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教学中创新教育

2012-12-31 00:00:00李其垭
考试周刊 2012年21期


  摘 要: 随着社会的进步,现代高中学生已经不再墨守成规,他们活泼开朗、勇于探索、勇于创新,因此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再受到现代中学生的欢迎,他们需要的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来激发他们对学习的兴趣。为了满足现代高中学生的要求,本文谈谈高中化学教师如何进行创新教育。
  关键词: 高中化学教学 创新教育 创新精神 创新能力
  
  创新是指根据一定的目的和任务,应用一切已知信息,通过开展能动的思维活动,突破原有事实、框架,而获得的解决问题的一种全新方式或产生对社会和个人极有价值的产品的智力本质。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不断发展的动力。”创新教育是时代的要求,下面我就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谈谈看法。
  一、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理念
  我国传统的化学教育观认为:化学教育是培养具有化学专长的人才,仅关心提高课程内容的理论水平和化学学科知识技能的传授,而不考虑大多数人提高化学素质的需要及创新能力的培养,致使大多数人学了化学用不上或不会用。
  二、重视实验教学
  化学课堂演示实验能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物质及其变化规律,是培养学生规范操作的主要方法,是提高学生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掌握化学思想的重要环节。通过创设探索问题的情境,提倡质疑,鼓励创新,学生充分体验探究的乐趣,激发对未知世界的求知欲,合作能力、自学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灵活运用化学原理和实验手段来解决问题,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提高科学素养,适应终身发展的需要。
  传统教学是以教材和课堂讲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一直偏重于传授学科中固有的知识,而对这些知识是如何创造出来的,以及如何创造性地运用这些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往往学生从不过问或无力过问。我们应促使学生通过演示实验不断锻炼与提高自我观察、自我思考、自我获得进步的技能,并不断掌握科学的观念、方法及实验创新的原则、技巧等。个别课堂演示实验失败或出现异常,令教师尴尬。此时,若由学生做课堂演示实验,教师就可以主动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最终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三、注重培养学生的求异精神
  思维定势有其积极的一面,能运用自如地解决问题,但常常束缚求异创新思维。因此,在化学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推测、提出质疑,不受常规思维的束缚,不受心理机制的干扰,不受固有方法的局限,在思维上另辟蹊径,促使求异思维的发展。
  1.实验创设,加强求异思维的训练。
  将课本中的演示和学生的部分分组实验中的验证性尽可能改为探究性试验,在教学中积极发掘材料中的探究和创造性因素,有利于学生求异思维的发展。
  2.习题变换,加强求异思维的训练。
  一题变换,训练求异思维的敏捷性与灵活性。从典型的习题入手,教师将某一问题(母题)变换条件、提问角度因果关系等,衍生出一系列新问题(子题),培养学生同中求异、异中求同的思维品质,使学生得到有效的深化和发展。
  四、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能使学生摆脱思维定势的影响,有助于学生心理素质和创造能力的提高。
  1.“夯实”基础知识,营造创新思维的前提。
  知识是思维能力的前提,对科学知识知之甚少,即使有新的思维产生,也显得幼稚和不成熟,求异思维就会失去基础,即使学生的创造欲望被激发,也不可能提出独创性的见解,而只停留在低级水准之上。因此,在化学教学中,强调知识传授的同时有必要将知识进行总结归纳、融会贯通及横向和纵向整理与有序贮存,便可在解决实际问题时,与贮存的知识产生共鸣,从而产生求异思维。
  2.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创新思维。
  在化学教学中,根据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和思维层次,以不同的方式提出学生熟知的但用自己现有的知识一时又无法解释的新问题,造成学生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产生一种特定的主动探索的学习状态,从而适时引导学生分析原因、寻找本质、探明因果、提出假设、实验验证,最后形成理论。因此,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应向学生设疑、质疑,使之产生悬念、疑难,促使思维发散,以达到“学而思、思而惑、惑而解”的境界。这样就能打开学生求异思维的大门,同时增强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
  3.加强并补充课堂演示实验。
  增加一定数量的学生实验,要求学生从不同方面、不同视角观察实验现象,并进行交流讨论,使学生不仅善于发现共同现象,而且善于发现特殊现象。学生实验中可增加色谱分析实验,并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全面分析,从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总之,改变过去学生的思维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模式,无论学生还是教师都是不容易接受的,甚至是痛苦的。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善于应变,是当前素质教育的要求。只有把教学看做是启迪学生的智慧,开拓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能力,开发学生智力的过程,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研究,才能培养出跨世纪的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孟令卓,范孟杰.给学生布置作业要做到七注意[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0,(7).
  [2]邵守灿.化学实验中发展性教学策略的理论探索[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0,(11).
  [3]马志成.化学课堂教学素质教育特征[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0,(Z2).
  [4]王献红.浅谈对现代教育思想和现代教育技术的认识[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