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瑜,男,70后,缅籍华裔,长期生活工作在缅中边陲——掸邦果敢。曾在果敢地区内开办的电视台工作5年,从事过摄影记者、文字记者、电视节目编辑、广告制作及普通话播音等工作。母语为汉语,略通缅、英、泰三种外语。长年修习书法,对绘画、摄影、音乐均怀有浓厚兴趣,著有多种个人诗集。曾心的诗(5首)
□ 曾 心
泰国诗人坚盖·塞他翁,中文名曾心,生于曼谷,泰国著名诗人,尤以小诗见长,早年曾留学于中国厦门大学中文系,有著作多种。
蝙蝠
百兽驱我成鸟
百鸟赶我成兽
白天争不到半杯羹
只有晚间出洞
在黑夜里
寻找属于自己的天堂
念珠
解不开的心事
结成一串念珠
捻动念珠
解开一桩桩心事
心 向彼岸靠近
彼岸——无岸
临摹《兰亭序》
临摹挥毫
王羲之在我身旁
笔意溶于浓墨
笔势藏于笔端
一字 一盏灯
一纸 满天星
古寺
菩提树下
沙弥在闲谈
风铃叮当
寺内诵经朗朗
爷爷告诉孙子:
“那是你爸剃度的地方!”
树的哲学
在山林里
我能伸
成为一棵大树
在盆栽里
我能屈
成为一道靓景
段春青的诗(3首)
□ 段春青
段春青,缅甸华侨,1982年出生于缅甸抹谷。 为2010年10月在新加坡设立的《缅甸新文学网》创始人,《缅甸新文学网诗歌报》副主编。已出版《遥寄缅甸一情香》散文集。现为《新加坡联合早报》写专栏,为《五边形》四角诗文组合成员——转角。
谢幕
真的,来不及细想
我脱下梦的衣裳
匆忙祭奠模糊的惊喜
浅浅的惊慌
腊月的彩灯
照在闪亮的窗帘
照在我的义无反顾和从此的远行
今后一杯酒,一束花,一封信
你取走窗外的灯
我站在窗内谢幕这一场对错
玩风
深锁的门
住了多少孤寂
想敲叩
却把云草变老
我低垂着心
用孤单丈量距离
再拴上自己
一切 像在玩风
坠燕
如果你要飞
就飞吧
最好飞到晚霞尽头
日头里插秧的新娘
把微光埋在土里
为泣燕赎罪
燕子真的哭了
它把自己掉落路北桥下
原来它的翅膀
连雪花都不如
这一整个下午
她不能站起来听风吹
王崇喜的诗(2首)
□ 王崇喜
王崇喜,男。1983年生于缅甸腊戌市勐约村,祖籍云南。2005年留学台湾,于台湾国立中央大学主修中国文学系,2011年学士毕业。为《五边形》四角诗文组合成员——号角。
原乡
原乡啊!
我想摸一摸你的脸
在父亲微笑时的皱纹边
那是日出山边的小径
小径穷时 或许
就是原乡
我却未曾寻访
又或许我已往返无数
在每一个深夜父亲的梦境里
带着我还乡
在父亲的梦境里
我望见一个孩子牵着另一个孩子的小手
光着脚丫奔跑在原乡的红泥土路上
被牵着的小手该是我吧!
在蜿蜒的红泥土路上
这遥远而又亲近的距离
都只因风的缘故
如今 卸下了过往的悔恨
只因 我们都落了根
在这此心安处
原乡啊!
让我再摸一摸你的脸
在父亲微笑时的皱纹边
参商
是谁把两块心头的肉
掷于天涯的两端
有人尚且凿了一口井
挽回一句不该发的重誓
如今
四万八千个劫都过去了
你们依然被高悬在宇宙的天秤上
此起彼落地映衬着每一个黄昏与黎明
相隔无语的凄凉
像一座孤岛与另一座孤岛的对望
岛上的一个老人
老人想着另一座孤岛上的兄弟
或许在无法透视的深海里
你们都紧紧的握着彼此的手
亦如在朗朗夜空中
展开了宽阔的胸襟把我们也都怀抱了
黄德明的诗(2首)
□ 黄德明
黄德明,男,笔名阿奇,1986年出生于缅甸腊戌,缅北果文学校高中毕业,现居住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为《五边形》四角诗文组合成员——奇角。
绿光
我要在宁静里沉睡
然后从海岸的草根里醒来
我要光着脚趾,爬上青绿的新芽
接受阳光的洗礼
接受自然命名
我要在洁白的冬天死去
然后举起今年的旗舰
从春天向古老的丛林奔跑起来
我要踏着新的泥土,穿上母亲的草鞋
让野马和树丛也奔跑
让河流穿上青山与征战的盔甲
让风和飞鸟,戴上花环与皇冠
迎接这一队从林子深处
大步走出来的将军
我要接过一位怀抱初生婴儿的新娘
拥抱这一对新生的母子
我要从空荡的山谷挣脱出来
敲破一壳核子,撕开陈旧的泥土
呼一口新鲜的空气
我要成为这一片土地的族人
我要用绿光给它取一个名字
用这个名字,给你听见
我的存在
国王
让我扛起
你的细腰和扁担
一半国王的新装,一半和尚的木杖
大叔背着日光
在竹箩里的稻田插秧
麻雀放飞天空的一只翅膀
黑牛在山坡下张望
一头白牛
旷野与国王在插秧
妃子戴上稻青的花环
一个臣子和孤民
战死一群将军和沙场
立碑以后,让我们
用汗绢裹起这片泥土
送给和平的女儿
栽一朵,自由的花朵
让我们抱着
你的河流和扁担
怀疑的飞鸟,欲望的果树
捆绑着一个古老的村庄
人们都找不到,那环
扣在心里的铁环
吉儿的诗(2首)
□ 吉 儿
吉儿,男。原名张祖陞,缅甸华侨。1980年出生于缅甸密枝那市。于密枝那完成中学后,留学台湾。毕业于台湾“国立台湾大学”。现居缅甸仰光。为《五边形》四角诗文组合成员——方角。
思慕
想告白的心情 在慢慢转弯
结痂的伤 会不会是
我下一场爱的 调色盘
锁骨上
你给我刺的记忆
随着风儿舞散
我开始培养
另外一种喜欢
织布鸟求偶的情节
不再像以前那样好看
好一个人孤单
学习自尊攻防战
想起弹烟灰夜里
我们一起讲的浪漫
内分泌
在你回不来的过去
很乱
日子
一直追 一直霍
走得远了
迷你的梦被雕塑得更脆弱
执著
貌合神离地
配合明天误导了
镜子里的我
滴滴答答的挂钟
继续嘲笑的说
日子
不就是 简简单单
在抽象的空间里
跟着我
走了
蔡子琛的诗(2首)
□ 蔡子琛
蔡子琛,1947年生于厦门。随母渡洋到缅甸卑谬,后移居仰光。1982年毕业于北京建筑工程学院;1987年进建设部工作,从事房地产管理,高工,现已退休。社会兼职:建设部侨联秘书长,曾任第5届中国侨联委员。
没有你的日子
还是暮霭黄昏
仍在那棵树下
轻声地,你说分手吧
缓缓地,转身留影画。
惊愕地,我张口无话
深深地,划一道伤疤。
没有你的日子
陷伤感不舍缠绵
食无味难卧寝榻。
思前想后多幡然
一觉醒悟开新闸
没有你的日子
又复归平静安详
不必恋惜再牵挂
生活继续很潇洒
玫瑰依旧满心崖。
影子的两头
清晨,旭日投下影子
指向上班路的西头
黄昏,斜阳投下影子
倒向回府路的东头
朝九,步履匆匆
满身披挂灿丽金光
迎着办公室的招手
为着妻儿幸福
驰骋职场才华露
闯遍天下坚定走
晚五,脚步疾疾
告别最后一抹余晖
迅速奔向爱巢红楼
想见妻儿笑靥
全家相拥解千愁
安享天伦盼宁久
段怀沈的诗(1首)
□ 段怀沈
段怀沈,缅甸华人诗人,曾在缅甸腊戌、曼德勒任教,该诗原刊在《永新文艺》手抄刊物上。
皇城浮想
(一)
夕阳余晖中去领略皇城的晚景
总贪婪着欣赏这里的黄昏
只等送走了西天一轮血红的落日
便会迎来满城通明的万点华灯
(二)
当晚风将落叶飘然洒向我跟前
我怜惜地信手捡起其中焦黄的一片
凄然的心境无端地将我和它连在一起
岁月飞逝的嗟伤不禁身心两茫然
(三)
仅身旁如织的行人和穿梭的车轮
仍旧感到孤寂的自我一身失落与彷徨
凝视着水中闪动着的树影和灯光
遐思也随着轻WB9Rsh0t5nZAKjtTwtDvXknB1xBYuNwpapRFAdlKHPk=风飞向无际的渺茫
(四)
思潮既在心湖中拉开了无边的序幕
串串浮想也在天宇泛起了百叶扁舟
我曾望断多少次的天星与朗月
依稀的梦幻总随着飞渡的白云飘走
(五)
一只失去温馨无林可投的倦鸟
心魂寂寥的苦趣最是黄昏时
当我踏着碎裂的心绪和满道灯光返来
理不清的满腔烦乱依然伴着一枕哀思
我与文字的恩怨情仇
聪明全由识字起
糊涂亦由识字始
文字是接受器、解码器
文字也是放大镜、望远镜
通过文字
我获得了许多知识
同时也让我陷入了无尽的迷思
我是活的
文字是死的
那些死的文字被我串联在一起
它们活了
但有朝一日我将死去
而我死后
我的文字却还会活着
我用思想给文字以生命
文字回报我精神以不朽
我与文字的恩怨情仇
太多 太久
我在文字中沉沦
也在文字中奋起
什么东西可以永存
镜子碎时
粉碎了我在镜中的影像
但我的人还在
如果我的肉体灭了
是否我的灵魂仍会存在
果子熟烂了
但会结果的种子还在
也许虚的东西会消失
实的东西仍将存在
智者的语言消逝了
但他的思想还在
或许实的东西会毁灭
但虚的东西将存在
平静的水面搅动后
水波撕碎了月亮的倒影
但天上的月亮还在
如果我的生命结束了
是否我的精神仍将继续存在
拿什么来守卫我的境界
我追求着一种境界
要达到那种境界
必须学会舍弃和放手
于是
因为舍弃太多
我变得几乎一无所有
人们看到我一无所有
便以为我一无所求
试问
人世间
有谁能做到攻城略地而手不沾血
名利场中
有谁能做到战功显赫而思无邪
我所追求的那种境界
只能以一无所有来守护它的圣洁曾心的诗(5首)
□ 曾 心
泰国诗人坚盖·塞他翁,中文名曾心,生于曼谷,泰国著名诗人,尤以小诗见长,早年曾留学于中国厦门大学中文系,有著作多种。
蝙蝠
百兽驱我成鸟
百鸟赶我成兽
白天争不到半杯羹
只有晚间出洞
在黑夜里
寻找属于自己的天堂
念珠
解不开的心事
结成一串念珠
捻动念珠
解开一桩桩心事
心 向彼岸靠近
彼岸——无岸
临摹《兰亭序》
临摹挥毫
王羲之在我身旁
笔意溶于浓墨
笔势藏于笔端
一字 一盏灯
一纸 满天星
古寺
菩提树下
沙弥在闲谈
风铃叮当
寺内诵经朗朗
爷爷告诉孙子:
“那是你爸剃度的地方!”
树的哲学
在山林里
我能伸
成为一棵大树
在盆栽里
我能屈
成为一道靓景
段春青的诗(3首)
□ 段春青
段春青,缅甸华侨,1982年出生于缅甸抹谷。 为2010年10月在新加坡设立的《缅甸新文学网》创始人,《缅甸新文学网诗歌报》副主编。已出版《遥寄缅甸一情香》散文集。现为《新加坡联合早报》写专栏,为《五边形》四角诗文组合成员——转角。
谢幕
真的,来不及细想
我脱下梦的衣裳
匆忙祭奠模糊的惊喜
浅浅的惊慌
腊月的彩灯
照在闪亮的窗帘
照在我的义无反顾和从此的远行
今后一杯酒,一束花,一封信
你取走窗外的灯
我站在窗内谢幕这一场对错
玩风
深锁的门
住了多少孤寂
想敲叩
却把云草变老
我低垂着心
用孤单丈量距离
再拴上自己
一切 像在玩风
坠燕
如果你要飞
就飞吧
最好飞到晚霞尽头
日头里插秧的新娘
把微光埋在土里
为泣燕赎罪
燕子真的哭了
它把自己掉落路北桥下
原来它的翅膀
连雪花都不如
这一整个下午
她不能站起来听风吹
王崇喜的诗(2首)
□ 王崇喜
王崇喜,男。1983年生于缅甸腊戌市勐约村,祖籍云南。2005年留学台湾,于台湾国立中央大学主修中国文学系,2011年学士毕业。为《五边形》四角诗文组合成员——号角。
原乡
原乡啊!
我想摸一摸你的脸
在父亲微笑时的皱纹边
那是日出山边的小径
小径穷时 或许
就是原乡
我却未曾寻访
又或许我已往返无数
在每一个深夜父亲的梦境里
带着我还乡
在父亲的梦境里
我望见一个孩子牵着另一个孩子的小手
光着脚丫奔跑在原乡的红泥土路上
被牵着的小手该是我吧!
在蜿蜒的红泥土路上
这遥远而又亲近的距离
都只因风的缘故
如今 卸下了过往的悔恨
只因 我们都落了根
在这此心安处
原乡啊!
让我再摸一摸你的脸
在父亲微笑时的皱纹边
参商
是谁把两块心头的肉
掷于天涯的两端
有人尚且凿了一口井
挽回一句不该发的重誓
如今
四万八千个劫都过去了
你们依然被高悬在宇宙的天秤上
此起彼落地映衬着每一个黄昏与黎明
相隔无语的凄凉
像一座孤岛与另一座孤岛的对望
岛上的一个老人
老人想着另一座孤岛上的兄弟
或许在无法透视的深海里
你们都紧紧的握着彼此的手
亦如在朗朗夜空中
展开了宽阔的胸襟把我们也都怀抱了
黄德明的诗(2首)
□ 黄德明
黄德明,男,笔名阿奇,1986年出生于缅甸腊戌,缅北果文学校高中毕业,现居住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为《五边形》四角诗文组合成员——奇角。
绿光
我要在宁静里沉睡
然后从海岸的草根里醒来
我要光着脚趾,爬上青绿的新芽
接受阳光的洗礼
接受自然命名
我要在洁白的冬天死去
然后举起今年的旗舰
从春天向古老的丛林奔跑起来
我要踏着新的泥土,穿上母亲的草鞋
让野马和树丛也奔跑
让河流穿上青山与征战的盔甲
让风和飞鸟,戴上花环与皇冠
迎接这一队从林子深处
大步走出来的将军
我要接过一位怀抱初生婴儿的新娘
拥抱这一对新生的母子
我要从空荡的山谷挣脱出来
敲破一壳核子,撕开陈旧的泥土
呼一口新鲜的空气
我要成为这一片土地的族人
我要用绿光给它取一个名字
用这个名字,给你听见
我的存在
国王
让我扛起
你的细腰和扁担
一半国王的新装,一半和尚的木杖
大叔背着日光
在竹箩里的稻田插秧
麻雀放飞天空的一只翅膀
黑牛在山坡下张望
一头白牛
旷野与国王在插秧
妃子戴上稻青的花环
一个臣子和孤民
战死一群将军和沙场
立碑以后,让我们
用汗绢裹起这片泥土
送给和平的女儿
栽一朵,自由的花朵
让我们抱着
你的河流和扁担
怀疑的飞鸟,欲望的果树
捆绑着一个古老的村庄
人们都找不到,那环
扣在心里的铁环
吉儿的诗(2首)
□ 吉 儿
吉儿,男。原名张祖陞,缅甸华侨。1980年出生于缅甸密枝那市。于密枝那完成中学后,留学台湾。毕业于台湾“国立台湾大学”。现居缅甸仰光。为《五边形》四角诗文组合成员——方角。
思慕
想告白的心情 在慢慢转弯
结痂的伤 会不会是
我下一场爱的 调色盘
锁骨上
你给我刺的记忆
随着风儿舞散
我开始培养
另外一种喜欢
织布鸟求偶的情节
不再像以前那样好看
好一个人孤单
学习自尊攻防战
想起弹烟灰夜里
我们一起讲的浪漫
内分泌
在你回不来的过去
很乱
日子
一直追 一直霍
走得远了
迷你的梦被雕塑得更脆弱
执著
貌合神离地
配合明天误导了
镜子里的我
滴滴答答的挂钟
继续嘲笑的说
日子
不就是 简简单单
在抽象的空间里
跟着我
走了
蔡子琛的诗(2首)
□ 蔡子琛
蔡子琛,1947年生于厦门。随母渡洋到缅甸卑谬,后移居仰光。1982年毕业于北京建筑工程学院;1987年进建设部工作,从事房地产管理,高工,现已退休。社会兼职:建设部侨联秘书长,曾任第5届中国侨联委员。
没有你的日子
还是暮霭黄昏
仍在那棵树下
轻声地,你说分手吧
缓缓地,转身留影画。
惊愕地,我张口无话
深深地,划一道伤疤。
没有你的日子
陷伤感不舍缠绵
食无味难卧寝榻。
思前想后多幡然
一觉醒悟开新闸
没有你的日子
又复归平静安详
不必恋惜再牵挂
生活继续很潇洒
玫瑰依旧满心崖。
影子的两头
清晨,旭日投下影子
指向上班路的西头
黄昏,斜阳投下影子
倒向回府路的东头
朝九,步履匆匆
满身披挂灿丽金光
迎着办公室的招手
为着妻儿幸福
驰骋职场才华露
闯遍天下坚定走
晚五,脚步疾疾
告别最后一抹余晖
迅速奔向爱巢红楼
想见妻儿笑靥
全家相拥解千愁
安享天伦盼宁久
段怀沈的诗(1首)
□ 段怀沈
段怀沈,缅甸华人诗人,曾在缅甸腊戌、曼德勒任教,该诗原刊在《永新文艺》手抄刊物上。
皇城浮想
(一)
夕阳余晖中去领略皇城的晚景
总贪婪着欣赏这里的黄昏
只等送走了西天一轮血红的落日
便会迎来满城通明的万点华灯
(二)
当晚风将落叶飘然洒向我跟前
我怜惜地信手捡起其中焦黄的一片
凄然的心境无端地将我和它连在一起
岁月飞逝的嗟伤不禁身心两茫然
(三)
仅身旁如织的行人和穿梭的车轮
仍旧感到孤寂的自我一身失落与彷徨
凝视着水中闪动着的树影和灯光
遐思也随着轻风飞向无际的渺茫
(四)
思潮既在心湖中拉开了无边的序幕
串串浮想也在天宇泛起了百叶扁舟
我曾望断多少次的天星与朗月
依稀的梦幻总随着飞渡的白云飘走
(五)
一只失去温馨无林可投的倦鸟
心魂寂寥的苦趣最是黄昏时
当我踏着碎裂的心绪和满道灯光返来
理不清的满腔烦乱依然伴着一枕哀思
我与文字的恩怨情仇
聪明全由识字起
糊涂亦由识字始
文字是接受器、解码器
文字也是放大镜、望远镜
通过文字
我获得了许多知识
同时也让我陷入了无尽的迷思
我是活的
文字是死的
那些死的文字被我串联在一起
它们活了
但有朝一日我将死去
而我死后
我的文字却还会活着
我用思想给文字以生命
文字回报我精神以不朽
我与文字的恩怨情仇
太多 太久
我在文字中沉沦
也在文字中奋起
什么东西可以永存
镜子碎时
粉碎了我在镜中的影像
但我的人还在
如果我的肉体灭了
是否我的灵魂仍会存在
果子熟烂了
但会结果的种子还在
也许虚的东西会消失
实的东西仍将存在
智者的语言消逝了
但他的思想还在
或许实的东西会毁灭
但虚的东西将存在
平静的水面搅动后
水波撕碎了月亮的倒影
但天上的月亮还在
如果我的生命结束了
是否我的精神仍将继续存在
拿什么来守卫我的境界
我追求着一种境界
要达到那种境界
必须学会舍弃和放手
于是
因为舍弃太多
我变得几乎一无所有
人们看到我一无所有
便以为我一无所求
试问
人世间
有谁能做到攻城略地而手不沾血
名利场中
有谁能做到战功显赫而思无邪
我所追求的那种境界
只能以一无所有来守护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