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备课充分是上好一堂英语课的关键,新课改对高中英语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高中英语教师把新的理念引入教育教学,根据高中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发展需要,逐步培养学生的英语能力。新教材带来的最大冲击在于教师。新教材的实施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体现在教学环节中,备好每一节课就显得至关重要。
关键词: 高中英语 新课改 备课
目前使用的全日制高中英语教材选材广泛,形式多样,贴近生活,符合课程改革的指导方针,但对老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用简单的英语和学生进行交流,还要用学生能够听懂的英语介绍各方面的知识,这对教师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我刚接触新教材时,确实有些无从下手,不知所措。幸好有教参提供帮助,自己各方收集资料,摸索着也就越来越顺手了。特别是每个单元的Warming up,Listening,Speaking,总是需要花大量时间收集和整理材料。毫不夸张地说,比起以前的高中生,现在的学生听说能力要强得多,信息获取方式多样,但面对一个主题,大部分学生词汇贫乏,表达千篇一律,想说的说不出,课堂效果不是很好。本来预想学生应该想法多多,言之有物,结果都成了哽在喉咙里的东西出不来。怎样改变这种现状呢?教材不是万能的,不是对任何地方的学生都适用的。地区间有差异,不同班级的学生也有差异。所以教师必须驾驭好教材,把教材用活。“尽信书不如无书”。作为教师,我不能左右学生的思想,不能让学生都按我想的去做,但我可以给学生创造条件,使物尽其用,人尽其才。所以新教材带来的最大冲击在于教师。新教材的实施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体现在教学环节中,我认为备好每一节课至关重要。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充分全面多方位备课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熟练掌握教材,多角度、全方位利用教材
整体掌握教材是高中英语教师进行备课的首要工作,是从宏观上了解和认识高中英语教学在中小学英语教学乃至大中小学英语教育教学中的地位、作用、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的一个过程。
高中教师应该通读当前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领会高中英语课程的性质、基本理念、设计思路,明确高中英语课程的目标,仔细研读《课程标准》中对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五个方面分别提出的具体内容和标准,弄清各个级别中对上述五个方面的具体要求,结合所提供的具体教学案例领悟实施建议中的教学建议、评价建议、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建议、教材编写和使用的建议,全面领会《课程标准》。浏览当前高中英语教材,了解全部高中英语教材的基本内容和结构;重点阅读当前所要教授的教材,弄清本册教材的具体内容、教学要求和在整个高中英语教材中的地位与作用。
在以上两个步骤的基础上,结合具体的学情编写切合实际的学期教学计划。学期教学计划应包括学情分析、教材分析、教育教学目标、方法措施、教学进度安排、教学活动安排等内容。
目前大多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仍以阅读短篇文章为主,而阅读中、长篇文章和英语原文小说节选的机会相对较少,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拓展知识与积累词汇的空间。学生阅读长篇文章所需的耐力也得不到磨炼。总之,上述不当做法导致众多高中毕业生的词汇量偏少,听力理解能力及口语表达能力达不到与之相应的水平,这与现代基础教育的英语课程改革发展极不协调。如何利用教材促使学生提高阅读能力呢?这是老师在备课的时候需要思考的一个问题。我个人的做法是每上一堂新课之前,把课文相关的背景资料或者上完课后把故事的后续发展以阅读的形式印出来给学生看。比如我们在学习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这一课时,我把这个故事的前因在课前让学生阅读了,节选学完后,我又把故事的结局打印出来让学生阅读。因为是一个完整的故事学生兴趣挺高的,不知不觉就把这几千字的戏剧全部看完了。
二、深入了解学生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没有对学生的深入了解,尤其是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思维方式的了解,要想获得教学的成功是不可能的。在备课时,首先应想到学生对这一主题熟悉吗?熟悉到什么程度?有相关的词汇素材吗?需要教师在课前补充些什么相关词汇?有些什么句型可供学生参考?学生可能会提出些什么样的问题?这些问题每一位老师在备课前都应做到心里有底。在备课过程中针对这些问题,教师应根据所教班级学生情况有侧重、有选择。一名好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根据学生的反应,做出自我调整,并设定明确的教学目标及通过不同的教学任务达到。实现的效果要让学生看到,从而使他们有一种成就感。学生只有面对自己熟悉的材料才会产生讨论和探求的兴趣,才会有抒发自己感情观点的需求,才会有话可说,并在积极参与活动的过程中获得语言知识交际技巧。因此教师要有较强的处理教材的能力,较强的课堂调控能力,较强的英语思维能力及丰富的跨文化知识和信息,增强自身业务能力、科研能力,从教学经验型逐步转变为教学科研型。
三、授课目标明确
为了使课堂言之有物,行之有效,每节有所学,教师必须使每节课目标明确。这就要求教师清楚自己作为主导,学生作为主体,每一步该做些什么。因此,教师应做到指令明确。教师应对话题的要求表达清楚,使学生明白自己的任务。必要时要给出引导性强、直观易懂的例子相应地要求学生能明确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同时还应从学生的思维方式出发,通过已学过的旧知识引出新知识,让学生能够很轻松地学会新知识,不会感到难以理解,并且乐于接受新知识。这样,学生也会很有成就感,认为自己很聪明,一下子就把一个复杂难懂的知识弄清楚了,长此以往,学生就会乐于接受英语知识,并慢慢喜欢学英语,解决了兴趣问题,学好英语就不是什么困难的事情了。
四、语言表达地道得体
英语教学的目的是使学习者能用英语表达思想、解决问题,是将语言的实际表达意义与语言形式较好地统一起来而形成一种技能。因此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在教学中应尽量使用英语表达,使学生置身于英语的氛围,培养学生的语感。教师使用英语组织教学,对学生来说也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能使学生脱离母语思维的习惯,养成英语思维的习惯。因此教师的语言是否准确精练,是否地道,是否符合特定群体学生的水平,直接关系到学生对这门语言是否领悟与掌握。并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教授语言的教师更应在语言的表达上下工夫,严格要求自己,字斟句酌,使用地道鲜活的语言材料,使学生真正学到这门语言的精髓。
总之,新教材对教师提出的要求就是教师要不断学习更新知识,紧跟时代,提高自身素质,做知识渊博的大家。所谓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体现在备课这一环节就是不仅仅要备四十五分钟的课,而要备某一主题的所有相关信息,并对其进行整合处理,使之适合高中学生。当然,培养学生的英语能力不是一朝一夕或者依靠一两种模式就能够办好的事情,也不是单纯依靠课堂教学就可以实现的。教师应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创设一切可以创设的情境,充分备好每一节课,最大限度地激活学生的知识储备,使学生在课上,课余都敢于说,乐于说英语,这样才真正达到了教学应该达到的目的,也是所有英语教师想要实现的梦想。
参考文献:
[1]郭玉荣.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英语教师专业成长初探[J].大学英语,2006,3(2).
[2]雷军.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英语教师的自我专业发展[J].内蒙古教育,2007,(1).
[3]黄华.浅析英语课改的误区[J].南方论刊,2006,(7):72-73.
[4]俞虹.论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英语教学方式的转变[J].文教资料,2006,(4):192-194.
[5]乔凤杰.高中英语教学的实然调查与新课改理念下的应然思考[J].课程·教材·教法,
[6]季红斌.新课程课堂贵在提高教学时效江苏教育研究,2009,(15).
[7]郭洋生.英语教育:何时不再高投入低产出[N].中国教育报,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