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诗意课堂教学的几点体会

2012-12-31 00:00:00朱红波
考试周刊 2012年21期


  摘 要: 英语是一种无比优美的语言,一块滋养心灵的沃土,一门充满诗意的学科。英语教育的过程应该是诗一般审美创造的心灵感应和情绪感染的过程。
  关键词: 诗意课堂 学生主体 中学英语教学
  
  课堂是什么?课堂是生活的组成部分,是师生成长的平台——一个充满活力的生命平台,学生个体和群体、教师个体和教学技能、教学内容和教学流程都是充满活力的。在这个平台上,一群鲜活的生命彼此对话、唤醒、碰撞、交融、分享,尽情享受成长的快乐。下面我就谈谈英语课堂教学的几点体会。
  1.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堂教学要注重兴趣的激发、兴趣的维护、兴趣的升温和兴趣的延续。比如我在上牛津英语Module 1 Unit 3 Looking good,feeling good课前就在大屏幕上播放“健康歌”的动画版,学生的兴奋点很快就转移过来了,有的饶有兴趣地看着大屏幕,有的哈哈大笑,甚至有的伴着音乐开始跳起来,这样学生不仅激发了学习兴趣,而且在心灵深处受到了感染和感化,从而培养了正确的审美观点,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再以牛津英语模块2 Unit 1为例。首先,通过多媒体播放一些关于UFO(不明飞行物)的报道,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达到一定的火候顺势问:“Do you want to know more information about UFO?”点燃学生的求知欲,学习课文,Boy missing, police puzzled。再通过scanning让学生们观察这篇文章的结构与以往的文章有什么不同,并齐读文章第一段,强调标题引领篇章作用。他们会发现文章第一段就是报道的关键点,继而讲解新闻报道的特点“倒金字塔”。这类文章语言简约,含义丰富,常用倒叙和插叙,并经常插入人物访谈或评论,思维的跳跃性很大。学生学习这些重点就水到渠成了。
  正如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教师如果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而只是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
  2.营造和谐课堂
  著名的教育实验罗森塔尔效应表明:在日常教学中教师的期望对学生的发展产生着重要的直接影响。因此,在课堂上,教师应让每位学生都体会到老师对他们的期望,并抓住各个时机将自己的热情、关心、信赖和期望传递给学生,调动他们参与课堂活动和语言实践的积极性。课堂上要尽可能给学生多一些思考的时间,多一些活动余地,多一些表现自己的机会,多一些体验成功的愉快。教师在课堂上多使用一些激励的话语,如:“Well done”“Excellent”“Never give up”“a clever boy”,让学生时时充满自信,不断进取,使每一个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都体验学习的快乐,获得心智的发展。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积极营造和谐课堂,从而使课堂更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促使学生不断掌握学习方法,逐步从“学会”到“会学”,最后达到“好学”的美好境界。
  3.营造语言文化氛围,让学生感受语言文化,培养文化意识
  语言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教师要通过丰富多彩的、具有文化特色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增长文化背景知识,提高学习兴趣,锻炼运用英语的能力。如教学牛津英语module 3 Unit 3 Task Giving a talk about a historical event时,我在大屏幕上投放马丁卢瑟金和莱茵河的图片,让学生边听演讲边猜他是谁。我在本节课的结果呈现部分创设情境——屏幕上是胡锦涛与2010上海世博的图片和美国前任总统布什与被袭击的世贸双子星大楼,用“suppose you are...”让学生发挥想象,就这一历史事件发表演讲。要相信在这种情境下,给学生一个创作机会,他会给你一份奇迹。
  4.评价是一种幸福
  过去,我们总是习惯于用“学懂了吗”、“成功”等字眼,衡量一节课。其实在课堂上,还有比成功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幸福。同学们的互评,老师的表扬,学生的良好表现,以及他们的赏识,评价与被评价都是一种幸福。比如我在module 3 Unit 3 Task 结果呈现部分——Giving a talk about a historical even中,用“你从中学到了什么?你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等提问鼓励同学积极发言找出做演讲同学的闪光点。同学们都很积极评价,我再进行总结、表扬。课堂洋溢幸福,应该是课堂教学的核心意义。评价没有定格的标准,只要我们能用心发现学生的点滴,使他们达到最佳的学习状态,就是教学最终追求。
  “科学求真,艺术求美”,它们本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而教学恰是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结合。课堂教学艺术渗透着美、体现着美。它使教学过程中的主、客体都受到美的熏陶,产生愉悦的情绪体验,达到心灵的净化和情感的升华,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获得发展——既关注学生当前的发展,又关注学生未来的发展,可持续的发展。提高课堂教学的艺术水平,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才能真正履行人民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责,将“真、善、美”带给学生,让生命诗意地徜徉在英语课堂上。
  
  参考文献:
  [1]英语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5.
  [2]黄远振.新课程英语教与学.福建教育出版社,2003.
  [3]钟和军.用心经营课堂.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