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教学中的多媒体技术应用

2012-12-31 00:00:00卢刚
考试周刊 2012年21期


  摘 要: 本文通过分析多媒体技术的应用现状,多媒体教学的特点,以及多媒体在高职教学中的应用,充分阐述了多媒体教学在高职教育过程中的重要性。在高等职业教育过程中,充分发挥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优势,有助于增加学生的知识含量,提高应用性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有利于高职毕业生满足社会的需求。
  关键词: 多媒体技术 高职教学 应用特点 应用要点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媒体技术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从教育教学方面来讲,采用现代化教育模式,将高科技手段和丰富的教学资源联系起来,是建立现代教育体系的必不可少的教学手段。具有形象性、再现性、先进性、高效性、普遍适应性等特点,在高职教学过程中,这种优势不断得到体现和发挥,利用这种优势,使用形象手段,把内容、结构变得非常直观、容易理解,可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提高教学效率,有利于高职毕业生适应社会的需求。
  一、多媒体技术的应用现状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深入发展,其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地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
  1.多媒体数据库的应用。
  多媒体数据库是多媒体信息检索和查询系统的核心,多媒体数据库是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与数据库技术的结合,是当前最具有吸引力的一种技术。多媒体数据库技术是对多媒体数据的综合管理,即对多媒体对象的建模,对各种媒体数据的获取、存储、管理和查询。
  2.音频信息处理的应用。
  在多媒体教学中,如果有丰富的音频效果,就会更加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教学效率,多媒体教学有音频信息录制编辑、语音识别、文语转换等。
  3.多媒体技术在其他方面的应用。
  CAI的应用,打破了明显的校园界限,改变了传统的“课堂教学”的概念,突破了时空的限制,使学生能够接受到来自不同地区教师的教学指导,获得教材之外更加丰富、直观的教学信息,共享教学资源。多媒体技术也给出版、传媒业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其中近年来出现的电子图书和电子报刊就是应用多媒体技术的产物。
  二、多媒体技术在高职教学中的应用特点
  1.充分吸引学生的眼、耳等器官使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课堂信息。
  高职学生大多数对学习没什么兴趣,缺乏自信心和学习积极性。要想让高职学生尽量多地吸收知识和学习技能,必要的教学手段就是应用多媒体技术。多媒体具有声画并茂、视听结合、动静相宜、感染力强等特点,通过多媒体可以再现或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体会到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的感觉,把教育教学的功能推向更深的层次。多媒体教学集声音、影像、图片、文字、动画于一体,充分刺激学生的视觉器官和听觉器官,使一些抽象难懂的理论知识具体化、形象化,有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2.多媒体教学增加了课堂教学信息量,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使用多媒体教学课件或视频,可以节省传统教学书写板书的时间,教师能在单位时间内向学生传递更多的教学信息,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取更多的信息,并可以利用多媒体扩展教学资源,提供更丰富的教学资源。
  3.多方位的多媒体教学信息有利于实现创造性的发展。
  在教学中引入多媒体技术,目的是将多维的教学媒体信息用于超媒体结构实施有效的组织,运用多媒体技术灵活多样、生动逼真、便于控制的特点,使全方位的立体信息空间在教学过程中得到充分运用,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并能满足个体化的学习要求。
  三、多媒体在高职教学中的应用要点
  1.把握讲课过程中的语速。
  多媒体教学不是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不再使用黑板加粉笔的教学模式,然而学生仍要适当地记笔记,使用多媒体教学的教师如果没有掌握到这一点,就容易使讲课速度变快,学生来不及记笔记,影响教学质量和效果。因此,需要学生记笔记时,应该留有相应的时间,并告诉学生哪些需要掌握并记录在笔记本上,以免学生对学习感到乏味和无所适从,这样就不能体现出多媒体教学的优越性。
  2.多媒体教学同样需要教师使用生动、富有表现力的讲课方式。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在书写后,在黑板前,以生动、富有表现力的讲解,以及注意变换在教室的位置,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多媒体虽然屏幕上具有丰富多彩的声音、图像等,但这些还不足以让学生完全了解知识点,如果教师只是一味地操作鼠标,在教师机前操作,没有丰富的表现力,就不能完全显示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如果教师能充分借鉴传统教学的优点应用到多媒体教学上,教学效果就会事半功倍。
  3.注意语言的表现力。
  传统教学主要靠书本和教师讲解。我院大部分教师来自区外不同地区,或多或少带有自己地方的方言,而我院学生又几乎都是藏族同胞,对汉语的理解能力还不是很好。因此必须要求教师用丰富的言词和抑扬顿挫的音调,再加之内容丰富的多媒体课件,教学使用的多媒体课件如果生动形象、条理性强、表达清楚,学生在很好地理解教师讲解的内容之外还可以看课件或更丰富的多媒体资料,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
  4.树立以“情感”为根基的主体教学观。
  “以情感人”,师生之间以“情感”的交流为根基是中国教育的优良传统,体现了中国素质教育的特色。这种情感是双向的:既有教师的谆谆教诲,又有学生的尊师敬长,特别是在西藏这个以藏民族为主的雪域高原更要注重情感的交流。因此教学活动是一个整体的活动,是不可分割的,是以“情感”的交流为纽带,由师生共同缔造的,一旦脱离了“情感”,师生就很难正常对话,教学效果就受到直接的影响。所以“情感”交流是师生之间建立良好师生关系必不可少的桥梁。
  5.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从传播学角度看,教学行为实质上是一种传播行为,教学过程是一个传播过程。在教学活动过程中,通常任课老师是传播者,所授知识是信息,学生是接受信息的“容器”。因此教师、教学内容、学生和教育技术是教育过程的基本要素。和传播过程一样,在教学过程中,教育技术的应用直接影响着教师、教学内容和学生三者之间的关系,从而影响着教学的效率和效果。在多媒体教学中,教师应注重自身的主导作用,以及学生的主体作用,给学生留下一定的思考和讨论时间,捕捉学生思维的灵感和火花,并及时发现学生思考的误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使多媒体能够真正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
  总之,多媒体辅助教学有很多优势。它对教师的教学活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要给学生享受快乐学习的机会,其次要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理解知识、掌握技能。只有把多媒体辅助教学纳入整体优化素质教育中,合理安排和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特殊功能和艺术魅力,才能达到提高学生素质,优化课堂教学,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彭军.论多媒体教学的优势.现代教育技术中心.
  [2]冯晓光.高职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教育发展研究中心.
  [3]高国红.多媒体技术与应用.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