影响。(4)社会杠杆,主要指组织创新与人员流动,以及提供信息传播和服务的各种公共设施等。高校主要参与社会杠杆的作用。
(二)研究高校教学与科研设备保障国家创新体系的意义
1.为创新主体提供刺激和动力,改善世界金融与经济危机对社会的影响,帮助政府增强企业信心和发展动力,激励企业生产与经营活动的展开。弥补和改善创新的高成本、高风险、低效率、窄范围的弊端,促进创新社会建设。
2.将高校的教学与科研设备、设施、试验条件等资源,在城市间、区域内甚至于国内外,得到合理配置和充分利用,以提高创新的产出/投入比,带动相关领域正向发展。另外,还可解决学校设备使用、管理与采购专业人员不足、促进教学与科研健康发展,强化廉政建设,使采购工作规范化,从而也加强高校教学与科研设备维护、维修和使用专业化建设。
3.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高校有一个不可推卸的责任:承担创新知识的传播和应用推广。加快新技术和技术创新成果向社会经济领域的扩散渗透,促进社会技术能力的迅速提高,增强国家经济竞争力。可帮助高校实现社会服务、社会功能。
4.建立政府—教育—科技—经济一体化机制,形成新的科技经济发展范式,使经济发展建立在科技与教育进步之上,使我国的经济发展具有较高的内在质量和强大的发展后劲。
5.利用国家的创新政策、机制、体系,提高高校教学与科研装备现代化水平,对高校教学设备服务保障工作有明确的指导作用,可以加速教育创新,老设备的更新改造,新的教学和科研设备的更新换代,促进高等教育结构调整与升级等等。
6.高校的存在与发展处于社会竞合之中,如同植物在自然中生存与发展一样,离不开它成长的环境和条件。具体环境和条件可通过以下模式来体现,见图2。当其发展的条件具备,时机成熟,内在机制正向作用的时候,它就能很好的发展。理解高校发展和存在的机理,寻找好教学与科研设备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位置,有利于高校设备管理工作的系统性、专业性,可持续发展。
7.现代高校教学与科研设备管理产生于从属教学与科研的实验室,基础相对较落后,管理与政策水平先天缺失,人员素质以及业内地位不高,很难参与到高校教学与科研服务国家创新工作上面来。如何改变形象,抓住国家政策和发展机遇,提升系统整体利益,改变社会生存条件,争取社会支持、合作,提高运作效率意义重大。
8.创新是民族的灵魂,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发动机。目前国家、城市和整个社会都在构建创新型的组织形态,利用这一时机,争取政策与研发资金,争取人才与气势,提升自己的组织发展机制,是一种战略与战术安排。
9.促进高校原始性创新、开展系统内业务学习与创新竞赛,提高制度、机制、劳动力整体效率,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强化我国在世界制造中心的地位,意义深远和全面。
10.有利于高校确立创新主体,设立研究与发展资金,保障高等教育健康发展、运行和技术储备。
二、高校教学与科研设备服务与保障国家创新系统的研究
高校教学设备服务保障的本质也可以理解为设计并保持一种良好的使用状态和环境,使设备在工作中高质量、低成本、多功用、少污染、宽范围、易维护、高效率地完成产权人指定目标的过程。在当今市场经济和国际一体化复杂的社会背景下,高校教学设备服务保障,应努力实现产权人自然而顺畅的大目标。
(一)高校教学设备服务保障目前的状况
根据北京、天津两地高校教学设备服务保障情况,不难发现每一个高校都有自己认同的一种教学与科研设备服务保障模式,但整体上讲均为各自为战状态,使用率不高,封闭使用没有形成区域、城市甚至于国家、世界层面的交流与使用。也没有集中起来形成专业化的教学与科研管理体系与制度。也就是没有形成专业化的规划、设计、使用、采购、维护、保养、维修组织和制度。
高校教学设备服务保障水平的高低与高校活力、效用有很强的相关性,高校教学与科研设备服务保障的好坏最终反映教育的结果。另外一些涉及高校教学设备的环境标准、知识产权、设备的技术更新、资产运作、横向交流与联合以及与世贸相关的这一方面政策、法律、财务、信息等管理要加强,而这恰恰是我们高校上个层面面对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管理的缺失。
过去,高校教学设备保障为组织单一行为,缺乏行业协会管理以及教育主管部门的作为,高校没能根据教育的需要管理好自己的资产,缺乏从国家创新系统角度整合高校各个创新活动的子系统,目前很难统计具体的数据,但从国有资产管理与流失的情况看,我国以公有制为主导的高校教学设备服务工作很难实现设备产权人的利益。
(二)高校教学设备服务保障链接国家创新系统的途径
如上面所涉及到的高校教学设备的绿色运营、环境标准、知识产权、高校教学设备的技术创新、资产运作、横向交流与联合以及与世贸及科技发展相关的这一方面政策、法律、财务、信息等管理应成为未来处在竞争中的高校教学设备服务保障的主要任务,也是高校教学设备服务保障工作者走向教育经营与发展主战场的最佳途径。下面我们分析一下与高校教学设备服务保障密切相关的国家创新系统技术创新子系统的运作机制:见图3。
在这一模型中,共有5条活动路径:第一条是以C表示的创新活动中心链。第二条是用f和F表示的中心链和反馈链,其中F表示主反馈。第三条是以K—R表示的创新中心活动链与知识和研究之间的联系:在创新各阶段若有问题,先到现有知识库中去寻找,即1→K→2的路径;若现有知识库不能解决问题则进行研究,再返回设计,即1→K→3→4路径。第4、5条是用D、I表示的科学研究与创新活动之间的关系,其中第4条D表示科学发现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