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学生英语阅读能力

2012-12-31 00:00:00王晓燕
考试周刊 2012年21期


  摘 要: 中学生在英语阅读理解中存在很大的困难,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尤为重要。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提高,为听、说和写的能力的提高打下良好基础。为了提高中学生阅读技能,要求教师在进行英语教学、学生在进行阅读实践活动中一起努力。在实践活动中,学生要积极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进行丰富的课内外英语阅读,并持之以恒,坚持不懈。教师要采取各种教学形式和方法,充分挖掘学生快速准确阅读的潜力,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和动机,满足他们英语阅读的成就感,从而高效率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水平。
  关键词: 英语教学 阅读能力 提高方法
  
  中学生在英语阅读理解中存在很大的困难,有的学生在阅读训练中出现理解障碍,有的学生在做阅读题型时频频出错。所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尤为重要。中学英语教学大纲指出:“中学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对中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基本训练,培养学生口头上的书面上的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侧重培养阅读能力。”阅读能力的提高为听、说和写等能力的提高打下良好的基础。通过阅读,学生不但可以获得大量新的信息,开阔眼界,增进了解所学语言国家的文化背景,风俗习惯,而且能扩大学生词汇量,丰富语言知识,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下面我结合英语教学经验谈谈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一些方法。
  一、以牛津英语课文为中心,借助整体教学,是进行阅读教学的前提。
  1.进行英语教材Reading教学活动前,先引领学生认知课文内容。
  课文是每个学生每天都要接触的阅读材料。针对之前的内容来说,每篇课文不仅有它的连贯性,还有相对的独立性。所谓独立性,就是在词汇量上增加了为数不多,但学生可以接受的生词。处理好连贯性和独立性的关系,对阅读能力的培养有重要作用。牛津初中英语教材的阅读材料内容丰富,涉及天文地理、历史人物、环境保护、自然灾害、工作生活、文学、艺术等各个领域。教师在导读过程中,根据阅读材料的不同内容,适当地讲解一些与课文有关的背景知识,并借助简笔画、图片、影像资料等,引入一篇文章简介,使学生对即将学习的内容有初步印象,帮助学生了解阅读材料的内容,激发学生获取信息的兴趣。在阅读前,让学生先看文章标题和插图,然后根据标题和插图提供的信息预测课文内容。如在牛津英语9A Natural Disasters一课,先让学生谈谈他们了解的自然灾害方面情况和知识,因为大多数学生对各种自然灾害有强烈的好奇和关注,可向学生展示各种自然灾害的图片,如四川大地震、印尼海啸等,学生对几种自然灾害有了认识,激发了学习的兴趣,很自然地导入了Natural Disasters这一课的阅读。
  2.分析课文。
  虽然课文能作为提高阅读能力的素材,老师还要分析文中的语言点,包括生词、重要的词组、句型、语法,以及重点和难点等,并对某些细节等进行必要的了解。教师在讲解过程中,要通过分析比较复杂的句式结构、语言点,帮助学生深刻、准确、完整地理解全文,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3.综合练习。
  为了使学生在实际交流中灵活运用新知识,老师完成讲解课文内容后,经常指导他们对课文进行段落大意、中心思想的总结和英文表述,并进行复述课文等类型的综合练习。
  二、教师要教会学生阅读技巧和方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1.学会掠读。
  牛津英语9B第一单元中的Study skills就讲述了掠读和找读的方法,我们在教学时可以向学生作详细讲解。在进行掠读时,学生不需要详尽地理解所读材料,只是了解阅读材料的基本信息,要求学生快速浏览全篇,领会主旨,抓住主要内容。学生可以跳过细节,跳过不重要的句子。学生在进行课外阅读的练习时,教师先安排几分钟让学生进行掠读,然后用课前设计的T或F判断题,要求学生根据文章的内容,做出正误判断,以此检查学生掠读的理解程度。在进行掠读时应注意以下方面:(1)抓段落特点。每一篇文章都是由各个段落组成的,而每一个段落都是提纲的一个要点,只要抓住了提纲的要点,就抓住了整个段落的意思,就能迅速地获取阅读信息。在阅读过程中,掌握了每一段落的要点,对文章的整体就有了全面的了解。(2)抓主题句。一个段落只有一个主题思想,主题句是表达段落中心思想的句子,它是一个段落中关键性的句子。抓住了主题句,就抓住了段落的中心思想。教师可让学生找出每段的主题句,进行归纳总结,增加学生理解的深度。如在9B Unit1中提到:Skimming(掠读,只要求了解文章大致内容,知道文章涉及什么内容);Scanning(检索读,在对文章进行Skimming之后,从阅读材料中寻找出特定的信息,如数据、年代或事件等)。
  首先要告诉学生,当拿到一篇陌生的阅读材料时,不要急于通读,更不要因难懂而放弃,而应先看标题,理解标题,根据标题预测文章的大意;其次提取各段的主题句,分析、理解主题句的内容,预测各段的大意;最后弄清一些指代关系,尤其注意文中的斜体或黑体的醒目的部分,因为这些可能是文章的重点之处或关键词语。如果做到耐心、冷静地阅读一些材料,就可以达到预期的目的,也有利于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阅读速度。
  2.养成默读习惯。
  许多学生在阅读时,习惯于发出每个词的读音。有的学生虽没有读出声,但内心还是在自言自语、一词一句地读着,这样就会严重影响阅读速度的提高。因此要求学生养成默读习惯,把注意力只停留在文字上,避免低声朗读,以免分散注意力而减慢阅读速度。
  3.加快阅读速度。
  在理解文章、提高正确率的前提下,要加快阅读速度,就必须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讲究阅读技巧。阅读速度快的人,他们多是一目十行,这有利于结合上下文,抓住文章的思想脉络和层次结构。阅读时目光的移动不应以词为单位,而应以意群为单位,要学会快速阅读获得文章大意,学会快速找到文章的细节和大量的信息。
  4.限定阅读时间。
  为提高阅读速度,我们还需限定文章阅读的时间,在规定时间内要求学生有效地获取信息,加快阅读节奏,增加紧迫感,从而能在规定时间内,高质量地阅读完限定内容,为中考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教师要采取多种形式和方法进行阅读训练,提高学生阅读效率。
  1.进行猜测词义的训练。
  有些学生在阅读时,一遇到新词就不知所措,总是查字典以求得正确解释,结果影响了阅读速度,从而达不到阅读的目的,也使阅读量大大降低。如果不懂得词义,就谈不上理解文章,同一单词往往因语境不同而产生各种词义变化。所以,只有根据上下文具体内容,正确掌握适应具体语境的词义,才称得上真正意义的阅读。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