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项目教学法强调在课堂中紧密结合理论与实践教学,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提高解决问题、相互协作等综合能力。本文结合教学实践,通过分析项目教学法的特点、实施条件及师生担负的角色,阐述了项目教学法在本科人才培养中的应用。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 PBL 本科人才培养 教师的角色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11(b)-0228-01
普通高校的本科人才培养,强调培养能在相关领域从事研发和技术管理工作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在课堂教学环节中,对于这样的专业素质培养,需要教师激发出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作为学习与实践的主体。教师在从事科研过程中,积累了许多技术应用实例,结合专业课程的特点,与教学方法和手段有机的结合起来,在教学中引入项目教学法,能够有效的促进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1 项目教学法的内涵
项目教学法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将传统学科体系中的知识内容转化为若干个教学项目,围绕着项目,组织、展开教学,使学生直接参与项目完成全过程的一种教学活动。它体现了PBL(Problem Based Lear ning)的理念,把问题作为整合知识的手段,强调针对性和实践性教学。项目教学法实质上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法,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而手段是采用具有综合性、设计性特点的项目,贯通知识结构,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和团队合作,并进行初步的科研实践。
2 项目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的比较
传统教学方式注重体系化、全面化知识的传授,以教师为中心。传统教学方法是大范围内,基础性、普及性知识获得的最有效方式,也是教育体系中应用最广的教学方法,但是这种以听和看为主的被动式课堂学习方式,存在着其固有的不足。根据记忆效果与感受类型的对比,“听”与“看”的记忆效果,远低于“亲自实践”以及“听+看+练”的效果,因此在必要的阶段,课堂应该引入实践教学手段。
有关调查反映,用人单位注重本科生的专业综合素质,包括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基础理论知识,获取与接纳新知识的能力,承受压力和适应能力,一定的科研能力和团队组织管理能力。项目教学方法,可以使学生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锻炼各种能力,并且予以展示、促成自我评价。
项目教学法的主要特点在于避开传统学科体系教学中,知识的完整性和系统性,从以逻辑思维方式为主转向以形象思维方式为主,面向问题,围绕项目实现而展开,综合运用所学知识,重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及获取信息和自主建构知识的能力。
3 实施项目教学的条件与步骤
项目教学的实施条件包括两个方面。
师资条件:由于项目式教学,要求课程与实际应用更为贴近,并由教师针对不同个体情况进行教学指导和问题总结,而教师备课的形式、内容与传统的模式又有着明显的差别,因此教学师资更应该强调—— 良好的师风师德;理论功底深厚和专业知识广博;教学科研兼备。
实践条件:项目式教学,特别是工科高校,应该让“讲”和“练”有机的结合,让学生的设想有实现的可能,而授课方式也可以相应的设置在实践现场,所以必须具备良好的实验与实践环境—— 计算机仿真实验基地;工程实训基地。
“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总是更重要”,项目教学法的关键,是教师怎样设计和制定一个项目的工作任务,其次是怎样引导学生独立的面对项目的实现。实施项目教学法,一般可以归纳为五个教学阶段。
(1)确立项目任务:由教师提出一个或几个项目任务设想,然后同学生一起讨论,最终确定项目的目标和任务。
(2)制定计划:由学生组建项目小组,制定项目工作计划,确定工作步骤和程序,并最终得到教师对开题的认可。
(3)实施计划:教师宏观控制导向下,学生确定各自在小组中的分工以及成员合作的形式,然后按照已确立的工作步骤和程序工作。
(4)检查评估:学生对自己的工作结果进行展示评估,再由教师进行点评考核。
(5)研讨与归档:师生共同研讨项目工作中出现的各类问题与疑问,通过对比师生评价结果,找出造成结果差异的原因。按照科研工作的要求,进行科研文档的记录。
4 教师与学生各自的角色
教师的角色是项目的推进者:教师是整个教学设计的核心,根据教学大纲要求,设计和规划项目案例,构建教学焦点和框架;引导学生进入项目,建立项目组;帮助学生制定计划和方案;提高学生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监督项目的实施进程,在学生止步不前和目标偏差时,及时干预;对项目结果进行点评和考核。
学生的角色是项目的责任者:学生是项目实施的核心;面对设计项目,调动所学知识,选择设计线路;培养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建立学习主动性和兴趣点,真正吸收教学内容,构建属于自己的知识框架体系;树立团队合作精神,培养科研能力和团队组织管理能力;对项目研究结果负责,总结收获与不足,形成自我完善的思想认识体系。
5 项目教学的实践
在我的教学中,为本科四年级机电专业开设的“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中,进行了项目教学的实践,取得了一些有益的经验,具体做法如下。
(1)拉通本专业各类课程的联系,带给学生一个整体的视角看待相关基础课程,构建项目教学的基础平台。
(2)分析典型系统,传授系统分析与设计的方法,贯彻教学大纲,构建课程任务平台。
(3)讲解与设计有关的各类仿真与制图软件,如Pro/E、STEP7、WinCC、Proteus、Visio等。
(4)析取科研中的相关应用,与实训条件结合,设计与课程、学生适宜的设计任务若干。
(5)确立3~4人的项目小组,对每个专题教学单元,进行项目选题,提交设计计划。
(6)通过答疑的形式,引导、控制各个项目组的设计进展,及时发现问题,就普遍问题进行课堂分析讲解。
(7)小组结题汇报,对突出对象进行课堂点评,收取项目报告,为每组同学评定成绩。
6 结语
“项目教学法”现在受到了教育界越来越多的重视,并不断在实践中发展,根据学校、专业课程的特点,在进行课程教学改革的工作进程中,相互汲取经验教训,取长补短,就可以为丰富教学手段、培养应用型人才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玲玲.从大学本科毕业生改行率反思本科教育目的[J].高教发展与评估,2009(6).
[2]邓铁军.基于PMBOK原理的“项目式”教学法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1).
[3]刘少雪.对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目的的思考[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