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实施经济国际化战略 努力开创对外开放新局面

2012-12-31 00:00:00张卫国
群众 2012年7期


  在全省对外开放工作会议上,罗书记、李省长的重要讲话,高屋建瓴、内涵丰富,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深刻阐述了开放与创新、当前与长远、稳增长与调结构的辩证关系,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是引领“十二五”乃至今后一个时期全省对外开放的纲领性文件。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落实罗书记、李省长讲话的重要精神,统一思想、坚定信心,明确目标、凝聚力量。
  一、在统一思想凝聚共识的过程中,积极谋划新时期对外开放的新思路、新举措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省经济每一次发展跨越,每一次成功转型,都是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为根本动力的。没有对外开放,就没有江苏综合实力大发展、开放型经济大跨越、国际形象大提升、城镇建设大变化的今天。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对外开放更加深入地影响到人们的思维方式、工作理念,对国际化程度较高的我省来说,这样的影响更为突出。我们一定要把思想认识统一到罗书记、李省长的重要讲话精神上来,紧紧围绕科学发展主题和转变发展方式主线,坚定不移实施经济国际化战略,把进一步深化开放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中之重”,作为转变发展方式、促进转型升级的“先中之先”,作为推进城市国际化、展示江苏新形象的“优中之优”,以开放促发展、促改革、促创新,坚持扩大内需与稳定外需相结合、对外开放与转型升级相结合、经济国际化与基本实现现代化相结合,加快形成以国际化企业为主体、国际化城市为基础、国际化人才为支撑的对外开放新局面,以创新的思路、务实的举措迎接江苏对外开放新时期的到来。
  二、在深入推进“三个国际化”的方略中,全面提升对外开放水平
  深入实施经济国际化战略,大力培育国际化企业、加快建设国际化城市、培养集聚国际化人才,这是省委、省政府根据当前的新形势、新任务,对我省对外开放内涵的重大创新,也是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理念的又一次新的提升。进入新世纪以来,我们在全国率先把对外开放的内涵从“三外齐上(外资、外贸、外经)”拓展到“四外共抓(外资、外贸、外经、外智)”,再拓展到“五外并举(外资、外贸、外经、外智、服务外包)”。深入思考就会发现:这种拓展主要局限于经济领域。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企业、城市和人才的国际化”,从经济领域拓展到经济、社会和文化等各个领域,范围更加宽广,内涵更加丰富,是一个全方位、全要素开放的更高、更深层次的国际化概念,为下一阶段的对外开放指明了方向、明确了重点。全省上下要紧紧围绕“三个国际化”,认真抓好落实。
  要全力推进企业国际化。各级、各部门要引导企业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重点探索企业国际化的途径,着力推进企业研发国际化、生产国际化和营销国际化,不断提升企业全球配置资源的能力。各地要认真研究,结合本地发展特色,尽快排出重点培育的国际化企业名单,努力培育一批江苏本土的著名跨国公司。要把企业的国际化与专业大市场的国际化结合起来,把工业企业的国际化与商贸流通企业的国际化结合起来。要全力推进城市国际化。进一步增强城市高端要素集聚、科技创新、文化交流和综合服务的功能,大力弘扬城市精神,不断提升城市品质,积极营造开放多元、包容创新、适宜创业和人居的国际化商务环境。要增强城市的国际交流功能,突出抓好重大国际展会、高规格国际性活动,增强我省城市的国际影响力。要全力推进人才国际化。从利用全球资源的角度,拓展人才国际化的途径,既要注重国际化人才的引进,也要注重人才培养本身的国际化,引进国际化的教育培训资源。人才的国际化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不仅重视从境外引进人才,而且要主动“走出去”,在境外设立研发、生产和销售机构,有效利用境外人才。各级、各部门要结合《关于深入实施经济国际化战略全面提升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的若干意见》的贯彻落实,围绕“三个国际化”制订规划,明确各年度、各阶段的重点,狠抓落实,力求实效。
  三、在积极应对严峻复杂形势的挑战中,把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
  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明确要求,稳增长是当前经济工作中压倒一切的首要任务。对全省开放战线来讲,当前首要任务就是:打好打赢外贸攻坚战,确保完成外贸增长10%的目标。各地要十分注重通过增量来稳增长,紧抓新订单、善抓新市场、快抓新项目。要分析重点企业订单情况,千方百计帮助重点企业跑订单,想方设法争取更多潜在的订单,积极协调跨国公司总部将更多订单集聚到江苏。积极巩固并深挖欧美日重点市场,加大力度开拓新兴市场和周边市场,帮助外资企业扩大内销市场。进一步抓好重特大项目的引进工作,推进在建、新建项目早开工、早投产、早达效。
  调结构、促转型,是外贸稳增长的根本动力,只有抓好了调结构、促转型,才能有效提升竞争力,才能长久地实现稳增长。我们在稳增长的过程中,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开拓视野、不断创新,切实把调结构、促转型作为长期的重要任务紧抓不放。积极转变外贸发展方式,加快培育以技术、品牌、服务为核心竞争力的外贸新优势。着力引进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和总部经济,加快形成利用外资新优势。苏南地区要继续发挥示范带动效应,在转型升级上保持领先优势;苏中苏北地区要加快发展与实现转型并举,培育后发优势。
  四、在加快体制机制创新的实践中,形成深化开放的整体合力
  当前,我省对外开放正从政策性开放走向制度性开放的关键阶段,必须更加注重体制机制创新,增强科学发展的持续动力。一要牢固树立全方位开放意识。省委、省政府一再强调,推动新一轮开放不仅仅是涉外部门、经济部门的职责,而是各部门、各单位共同的职责,必须与时俱进更新理念,围绕营造更具竞争力的对外开放环境,积极行动,主动作为,形成各司其职、密切协作的整体合力。二要按国际规则办事。必须加快推进与国际惯例、国际规则接轨的行政服务环境建设,逐步形成国际化的服务理念、国际化的服务标准、国际化的办事效率。三要完善开放型经济绩效评价体系。要强化对质量效益、结构优化和创新发展的评价,在考核内容设置上,突出国际化企业、国际化城市、国际化人才三大战略重点。省商务厅要会同省有关部门和单位,拿出新的考核办法,完善操作细则,切实通过科学的绩效考评等机制推动新一轮的科学发展。四要加快开发区体制机制创新。适应国际国内形势变化和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在开发区城市功能、社会功能叠加的情况下,继续深入、细致地探索开发区新的管理机制和开发机制,保持开发区体制上的先进性、机制上的灵活性和管理上的科学性。
  江苏新一轮深化开放的号角已经吹响,新阶段提升经济国际化水平的序幕已经拉开。我们要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更加宽广的国际视野、更加强烈的创新意识、更加务实的工作举措,努力开创江苏对外开放工作新局面,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责任编辑: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