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管理

2012-12-31 00:00:00李佰儒
科技资讯 2012年32期

摘 要:近年来,由于建筑工程的复杂程度不断增加、施工人员安全意识的放松以及工期、作业环境等相关因素的影响,工地上的安全事故经常发生,给国家、企业和个人造成极大的损失。造成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在于认识不足和监管不到位,为此在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必须加强这方面的管理。本文从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性入手,详细的阐述了施工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相应的问题给出解决策略。

关键词:建筑工程 施工现场 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11(b)-0125-01

施工安全问题一直以来就是困扰着工程施工的巨大难题,虽然各施工单位以及施工人员已经意识到安全施工的重要性,但是在具体的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失误,从而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管理是工程施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避免工程事故的再次发生,我们必须探究出造成工程事故的主要因素,从而找出工程施工安全生产过程中存在的种种问题,,需找其产生的客观规律,从而使得我们有针对性的对问题进行解决。

1 我国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工程施工过程中造成工程事故的原因很多,有施工企业的原因、有施工人员的原因,同时也有施工环境等因素的影响。由于众多的影响因素,从而使得工程事故屡屡发生,也凸显出我国施工安全生产管理中存在的种种问题。

1.1 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未落实

在施工现场,由于施工安全人员安排不明,造成责任划分碧青,奖惩制度无法落实到个人,从而造成工地上现有的施工安全制度不能得到真正的落实。同时,由于施工工期的影响,大多数开发商都想尽快的完工,从而使得资金得以周转,从而降低的对施工单位安全生产制度方面落实情况的检查。造成项目经理只是一味的注重施工进度,而忽视了施工安全的重要性,从而不可避免的造成工程事故的发生。

1.2 安全管理人员落实不到位

在实际的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为了节省人员开支的成本,施工现场安全人员往往不是专门安排的,而是由其他的施工管理人员代为管理,从而造成安全员技术员混杂的现象,安全生产无法得到有效的管理。同时,由于安全管理人员并不是专业的安全技术员,安全管理人员本身对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事项认识不明,从而造成安全管理内容不全面,只是一味的强调安全帽等表面情况的检查,忽视工程施工内部安全,不能起到安全员应尽的职责。

1.3 信贷调控效果显现,资金来源进一步呈现多元化

建筑施工要求每个项目都由经过培训,具备相应资格的的项目经理主持,然而实际上有不少工程是挂靠的,工程项目部为了减少开支,降低成本,管理人员并不齐全。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混乱,施工用电、封闭作业、临边防护大都不符合规范没有形成制度,随意性很大,管理水平很低。

1.4 安全教育不到位

由于在工程建设的过程中,进行实际工程施工的人员是低学历的农民工兄弟,他们往往只注重自己所产生的价值,而忽视了自身的安全,对安全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这就需要现场的施工安全人员对工程的施工人员进行深入的教育,使得他们认识到工程施工安全的重要性,让他们在工程施工的过程中时刻谨记安全施工的重要性。同时,施工单位应当组织专门的安全考核机制,实行安全上岗制度。

2 施工安全生产管理改进措施

2.1 树立“以人为本”的安全生产观念

安全生产工作必须贯穿于整个工程的始末,必须将安全管理、质量管理、进度管理以及材料管理一起抓,而且要将安全管理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如果安全管理工作落实不到位,安全生产观念无法得到认可,工程中的各项工序将无法得到有效的保障。为此,施工建设单位和工程施工建设主管部门应当在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方面达成共识,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安全生产观念,切记安全生产无小事,将安全生产在工程施工的过程中落实到位。

2.2 提高企业领导对建筑安全生产的认识

企业领导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同理,施工现场的领导者对工程施工安全工作的开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工程施工的过程中,现场领导如果对工程安全进行认真的管理,那么工程安全保障会得到极大的提高。相反,如果工程领导对施工安全管理认识不到位,在施工过程中不重视安全管理,那么现场的施工人员也会放松对工程事故的警惕性,从而容易造成工程事故。为此,必须提高领导的安全意识,让他们重视安全生产。第一,加强对企业法人以及安全主管人员的安全培训,使得他们意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从而在落实安全生产中能够重视。第二,实行安全事故领导负责制。第三,根据工程事故的危害程度进行划分,制定详细的奖惩措施,从而对领导人员一定的约束。

2.3 加强施工队伍的安全教育与培训

进行安全管理第一步就是对施工人员进行管理,应当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切实的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素养,增强他们的安全意识,同时应当采取有效的措施,在施工现场实行规范化施工,严禁评工作经验进行施工的现象,从而使的工程施工程序化,避免了由于不确定因素所造成的各种工程事故的发生。在工程施工的始末,必须定期的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培训,让他们时刻谨记安全方面的内容,在培训施工人员时,要按照建设部《建筑业企业职工安全培训教育暂行规定》和国家的相关规定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不能一味的根据工程经验进行教育,要将工程经验和理论知识相结合。

2.4 完善政府建筑安全监管措施

2.4.1 建立安全防护临时设施制度

在工程建设前,必须建立安全生产经费保障制度,在工程招投标的过程中,安全经费不得用于竞价,同时不得压缩。在工程建设的过程中,政府监督部门和监理单位应当按照国家的相关规定对安全经费进行定期的检查,从而使得安全经费及时到位,用到实处。

2.4.2 建立健全安全监督机构

现如今,由于工作人员工资的增加,工程施工管理人员往往希望减少人员的数量,从而保障工程的表观效益,为此,工程项目经理往往安排资料员或者技术员兼当安全员,这样做一方面无法保障安全员自身的安全理论修养水平,另一方面也使得安全员无法真正的对工地上安全隐患进行及时的排查。为此,政府监督部门必须对施工的工程进行抽检,发现安全员设置不完善的工地必须及时的进行督管,责令项目负责人安排专职安全人员,同时对施工项目部做出严格的处罚,避免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

3 结论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这是我们党和国家的一项重要政策,是社会主义企业管理的一项基本原则。近年来我国安全生产工作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生产必须安全,安全是生产的保障,如何倡导安全生产文化,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水平,着重在“管理”两字。

参考文献

[1]成虎.工程项目管理[M].东南大学出版社,2007.

[2]吴涛.施工项目经理手册[M].地震出版社,2005.

[3]建设项目工程总承包管理规范[S].GB/T50358-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