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民族院校《线性代数》教学的一些思考

2012-12-31 00:00:00董丽
科技资讯 2012年32期

摘 要:《线性代数》是高校开设的一门重要基础课,也是较抽象难学的课程,而民族院校的学生多数是少数民族的学生,其文化背景不同、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等差别很大。本文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就在民族院校线性代数教学中发现的问题,提出几点解决方案。

关键词:线性代数 教学方法 民族院校

中图分类号:G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11(b)-0147-02

《线性代数》是高等学校理工科及经济、管理等学科普遍开设的一门基础课程,具有较强的抽象性与逻辑性,它能够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计算能力以及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门课程不仅是学习其他数学课程如金融工程、计算方法、概率统计、最优化等的基础,更是学生学习相关专业课程的重要语言和工具。瑞典数学家L.戈丁在《数学概观》中指出:“如果不熟悉线性代数的概念,如线性性质、向量、线性空间、矩阵等等,要去学习自然科学,现在看来就和文盲差不多,甚至学习社会科学也是如此。”针对于民族院校的学生,由于少数民族的学生大多来自经济文化相对落后、信息比较闭塞的地区,文化基础薄弱、知识的摄取和思维方式的发展同内地大学生有一定的差距。各民族学生的数学基础参差不齐,这就给线性代数的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本文就在民族院校线性代数教学中发现的问题,提出几点解决方法。

1 民族院校线性代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 民族院校学生数学基础参差不齐,教学困难

由于民族院校的学生来自于全国各地的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阶段学生受教育的程度不同,能力层次也不相同,对数学基础知识的掌握也是参差不齐,而线性代数中的一些定义、定理比较抽象,对于数学基础稍差的学生学习起来就比较困难。特别是民族地区的学生长期养成了说本民族的语言或各地区的方言,入校后也一直用方言交流,例如:蒙族、藏族、朝鲜族等学生对普通话理解较差,同时对汉字的识别能力不好,这就为线性代数的学习造成了更大的困难。

1.2 对线性代数这门课程认识不够,学生学习兴趣不足

在讲这门课时,常有学生问《线性代数》对我们有什么用啊?学生们得到的回答多数是将来会在你们的专业课中用到,而且它是考研必考的部分。这样的回答很难让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学下去。就线性代数的知识体系具有连贯性。当学生有一两次课没有跟上,而没有及时补上,即便是想认真听课,恐怕也是听不懂了。这样就会导致个别学生放弃了这门课程的学习。

1.3 讲课方式单一,课堂教学不够灵活

线性代数教学基本上是教师在课堂上教授为主,而大多数的教师采用板书的形式进行讲解,这样在讲解行列式的计算,矩阵的初等变换,线性方程组的求解等会浪费很多课堂时间。而且由于学时的限制,课堂上很少有时间让学生做练习来消化课上所学的内容。

2 提高民族院校线性代数教学的对策思考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是教育家陈鹤琴最早提出的,这句话不无道理。作为一名教师,要培养好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实践中不断变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才能切实提高教学质量。下面就民族院校线性代数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几点方案。

2.1 增强少数民族学生的自信心

《线性代数》这门课主要开设在一年级,有部分少数民族学生在中学阶段的数学基础不是很扎实,不少学生觉得,自己高中的数学没学好,到大学也不会学好。对于《线性代数》这门新课的学习缺乏自信。对这些学生我们应该给予更多的鼓励。步入大学的那一刻起,他们对大学生活充满了憧憬。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想让自己收获一个理想的成绩单。那么,在第一次上课时,我们就可以对学生说《线性代数》这门课从内容上来讲,和中学数学的内容联系很少,每一位学生的起点都是完全相同的。这样就可以消除源于中学数学基础差的部分学生的心理障碍。同时针对于普通话理解较差,同时对汉字的识别能力不好的少数民族学生,除了上课时要更多的关注,经常鼓励之外,民族院校可以对这些学生开设辅导班,使得他们能在上课时跟得上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收获努力带来的成就感,这样就会大大加强他们的自信心。

2.2 提高学生对《线性代数》的学习兴趣

2.3 丰富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线性代数教学被认为是困难的。同微积分相比,一些学生甚至感觉到好像“来到了另外一个世界”。线性代数本身比较枯燥,课堂授课的艺术性直接影响授课效果。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投入更多的精力。比如我们可以采用问题驱动的课堂教学方法。即首先由教师根据新课概念的难点、重点和疑点,设计一系列问题可以叫做“问题链”。用“问题链”驱动课堂教学。问题驱动的课堂教学可以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当中,由“问题链”引导学生逐步地认识所学内容的本质部分与核心思想。同时,在线性代数教学中,可以将传统的“粉笔+黑板”的教学方法与现代教育手段相结合。多媒体课件可使线性代数知识形象化、立体化、动态化,可以解决一些难以理解的概念和图形,给学生的观察、想象带来了极大的帮助。因此把线性代数课程的理论教学与多媒体课件有机地结合起来,将有利于对理论的消化和理解。同时,我们也可以利用网络平台来辅助教学,如果平台上有授课教师面向不同专业的教案,学生上课就不用记太多笔记,课下复习的时候也能减少一些盲目性。利用网络留言,可以加强教师和学生的沟通,可以随时解答学生遇到的问题。

以上是在线性代数教学过程中发现的几个问题和自己的一些想法。我深知自己的教学水平还有极大的不足,经验尚浅,还必须不断深入钻研教材,加深对讲授内容的把握,希望能得到各数学同行老师的指导,为民族院校线性代数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增添新的亮色。

参考文献

[1] 同济大学应用数学系.线性代数[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 邢培旭,韩瑞娜.《线性代数》课堂教学若干问题的思考[J].中国科技信息,2011(6).

[3] 赵慧斌.问题驱动是线性代数有效的教学法之一[J].高等数学研究,20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