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纯净的大学英语殿堂需要进一步灌入人文关怀理念,激越、拓展教与学的鲜活视界,以创新型元素引领学科前沿发展。本文通过诸多航道创新,以提升大学英语教育人文内涵为根的,结合教学实践,进行了观点提炼和理论升华。
关键词:终极关怀 视界拓展 创新航道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11(b)-0202-01
1 终极关怀
1.1 终极关怀彰显“以人为本”理念
源于哲学智慧的终极关怀,是人类超越现实、突破自我进而抵达和谐境界的理想化追求。它关注万象世界,引领现实幸福,反观生命过程,互动本体客体,经人们通过向往、叩问并树立终极目标等方式,点燃起理想世界不灭的灯塔,以便净化灵魂和升格本真,摆正在现实中不断前行的航向。其“以人为本”的理念彰显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终极关怀目标。这种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利于人们提升真善美的生命境界、营建澄净的精神家园。
1.2 大学英语人文教育需要终极关怀
现代教育模式下的大学人文教育,以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文素养宽厚、实践技能高超,且具有开创精神的高素质人才。大学英语教育属于具有教化作用的需有求知者参与的综合互动艺术,通过终极关怀实现全面发展的举措是践行大学人文教育与英语素质教育理念的实际体现。
2 视界拓展
“康佳镜面彩电,美丽尽舒展。”媒体广告给予我们视界新概念。多维的视界指的是某事件在相对独立的有形或无形的立体化平台中刚好能被特定群体观察到的时空界面。它是静的观察视角,也是活的互动平台。
2.1 人文教育终极关怀利于建构人类精神家园
作为“精神皈依寓所”、“伦理复活甘霖”和“德行拯救天使”的终极关怀,能够营造出“真、善、美”的和谐氛围,为求知若渴的人们洒下片片暖心动情的绿荫。
2.2 学生核心竞争力提升极需视界拓展
象牙塔内澄明的精神滋养,不能没有洁净视界的深度挖掘和广度扩展。不过,市场经济笼罩下的很多思维和行为,影响到大学精神殿堂里教师所教授的知识好似不再鲜活,作为求知的个体也变得不那么蓬勃向上;部分高校教育的“死性锁链”,“批量生产”出的是大量的“废品”、“次品”,致使不少学生根本不具备参与社会竞争的“核心竞争力”。
由此,教育工作者要瞄准职场人才需求,踊跃拓展教育视界,勇于探索创新航道,积极引介终极关怀模式,以人文素养内涵提升为根的,大力践行素质教育。
3 创新航道
3.1 知性课堂 寓教于乐
知性课堂需要涵纳终极关怀的创新元素。知性课堂融入了教师更多心力,能将常规教学变得神奇且颇具生机活力,能凝发诸多潜能激励学生不断进取升增技能,也会培育其良好的自主学习风气,指引教师和学子摆正教与学中不断前行的航向。对于大学英语教育而言,要注意把趣味英语互动有效纳入英语氛围的营造和人文主题教育中,力求课堂形式和教学内容的统一,以此扩增英语课堂环节延展的时效性、渗透力。
3.2 刚柔并济 拨云见日
大学英语教育要和资格证书应考挂钩。过级率和考证率属于硬性刚性指标,而教学方法则需要活变思维指导学生应时备考。如CET-4、CET-6和英语应用能力考试等,一定要纳入到常规课堂教学中来。死板僵化授课,只会使学生兴趣全无,昏昏欲睡。教师应科学高效把握考试动向,及时为学生减压鼓劲,使其明了“万考不离其宗”,助其冲破迷雾,不可因社会职场压力大而心神慌乱。
3.3 人性关怀 春风化雨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大学英语教育属于综合性人文和实际应用技能教育,以无与伦比的心志衡定和细致入微的神思密布,来施行国家素质教育理念,是每个英语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终极关怀渗透素质教育的整个过程,我们提倡终身教育,其实提倡的也是终身的关怀性教育。大学英语教育贯穿于整个教育的具体环节,在讲求“真、善、美”的同时,也更多地将触角伸向服务一体化与人性化内涵上来。
4 结语
源于人的存在的有限性而又企盼无限的超越性本质的终极关怀,是人类超越有限追求无限以达到永恒的一种精神渴望。毋庸置疑,教育的终极目的是培养具有综合技能的应用型人才,而作为人文学科的大学英语教育,则需要融入更多体现“以人为本”的终极关怀的有效元素,以对个人的全面发展形成良好辐射性效应。本文通过推介大学英语教育人文视界拓展的三种航道创新思维与运行途径,力主以博远厚实的风格,引领大学英语教师将英语课上得生动而充满人情滋味,也在一定程度上为引发学生们进行自主性学习英语营造出不错的氛围。
参考文献
[1]王道俊,扈中平.教育学原理[M].福建教育出版社,1998,4.
[2]杨文士,张雁.管理学原理[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11.
[3]陆剑明,沈阳.汉语和汉语研究十五讲[M].2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6.
[4]周德昌,陈汉才,王建军.中国教育史纲[M].2版.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9.
[5]张君昌.超媒体时代[M].新华出版社,20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