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基于西部十二省市1998年至2010年的农村人力资本投资数据和农民收入数据,运用经济计量方法,对西部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对于农民收入的影响作用进行探讨。分析结果表明:农村人力资本投资从长期来看与农民收入存在正相关的关系,对农民收入起到推动作用;然而,在短期内,这种正向作用效应并不显著。可见,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对农民收入的带动性作用机制具有滞后性,文章据此提出了相应政策建议。
关键词:农村 人力资本投资 农民收入 误差修正模型
中图分类号:F3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10-055-03
人力资本相对于物质资本积累对于经济的作用更为重要(贝克尔,1987),人力资本在整个经济社会中起到基础性源泉的作用,它决定并影响物质资本及其他资本形态的有效利用,从而决定经济的增长和社会的发展。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农业人口占有量仍是人口构成的最大组成部分,广大农村尤其是西部农村存在或潜在极其丰富的人力资源,但人力资源并不等于人力资本,事实上,西部农村地区人力资本存量相当低,丰富的人力资源不能形成有效的人力资本从而推动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是一个老大难的问题,加大对西部农村地区人力资本的投资对于提高农民收入和改善农民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价值。
一、相关文献述评
从西奥多·W·舒尔茨正式建立人力资本理论以来,人力资本问题就成为管理学和经济学的一个重要论题,吸引了大批学者的研究和探讨,取得了开创性的成果。1964年舒尔茨通过《改造传统农业》指出,人力资本存量的不断增加引起知识、技能等要素的提升,成为超过物质资本增加和规模经济对经济增长的最主要力量。罗默(1986、1990)、卢卡斯(1988)等认为劳动者的技能和所拥有的知识可以看作人力资本的主要成分,人力资本是现代经济增长的最核心内容。一个国家或地区如果人力资本存量过低或人力资本积累过慢,则该国或该地区经济低增长将成为常态(付英华等,2002)。
舒尔茨(1964)以教育为例分析了人力资本投资的成本和收益,指出人力资本投资的收益率低是人力资本投资不足的一个重要原因。Philip H.Brown and Albert Park(2002)采用我国六个省份的学校和农户调查数据,对教育投资、教育质量和产出水平的相互关系进行了探讨。发现农村家庭资本存量与学识成正比,认为教育投资的成本和收益共同决定了农民人力资本投资量。Gordon G.Liu et.al(2007)把健康当作内生变量引入到产量函数,依据人力资本理论建立了模型。结果显示农民的健康水平对其收入有较大的影响,然而收入水平过低限制了农民的医疗保健投资。刘文(2004)分析了我国农村人力资本的基本特征,提出由于农村人口多、农民收入增长缓慢、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等原因,人力资本存量不足已经成为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严重障碍。靳卫东(2007)指出公共财政的支出结构能够对人力资本投资供给曲线的变动产生影响,调整我国财政支出结构是解决收入分配问题的有效途径。程伟(2006)利用2004—2005年我国农民工流动就业的调研数据,分析我国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现状对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影响,认为制约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根本在于农村教育的滞后导致劳动力的素质低下。王彦军、李丽静(2007)认为政府可以通过公共政策介入人力资本投资的理论依据在于人力资本投资中存在“市场失灵”,政府可以通过提供融资、调节税收政策、健全劳动力市场等公共政策建立促进人力资本投资的支持体系。潘泰萍(2008)根据最新的统计数据对我国人力资本投资状况进行了较全面的分析,认为人力资本投资状况对我国经济发展和劳动者个人收人水平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杨国勇(2009)认为我国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滞后与农民收入水平低下的根本原因可以归纳为农村人力资本投资不足、人力资本存量水平过低。廖小官、陈东红(2009)对农民人力资本投资收益的特征及实现的制约因素进行了分析,认为加强对农民人力资本投资是农民增收的主要对策之一。杨锦秀、冉彬(2012)研究城乡人力资本投资互动性关系,指出城镇人力资本投资行为会带动农村人力资本投资行为的跟进,农村人力资本的投资能有效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本文将人力资本投资内容界定为文化教育、医疗保健及交通通讯,从而实证研究西部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对农民收入的影响效应,期冀得到该地区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特征对农民收入的作用程度,继而有针对性的提出有效的政策建议。
二、实证分析
(一)数据择取与相应处理
本文的变量分别为农民收入水平和人力资本投资水平,分别以C和I表示,C为被解释变量,I为解释变量。其中,I通过农民人均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支出、人均医疗卫生保健支出、人均交通通讯支出三者相加得来。收入水平和投资水平都表示实际变量,以1978年的不变价格进行平减,消除物价变动,从而反映了实际水平。所有数据均来自1998年—2011年历年《中国统计年鉴》及西部各省相应统计年鉴。为了减少时间序列中异方差问题的影响,本文对C和I两变量取自然对数,用IN(C)和IN(I)表示,从而建立双对数计量模型。
(二)实证运算
1.单位根检验。
时间序列数据在平稳性的条件下,回归结果才显得有意义,故在检验之前需对序列数据进行平稳性检验,ADF检验方法即单位根检验就是对时间序列数据的平稳性进行检验的一种方法,本文对IN(C)和IN(I)进行单位根检验,结果如表1所示:
从上表知道,时间序列数据IN(C)和IN(I)存在一阶单整。即序列在经过一阶差分后在5%的临界水平下是平稳的。
2协整检验。
IN(C)和IN(I)都为一阶单整变量,用EG法对IN(C)和IN(I)进行协整回归,然后对回归方程的残差进行单位根,若通过单位根检验,则二者存在协整关系。
首先,建立线性回归方程:
利用EVIEWS6软件进行回归检验,结果如表2:
从上表,R-squared和调整后的AdiustedR-squared的值可以看出,模型拟合效果挺好。
继续根据回归方程得出的残差值做平稳性检验,结果如表3:
ADF统计量小于5%临界值,表明拒绝原假设,接受不存在单位根这一结论,所以检验通过,IN(C)和IN(I)存在协整关系。
3.基于最小二乘的误差修正模型。依照上述检验和估计结果,建立的基于最小二乘的误差修正模型为:
通过长期均衡表达式可以看出,从长期来看,西部农村人力资本投资与农民收入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人力资本投资能带动农民收入的增长。西部农村人力资本每投资一块钱,农民收入会增加0.5897元。根据相关数据测算,1998年至2010年间,西部十二省市的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年均增长率为2.39%,故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对农民收入的带动水平为2.39%×58.97%=1.4093%,表明西部十二省市的农民收入有1.4093的成分是由农村人力资本投资贡献的,这个水平很明显不高,西部十二省市的农民人力资本投资现状急需改善,应采取有力措施提高人力资本投资对收入的贡献水平。
三、本文结论与政策建议
(一)结论
长期来看,西部十二省市农村人力资本投资与农民收入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对农民收入的作用是确实的、显著的。不过,不得不承认,从短期来看,西部地区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对农民收入这种正向效应并不明显,带有明显的滞后性特征。西部地区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的低水平对于改善人力资本存量缺乏的现状不理想,从而对农民收入的贡献呈现一种低水平,这种现象急需改变。
(二)政策建议
长期以来,西部农村地区人力资本投资水平严重不足,造成了人力资本水平对农民收入贡献水平低下的状况,西部农村地区巨大的劳动力数量却只有很低的人力资本存量,急需加大对其人力资本的投入水平。
1.加大农村职业教育和基础教育投入水平。教育是素质开拓和知识提升的最有效手段和措施,教育投入的增加,促使知识水平的提高和劳动力素质的扩展,从而成为增加人力资本积累的最有效手段。根据联合国科教文组织20世纪80年代末的统计资料显示,如农民具有小学文化程度,则能带动劳动生产率提高43%;如有中学文化程度,则能带动劳动力生产率提高108%;大学文化程度能带动提高300%。很明显从上文可知,西部农村地区的教育投资严重滞后于经济发展需要。
(1)充分发挥政府的领导者作用,加强其对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的投资水平和投资力度。政府需重视农村基础义务教育的基础性作用,通过建立多元化、广覆盖的基础教育办学模式,采取有力措施吸引各个方向资金的注入,改善农村基础教育的办学条件;重视农村基础教育人力的引进和培养,建设成一批优质的农村教育者;增加政府教育资金的直接注入,承担义务教育的主体性责任。
(2)在保证农村基础教育的同时,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力度。有针对性的举办各种技能培训,提高劳动力技能水平。对于农村中有潜力的青壮年劳动力进行适当的分类调研,加大投入,建立针对性的职业教育;采取优惠政策或有效手段,鼓励企事业单位组织农民工的技能培训,提高其职业技能;广泛吸引社会资金的注入,设立一些优质的职业技术学校,鼓励农村适龄青年进入学校学习,促进人力资本存量增加。
(3)引进优秀人才到基层就业,促进农村人力资本水平的提高。政府应制定积极有效的政策,吸引经过正规教育的大学生到农村扎根,服务广大农民,尤其是吸引优秀的大学生到农村支教,解决农村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人才缺乏的困境。如当下国家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就业的“三支一农”项目,推动了极大一批优秀的大学生到基础就业,对于促进农村教育的发展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
(4)在注重农村教育投入量上增加的同时,还需要注重质的提高,注意改善农村教育结构,注重结构的优化提高。在加强基础教育的同时,要协调与技术教育的相结合,保证学生在学习基础知识的同时,能接受到一些劳动技能的培训,从而使得农村中小学生可以掌握到一些实用的技术,提高农村人力资本质量。
2.加大交通通讯基础设施建设。交通通信是人力资本投资的一项重要内容,便利的交通条件和发达的通信为人力资本的有效积累提供了十分便利的条件。西部地区尤其是广大农村地区交通通信条件发展程度相对较低,成为影响人力资本形成的一个主要障碍。政府要积极投入资金,推动农村交通条件的改善,争取实现村村通公路,家家相连通;另外在农村地区建立广覆盖的通信网络,实现农村网络化。在政府投入的同时,引导非政府力量的参与,解决农村地区交通通信基础设施资金难的问题,为人力资本的形成创造优越的交通通信环境。
3.增加对农村医疗卫生保健事业的投资。健康资本作为人力资本的另一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农村劳动力接受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以及参加生产建设具有重要作用。与城镇居民相比较,农村家庭居民身体健康水平相对较差,影响了劳动力质量水平。造成农村劳动力身体健康状况次于城镇居民的重要原因在于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的不合理以及总量上的缺乏。当前,政府对农村地区医疗卫生事业投入不足,农村医疗基本保健网状况受到严重冲击,农民就业困难。失去基本的医疗保障的农民生病得不到有效治疗,使得农村出现了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情形,因此加大农村地区医疗卫生保健事业的投入水平,改善医疗卫生条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改革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加大农村医疗公共卫生保健事业投入,改善农民身体健康状况,提高农村健康资本存量。一方面,加大政府财政支持力度,增加对农民医疗卫生的投入,保证农民基本的就医条件和卫生保健环境;建立用于医疗卫生的专项基金,建立有保障性的、完善的农村合作医疗保障制度。
(2)实现经济扶贫和医疗卫生扶贫的有机结合,建立科学有效的医疗救助制度,鼓励保险公司进入农村人寿保险市场,减轻农村居民有病得不到实时救助的风险,提高农民的风险防范水平。
(3)提高农村医疗卫生事业人员素质,提高其福利待遇条件和生产生活环境条件,使其能安心工作,保障工作质量;增加农村医疗保健机构数量,使农村居民能在最短的距离下实现有病就医。
(4)积极宣传公共医疗卫生知识,提高农民培养良好卫生习惯的意识;制定完善农村医疗卫生计划,建立全方位覆盖的基本医疗卫生设施及居民用水设施,改善居民生存环境,提高农村居民健康资本水平。
参考文献:
1.[美]西奥多·W·舒尔茨著.梁小民译.改造传统农业[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2.Lucas,R.E.On the Mechanic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1988(22): 3—42
3.付英华,张拴虎.广东省人口文化素质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剖析.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