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概括了大学生考试焦虑的现状及表现,探讨影响大学生考试焦虑的主要因素,介绍大学生考试焦虑的心理调适方法。当前开展对大学生考试焦虑心理的研究,积极探讨预防和治疗考试焦虑心理的方法和途径,对于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水平,完善其人格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考试焦虑 影响因素 心理调适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11(b)-0178-02
考试焦虑是在一定应试情境的激发下,受个体认知评价能力、以往经验,人格特征及其他身心因素的影响,以担忧和恐惧为基本特征,并伴有防御和逃避等行为方式,通过不同程度的情绪反应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心理状态。考试焦虑是大学生中比较常见的焦虑情绪反应。研究发现,适度的考试焦虑水平对大学生的成绩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过度的考试焦虑则会分散大学生的注意力,对学习成绩造成消极影响;同时还会对其认知、情感等心理品质的发展产生一定影响[1]。心理学研究表明,目前大学生中重度考试焦虑的比例占到了21.02%。因此,当前开展对大学生考试焦虑心理的研究,积极探讨预防和治疗考试焦虑心理的方法和途径,对于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水平,完善其人格具有重要意义。
1 大学生考试焦虑的表现
考试是对大学生学习效果和知识掌握程度的检查,同时考试又是大学生面临的主要心理应激源之一。心理学家研究表明:适度的考试焦虑与合适的动机水平密切相关,有利于发挥出更好的考试水平,以取得更好的成绩,但是过度的考试焦虑不但影响学业成绩,还会对个体的身心健康造成一定程度的危害。考试焦虑属于消极的情绪体验,它能减弱人的体力、精力,干扰人的正常活动,这种负性情绪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1 明显的躯体化症状
处于考试焦虑状态的大学生,在考试复习和考试过程中,容易出现心跳加速、呼吸急促、满脸通红,胃肠不适,出现原因不明的腹泻、多汗、尿频、头痛、失眠等生理症状。对于以上症状,有些大学生不能自制,以致手足无措而无法进行正常考试。
1.2 自我认知出现偏差
考试焦虑的学生缺乏对考试的自信,自我评价偏低,自卑感较重,且敏感、胆怯。即使已对考试有较充足的准备,在解题时也会表现得犹豫不决,思前想后,严重地影响其考试情绪,使之更加自卑。如果考试结束后仍不能摆脱焦虑状态,再加上考试失败的结果,就会使之更加焦虑,严重时还可能产生神经焦虑症。据调查,大约有3%~5%的大学生容易出现考试焦虑综合症等严重的心理疾患。
1.3 注意力和思维方面混乱
处于考试焦虑状态的大学生在考场上经常出现视动障碍,如:看不清题目、丢题落题,出现笔误等。他们往往表现得神情恍惚,眼神游离,大脑迟钝,面对试题思维僵持,会出现短暂的呆滞现象。思维处于一种漂浮状态,不知道自己在想什么的状况。由于不能集中精力,于是无法进行分析、归纳、推理等高级的思维行为,甚至面临平时得心应手的题目,也无法正确完成。
2 大学生考试焦虑的影响因素
导致大学生对考试产生焦虑情绪的原因是多元化的,笔者认为,大学生考试焦虑的产生是由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外部因素来自于学校、家庭和社会,内部因素则与个体的人格特征、抱负水平和认知评价能力、知识经验和应试技能等有关。
2.1 生理因素
个体的身体健康状况是影响考试焦虑水平的因素之一,身体健康状况良好的人,精力充沛,情绪稳定,能够对考试做出积极反应,因而考试焦虑的水平较低;而身体素质较差者,平时缺乏必要的体育锻炼,由于考前压力大,极易受考试的烦扰,特别是面临重大考试时,情绪容易波动,考试焦虑水平较高。
2.2 人格特征
大学生个性特征的不同,对各种考试的看法也就不同,其心理反应也有差异。心理学研究表明,不同气质类型的大学生在神经活动强弱性、灵活性等方面的差异,造成了对应试情境情绪反应的差别。例如抑郁质的大学生,由于其对外界环境刺激的高度敏感性,往往容易产生高水平的考试焦虑,对考试产生不利的影响,考试结束后焦虑情绪也不能很快消除。大学生的性格特点也会对大学生考试焦虑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心理学研究发现,性格内向的大学生容易产生较高程度的考试焦虑。由于他们缺乏自信心,过度关注自己的不适反应,尤其注重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于是容易产生较高水平的考试焦虑。
2.3 个体的抱负水平和认知评价能力
大学生考试前抱负水平的不同,产生的焦虑水平也因此不一样,进而对考试成绩的影响有所差别。抱负水平过高的大学生,对考试的期望值也高,然而过强的功利性和对考试失败的过度担忧,必然产生紧张焦虑的情绪,对考试成绩造成不利的影响。个体的认知评价能力对考试焦虑的产生起着中重要的控制和调节作用。当外界情境作用于个体时,经过个体的认知评价,如果确定是对自己存在威胁而无法适应时,大学生就会产生较强的焦虑反应。大学生对考试性质的认知,对考试结果的预测,以及对考试结果利害关系的认识,这都决定了其在考前复习和考试进行中的焦虑水平。
2.4 个体的知识储备和应试技能
大学生对学科知识的熟悉掌握程度,以及能否在有限时间的应试情境下,迅速从大脑中提取所需要的信息,这与考试结果紧密相关,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考试焦虑的水平。如果考生的知识储备丰富,学习勤奋,并在考试前进行系统的复习,同时较好地掌握基本应试技能,就能对考试增强自信,遇到困难亦能泰然处之,考试焦虑的水平适中。相反如果学习态度不认真,知识储备较差,也没有较好地掌握基本应试技能,在考场上极易陷入慌乱,因此产生较高的焦虑水平。
2.5 外部环境因素
外部环境因素主要是指家庭、学校和社会因素方面对大学生的影响。家长的期望值主要集中在大学生的考试成绩结果上,这种巨大的压力使其考试焦虑不可避免的产生并且加剧。Collins等研究发现,亲子关系会影响考试焦虑水平,因担心让父母和其他家庭成员失望或疏远自己乃导致考试焦虑的产生。而Wine发现父母的限制、责备、不一致、过度保护和拒绝都会提高大学生的焦虑水平。学校是大学生生活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进行考试最为频繁的场所,因此是大学生产生考试焦虑最直接的原因。研究表明,大学的重修和补考制度过于严格,以及不良的学习环境,如师生关系不良,同学关系不适,学习竞争不当,这些都会引起其较高水平的焦虑。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促使大学生取得好的考试成绩,要求掌握更加全面的知识和技能,在目前市场竞争激烈中,就业竞争不断加剧情况下,考试焦虑也与就业压力、发展焦虑等相互影响。
3 大学生考试焦虑的心理调适
如何降低和消除大学生的考试焦虑,是当前大学生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对于考试焦虑的大学生,要明确其焦虑程度,并运用相关的心理教育方法以达到缓解和消除的目的。当前对大学生考试焦虑的干预,主要有以下几种心理疗法。
3.1 认知心理治疗
认知理论认为人的情绪来自人对所遭遇的事情的信念、评价、解释或哲学观点,而非来自事情本身。认知疗法就是通过改变人的认知过程和由这一过程中所产生的观念来纠正本人的适应不良的情绪或行为。美国心理学家艾利斯(Ellis)认为,考试这一事件本身不会引起学生的情绪困扰,而是学生持有的关于考试的信念导致了困扰。经历考试的大学生对考试的解释与认知,是其产生考试焦虑的根源,不合理的信念引起考试焦虑,只有通过心理疏导,来改变和重建不合理的信念,才能达到治疗考试焦虑的目的。随着学生对不合理信念的领悟与改变,其焦虑情绪便会开始缓解,但学生还需要在平常通过重复努力试图挑战不合理信念,促进合理信念的巩固,从而消除不合理信念造成的考试焦虑。
3.2 放松训练法
放松训练是一种自我调整方法,是机体通过主动放松来增强对自我控制的有效手段。一般是在安静的环境中按一定要求完成特定的动作程序,通过反复的练习,使受训者学会有意识地控制自身的心理生理活动,以达到降低机体唤醒水平,增强适应能力,对严重考试焦虑者有明显的治疗效果。放松训练的基本种类有呼吸放松法、肌肉放松法、想象放松法等等。需要注意的是,放松训练的速度要缓慢,对身体某部分肌肉进行放松时,一定要留有充分时间,以便让受训者细心体会当时的放松感觉。放MYqxVJF3aEn4/AANtT7d4Li+RKEbAz6oaww5+TY08n4=松训练能否成功,决定于受训者对此的相信程度,而放松成功的标志是,受训者面部无表情,各肌肉均处于松弛状态,肢体和颈部张力减低,呼吸变慢。若受训练者处于仰卧位置,则出现足外展。
3.3 系统脱敏法
系统脱敏疗法又称交互抑制法,是由美国学者沃尔帕创立和发展的。这种方法主要是诱导求治者缓慢地暴露出导致神经症焦虑的情境,并通过心理的放松状态来对抗这种焦虑情绪,从而达到消除焦虑的目的。研究表明,坚持进行系统脱敏法治疗,对考试情境的敏感性焦虑反应有明显减轻作用。具体步骤如下:(1)根据求治者自身的情况,将引起他们考试焦虑反应的具体刺激情境一一列举出来,并排列焦虑等级。(2)运用想象的方法来进行脱敏练习。首先从最轻程度的焦虑情境进行想象,想象要尽可能生动,也可以尽情创造。当感到有紧张反应时,可以利用言语暗示自己要沉着冷静,停止紧张,直到镇定自若。对于接下来的情境,以此类推,逐步训练。(3)当求治者想象最紧张的情境时也能轻松自如,就基本达到脱敏的目的了。
参考文献
[1] 郑日昌,陈永胜.学校心理咨询[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324.
[2] 陈王景.大学生考试焦虑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D].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6.
[3] 刘曼曼,徐琴美.大学生学业成就目标与考试焦虑的关系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17(10):1241-1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