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体箱庭疗法在提高高职生自我接纳心理辅导中的应用

2012-12-31 00:00:00孙元元孙晓霞
考试周刊 2012年21期


  摘 要: 作者选取团体箱庭疗法为研究视角,建立自我像、箱庭作品本身、自我接纳量表评估等三个评估体系,运用心理访谈与团体箱庭相结合的技术,在被试自愿的前提下,针对6名自我接纳水平较低的高职生进行团体箱庭咨询,在咨询师静默的陪伴下,通过团体箱庭的制作、体验、理解和对话,不仅有效促使被试在此过程中逐步开启自我探索、自我接纳的心理,同时也促进了被试建立良好的与外部沟通协调的能力,从而有效地达到了提升个体成长的目的。
  关键词: 团体箱庭疗法 高职生 自我接纳 心理辅导
  
  1.前言
  随着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蓬勃发展,箱庭疗法作为一种心理咨询方法已经逐渐为许多心理咨询师所采用,目前在大中小学及幼儿园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获得了良好的印证。
  高职生处于自我意识形成的关键期,被称为“第二次诞生”、“自我发现”的时期,在内外因素的影响下,自我形象的确立比较困难,心灵容易受到波动,产生对自我认同的模糊。自我接纳是在情感上、态度上对实际自我的悦纳[1]。
  将团体箱庭疗法应用在提高学生自我接纳水平的心理辅导中是一个新的尝试和探索,我们选择6名自我接纳水平比较低的学生组成被试团体,在接受团体箱庭疗法治疗的过程中不断地探索自我和提高自我接纳的咨询案例进行研究。
  2.研究方法
  2.1被试
  运用丛中、高文凤编制的《自我接纳问卷》(self-acceptance questionnaire,SAQ),从南京某高职院校挑选自我接纳水平低的12人,并随机分为实验组6人(团体箱庭组)、控制组6人(不进行任何干预)。
  2.2材料
  2.2.1测验材料
  SAQ共16个条目,问卷的结构与概念构想相符,自我接纳和自我评价两因子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分别为0.9347和0.9124。问卷的重测信度为0.7653。量表内部一致性α系数为0.8573,显示SAQ有较好的内部一致性。
  2.2.2干预材料
  箱庭疗法材料:团体沙箱1个,内侧地面与边框为海蓝色;沙子为白色结净。各类沙具模型共计3600个。数码相机一部,用来拍摄来访者的作品;箱庭制作过程及记录表,用来简要记录箱庭作品创作过程及来访者对作品的分享。
  2.2.3研究设计
  等组前后测实验设计。通过对实验组和控制组前后的比较,考察团体箱庭疗法对实验组的干预效果。
  2.3研究程序
  2.3.1试验前阶段
  2.3.1.1一对一式心理咨询。实验前期,咨询师通过面对面的咨询方式对实验组进行一对一的心理咨询,初步建立了良好的咨询关系,和来访者商定咨询目标。
  2.3.1.2签订实验协议。召集实验组的被试,告知他们自我接纳心理的状况,征求实验组的意愿,让学生将“团体箱庭疗法在提高高职生自我接纳心理辅导中的应用实验协议书”带回与家长商量。收回协议书后,与被试商定实验的时间表。
  2.3.1.3时间安排。每周三中午12:10—13:20,原则上每周1次,共7—8次。
  2.3.2实验阶段
  在咨询师的静默陪伴下,实验组前后共制作了8次箱庭,每周1次。采用张日昇教授提出的箱庭疗法的实施过程:箱庭疗法导入→箱庭的制作→体验箱庭作品→箱庭作品的理解和对话→咨询师通过摄影等方式记录作品→箱庭作品的拆除[2]。
  其程序为:自我像的确立→决定制作顺序→按照顺序,制作箱庭作品(成员间不允许言语交流)→共同欣赏、体验、理解箱庭作品→咨询师通过拍照记录作品,并在团体离开后拆除作品。
  2.3.3实验后阶段
  实验结束后,评定团体自我接纳心理水平的变化,并在实验结束三周后,检验其保持情况。
  3.结果与分析
  3.1实验前后自我接纳水平比较
  经检验,实验组在实验前后在平均总分、自我评价分及自我接纳分方面具有显著性差异,实验组和控制组在平均总分、自我接纳分方面具有显著差异,在自我评价分方面无显著差异。
  3.2实验前后自我像的比较
  从表3可见,实验前后自我像发生的变化,可以看到实验前小组成员自我像的选择主要表现在对当下的自己认识比较模糊,不太能够挖掘内心的能量,而实验后的自我像的选择主要表现了对当下自己的肯定,以及对未来自己的希望。
  4.讨论
  4.1团体箱庭疗法在提升自我接纳心理辅导中的效果
  从自我像的选择、箱庭作品本身、自我接纳量表的三个评估体系的角度考察对实验组成员自我接纳心理辅导的效果来看,实验组成员在自我接纳水平方面有较为显著的提升。
  4.2团体箱庭疗法有效提升自我接纳心理水平的机制
  4.2.1团体动力会促进个体内心力量的调整
  团体箱庭的最大魅力在于“心理场”的构建,这对个体的心理成长会起到不断地“适应、调整、再适应、再调整”的作用,个体在刚接触到团体箱庭时,会因为暂时性的生疏和不安表现出“各自为政”的状态,而随着作品的深入,个体会逐渐调整自身的心理能量,以期融入团队当中。
  团体箱庭制作与分享的过程本身会促进个体与个体、个体与团体的多向交流,体验不同的人生经验、感受、思维方式价值观等,逐步理解和接纳自己在人际关系中的位置,学会改变和接纳,保持内心的平和,这也是团体箱庭的治愈力量所在。
  4.2.3在别人的世界里看到了“另外一个我”
  在咨询过程中,自我接纳水平低的来访者经常呈现的问题是“我就是这样,永远比不上周围的人”。来访者往往持有这种独特的心理体验,但是在团体箱庭的世界里,来访者会逐渐感受到自己和周围人之间的不同也许并不是原来想象的那么大,原来身边的人也会有类似的经历和体验,从别人的身上看到“另外一个我”,从而增进彼此之间的共感,而减少自我内心的焦虑。由于箱庭疗法是在非言语平台上的咨询方法,当具有相似问题的来访者以团体的形式在一起分享时,游戏这种象征性的表达自我的方式消除了个体内心的不安和焦虑,为内在的自我反思、自我接纳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
  4.2.4对此次团体箱庭疗法过程的反思
  团体箱庭疗法在提升自我接纳心理的辅导方面还是一个新的课题。在实验的过程中对被试的选择可能还需要进一步考虑,在实验的结果中还可以对成员个体的变化做进一步针对性的比较研究,或者是在试验前可以找出在某一方面自我接纳心理水平低的被试组成实验组,做更为深入的研究。在时间的安排上要更合理,尽可能地排除客观因素的影响,按照每周一次的方式去做。可以多做些充分的破冰训练,这对的团体关系的建立具有更好的作用。
  4.3团体箱庭的效果保持性
  在团体箱庭辅导结束后三周,实验组成员在团体辅导中表示自己最近能够较好地适应学习和生活,有良好的心理准备面对即将到来的就业。
  5.结语
  团体箱庭疗法在提高高职生自我接纳心理方面取得了较为有效的印证,对促进来访者的自我了解和探索,促进个体内心的调整有积极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丛中,高文凤.自我接纳问卷的编制与信度效度检验.中国行为医学科学,1999,(1).
  [2]张日昇.箱庭疗法.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5:174.
  
  本研究得到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2011B-JY014科研项目的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