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践相结合,产生了两大成果;一是理论成果,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即中国经济学;二是实践成果,即中国经济保持了30多年的持续快速增长,国家经济实力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社会主义国家和谐而稳定。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所取得的实践成果,文章将从国民生产总值(GDP)、国民收入GNI、国家财政收入、直接利用外商投资FDI、国家外汇储备五项经济指标的变化中加以证实。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中国化 实践成果 实证
中图分类号:F09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10-023-03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在改革原有计划经济体制模式的基础上,在吸收西方市场经济理论中的合理内容的基础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全世界受金融危机冲击下的近三年来,中国经济仍然保持9%以上的增长速度,出现了中国经济增长的奇迹,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模式。这种模式的理论框架,构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即中国经济学。作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中国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的必然产物,其核心是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按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理论是从实践中产生的,并将在实践中得到检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是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产生和形成的,将指导新的改革实践,而实践的结果,要么是成功的,要么是失败的。中国的改革经历了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和2008年的世界金融危机的严峻挑战,仍然使经济保持了高速增长,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经济的成功魅力,下面将从几个方面加以证实。
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保持了高速的年均增长速度,创造了中国经济增长的奇迹
中国经济增长的奇迹主要表现在,中国经济总量的持续增长。按照国际通行的衡量标准,我们用国内生产总值(GDP)这一经济指标的实际变化来证实我国经济增长出现的惊人成绩。在表1中,列出了从1978年到2011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以及中国经济增长率的实际变化,证实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中国经济学理论在实践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果(见表1)。
1.从表1中,可以看出,1978年以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总量保持了持续高速增长的势头。从1978年到2011年,我国GDP和人均GDP的增长每年都呈上升趋势,中国GDP总量从1978年的3645.2亿元增长达到了2011年的471564亿元,年均增长了377.54%。可见,我国财富的增加是异常惊人的。从我国经济增长的三个十年来看,头两个十年经济增长都在30%以上。第一个十年,经济总量从1978年的3645.2亿元,增长到1989年的16992.3亿元,年均增长了33.29%;第二个十年,经济总量从1989年的16992.3亿元,增长到1998年的84402.3亿元,年均增长39.67%;第三个十年由于增长基数的加大,经济总量增长有所放缓,但也在25%以上。如从1998年的84402.3亿元,增长到2008年的300670.0亿元,年均增长25.62%;即使在世界金融危机冲击下的近四年,我国经济总量也从2008年的300670亿元增加到2011年的471564亿元,年均增长14.21%。可见,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总量是持续保持高增长的,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
事实上,中国经济总量在2010年就超过日本,跃居世界第二。“根据日本共同社2011年2月14日报道,日本内阁府2月14日公布的2010年日本名义国内生产总值(GDP)换算成美元为54742亿美元,首次被中国赶超。后者为58786亿美元,日中相差4044亿美元”。这些事实表明,体现中国综合国力的国内生产总值(GDP)总量在世界上是领先的。
2.从表1中可以看出,1978年以来,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样保持了持续高速增长的势头。从1978年到2011年,我国人均GDP从1978年的381.2元增长到2011年的36274元,年均增长了250.46%。可见我国人均GDP的增长速度是罕见的。在改革开放的30多年的经济发展中,每一个十年,中国人均GDP都保持了高速增长。如第一个十年,我国人均GDP从1978年的381.2元,增长到1989年的1519.0元,年均增长17.13%,第二个十年,从1989年的1519.0元,增长到1998年6796.0元,年均增长34.74%,第三个十年,从1998年的6796.0元,增长到2008年的23129.0元,年均增长24.03%;即使金融危机爆发后的2008年以来的近四年,人均GDP从2008年的23129.0元,增长到2011年的36274.0元,年均增长14.21%。可见,中国人均GDP在34年的经济发展中都保持了高速增长。
3.从表1中可以看出,1978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长率持续保持高位增长。从表1中,可以看出,改革开放34年来,我国经济增长率始终保持在年均9%以上,只有在我国经济发展的特殊年份,如治理整顿期间的1989和1990年,经济增长率分别为4.1%和3.8%,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的1998年至2001年,我国经济增长率连续四年在9%以下,如,1998年为7.8%,1999年为7.6%,2000年为8.4%,2001年为8.3%,即使在2008年世界金融爆发后,近四年我国经济增长率仍保持在9%以上。这些事实表明,30多年来,我国经济增长的速度是保持持续高位递进的。
可见,从表1中可以看出,中国经济保持了30多年的强劲、快速增长,“1978-2010年的GDP年平均增长率高达9.89%,2010年GDP相当于1978年的20.57倍。1978-2008年30年期间,中国在世界上可计算的166个国家中增长最快,增长率为9.9%,比排名第二的新加坡高3个百分点。”远远超过“世界GDP年均增长率的4.9%,人均GDP年均增长率2.9%”的水平。事实证明了,改革开放以来,把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取得了实践性成果。
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均可支配收入逐年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较大的改善,提前达到小康水平
我国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就是要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因此,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目标就是要通过市场化的改革,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而衡量一个国家人民生活水平的状况,按国际惯例,可以用恩格尔系数来表示。恩格尔系数则是根据恩格尔公式得出的比例数。恩格尔公式是由恩格尔定律得出来的。19世纪德国统计学家,恩格尔根据统计资料,对消费结构的变化得出一个规律:一个家庭收入越少,家庭收入中(或总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所占的比例就越大,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家庭收入中(或总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则会下降。一个国家越贫穷,每个居民的平均收入中(或平均支出中)用于购买食物的支出所占比例就越大,随着国家富裕,这个比例呈下降趋势。根据这个定律得出的比例数,就是表示生活水平高低的一个指标。恩格尔系数=食物支出金额/总支出金额。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标准,恩格尔系数在59%以上为贫困,50-59%为温饱,40%~50%为小康,30%~40%为富裕,低于30%为最富裕。恩格尔系数越低,说明居民越富裕。我国城乡居民的恩格尔系数,从1978年的57.5%、67.7%,下降到2009年的36.5%、41.0%,证明我国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已经摆脱了贫困,由温饱阶段达到小康阶段,城市居民已经达到了富裕阶段。
1.1978年以来,中国城镇居民人均收入保持高速增长。我国城镇居民人均收入从1978年的343元增加到2011年的21810元,年均增长184.07%,这一增长速度是相当惊人的。说明城镇居民在改革中真正得到了较大的实惠。
改革开放后的第一个十年,城镇居民收入从1978年的343元,增长到1989年的1373元,年均增长了30.02%,第二个十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989年的1373 元,增长到1998年的5425元,年均增长了29.51%,第三个十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998年的5425元,增长到2007年的13786元,年均增长了15.41%,金融危机爆发后,从2008年的15781元,增加到2011年的21810元,年均增加38.20%。可见,30多年的发展中,中国城镇居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提高,34年来,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增加了62倍多。
2.1978年以来,中国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同样保持高速增长。我国农村居民人均收入从1978年的133元增加到2011年的6977元,年均增长151.35%,可见,这一增长速度同样是相当惊人的。
在30多年的发展中,第一个十年,农村居民收入从1978年的133元,增加到1989年的601元,年均增加31.99%,第二个十年,农村居民收入从1989年的601元增加到1998年的2162元,年均增加25.97%,第三个十年,农村居民收入从1998年的2162元,增加到2007年4140元,年均增加9.14%,2007年世界金融危机爆发后的近四年,农村居民收入从2008年的4761增加到2011年的6977,年均增加11.63%。这说明了一个事实,中国农村居民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也得到了较多的实惠,34年来,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增加了51倍多。
3.1978年以来,我国城乡居民已经摆脱了贫困的生活,开始奔向富裕的生活。我国城镇居民的恩格尔系数,从1978年的57.5%下降到2009年的36.5%,表明城镇居民生活水平从温饱阶段转变为富裕阶段。第一个十年从1978年的57.5%降低到1989年的54.5%,表明城镇居民还处在温饱阶段;第二个十年从1989年的54.5%降低到1998年的44.7%,表明城镇居民处在小康阶段;第三个十年,从1998年的44.7%降低到2007年的36.3%;表明城镇居民已处于富裕阶段。同时也说明我国城镇居民在2007年就进入富裕阶段。
从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来看,从1978年的67.7%降低到2009年的41.0%,表明农村居民生活水平从贫困阶段进入了小康阶段。在这30年的发展中,第一个十年,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从1978年的67.7%减低到1989年的54.8%,表明改革的早期成果是解决了农村居民的温饱问题;第二个十年,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从1989年的54.8%降低到1998年的53.4%,表明农村居民还处在温饱阶段;第三个十年,从1998年的53.4%,降低到2007年的43.1%,2009年降到41%。表明农村居民在21世纪的头十年就提前进入了小康阶段。比邓小平在80年代提出的到21世纪中叶(30-50年),中国进入小康社会,提前了20年。可见,事实证明了,中国经济学取得了巨大的实践成果。
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收入增加、国家经济实力增强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经历了放权让利、利改税、财政分灶吃饭的发展过程。改革开放之初,国家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政府的财政收入向个人倾斜,实行了“民富”的政策。随着财政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国家的财政收入逐渐增加,财政在国家宏观调控的经济职能得到强化,财政所体现的国家利益得到加强,出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的民富与国富同时并存的局面。尤其是从近6年的财政收入情况来看,国家的财政收入逐年提高,2011年国家财政收入达到了10万亿元以上,创造了市场经济模式下的中国经济增长的奇迹。
有关资料表明,2006年以来,国家财政收入有了较大的增长,从2006年的38760亿元增加到2011年的103740亿元,年均增长27.94%,为政府的公共开支奠定了重要的经济基础,为改善和保障民生起了重要的作用。从公共财政收入的实际增长率来看,除了世界金融危机爆发的2008和2009两年以外,其他年份都在20%以上。正是有了国家财政的经济保障,在面临世界金融危机和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灾难时,国家的宏观调控才能及时和有效,确保了中国经济的稳定增长。这些事实,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市场经济国家都无法做到的,反之,却有力地证明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取得了巨大的实践成果。
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规模增加,对外经济实力增强
我国改革取得的一项重大成果就是充分利用国外资金来发展本国经济,实现本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从改革开放之初的1983年到2011年,我国利用外资的规模逐年增加的事实,证明了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我国充分利用国外资源和国外市场发展外向型经济的理论的正确性。
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实际利用FDI规模逐年增长。1983年,我国实际利用外商投资规模(FDI)不到9.2亿美元,2011年就达到了1160.1亿美元,近30年来,年均增长446.78%,这个表明,中国在实际利用FDI,促进经济增长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也表明中国经济增长中,对外依存度较高。但从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爆发以后,受世界经济的不利影响,实际利用FDI的增长速度明显下降,特别是2009年,实际利用FDI的增长速度下降了6%。2009年我国财政收入比上年增长了11.7%,国家通过宏观经济调控,向市场投放4万亿元的投资计划刺激国内市场,确保了中国在全球金融危机中保持高速的经济增长,创造了世界经济增长的中国奇迹。有力地证明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取得了巨大的实践成果。
五、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国际经济地位快速提高
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的过程,其
实质就是使中国经济从弱国经济走向强国经济的过程,就是逐步提高中国经济的国际地位的过程,也就是中国经济学在世界市场经济体系中得到认可和证实的过程。尤其是近6年来国家外汇储备的高速增长和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增长,充分体现了我国在国际上的经济地位得到了大大的提高。
从有关资料中可以看出,我国外汇储备近6年来达到3万多亿美元,2011年达到了31811亿美元,年均增长33.06%,2007年达到43.3%,在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的高额外汇储备向世界证明了中国经济的实力,证实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取得的巨大实践成果。
由于中国的国家财力的增强,即使在世界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下,我国通过实施更加开放的“走出去”的发展战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迅速增长,占全球流出量的比重已“从2002年的0.5%增加至2009年的4.4%,增长了7倍多,中国成为全球第五大对外直接投资国”。这就在事实上,证明了改革开放后形成的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模式在实践中取得了重大成果,并在国际上得到了认可。
综上所述,改革开放以后,把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运用到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践中,取得了理论上和实践上的成果。在实践中产生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作为经济改革的指导思想,具体指导了经济体制改革各个方面的实践,其实践成果已经从国内生产总值GDP、人均国内GDP、人均收入、恩格尔系数、公共财政收入、利用外商直接投资规模、中国直接对外投资规模、国家外汇储备的经济指标的统计分析中得到了证实。事实充分说明,改革开放34年来,我国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与中国初级阶段的实际相结合,在社会主义制度内,在国家政治稳定的前提下,实行市场化改革,在改革的过程中产生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即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其核心是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又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指导下,进行改革开放的新的实践,其结果是,到2011年各项经济指标都取得了惊人的实践成果,这些给世人展现的经济现象是中国呈现出生产发展、人民生活富裕、对外经济发展增强,国际经济地位显著提高的经济大国形象,对世界经济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在当前,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在欧美债务危机严重、世界经济复苏乏力的形势下,中国经济的发展给世界经济带来了一线希望,今年2月中旬,中国习近平副主席出访美国、欧洲给全世界经济复苏带来了较大信心和力量。事实证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是,产生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实践成果是,中国经济的实力增强,人民社会富裕,中国从经济弱国变成了经济强国。
参考文献:
1.王洛林主编.全球化与中国.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0
2.胡鞍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