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嫂不是女人,是个男的。沈阳人说谁“二”,不是什么好话。个子一米八的大男人,不但“二”,还“嫂”,可见大家对他的评价。二嫂是我们单位司机,转业兵,性格跟一般的男人不太一样,中午在食堂吃饭,他愿意跟女人聚堆儿,从时装品牌到化妆品价格,到农贸市场茄子、黄瓜多少钱一斤,到各个年级孩子家教的价码,二嫂不但都能插进话,有时候说出来的话还挺权威
三八妇女节晚上,老婆兴致勃勃让我陪她逛太原街。过节了么,我答应陪她。逛了三层中兴商业大厦,又逛了两层伊势丹百货,走得我脚乏腿软。看老婆在女人堆中左冲右突、目光炯炯、劲头十足的样子,我忍无可忍,果断决定:让她自己逛去,我得出去换换空气。
我给自己找的理由是烟瘾犯了。
先下中兴地下车库,把她买好的的一双靴子、一件据说早就看好却没舍得买的打了三折的獭兔大衣、一套促销的兰蔻化妆品放进后备箱,然后乘电梯上一楼,穿过气味高雅、浓郁的那片进口化妆品柜台,走到大厦外面的步行街。外面空气清新而冷冽,让我打了个激灵。沈阳的三月八号,天气仍旧很冷啊。点上一棵玉溪,我在步行街上东张西望。寒冷的夜晚,步行街上人不多,有几个男人像我一样踱着步,无所事事地抽着香烟,烟头的火星像夏天的萤火虫在夜空中一闪一闪。我估计他们跟我一样,也是在外面等老婆的。这个特殊的日子,女人在商场里眼睛发蓝,男人在外面等得心焦、抽烟解闷儿。这就是生活。
霓虹灯在远处的楼顶和近处的橱窗闪烁。又一个冷战之后,我忽然想到:就在这条街上,我碰见过二嫂!我俩还在附近抽过一棵烟,我记得也是玉溪,还是我递的他。
二嫂不是女人,是个男的。沈阳人说谁“二”,不是什么好话。个子一米八的大男人,不但“二”,还“嫂”,可见大家对他的评价。二嫂是我们单位司机,转业兵,性格跟一般的男人不太一样,中午在食堂吃饭,他愿意跟女人聚堆儿,从时装品牌到化妆品价格,到农贸市场茄子、黄瓜多少钱一斤,到各个年级孩子家教的价码,二嫂不但都能插进话,有时候说出来的话还挺权威。女人们不烦他,多少拿他当同性,连买什么品牌卫生巾这样的话题也不避他。载局长以外的单位同志办事,别的司机多少牛哄哄,二嫂却像伺候一把手局长一样,开门、拎东西,态度谦恭,而且无论男女。应该说,二嫂在单位女士中人缘不错。只有个别男的有点瞧不起他,不知道哪个嘴损的开头管他叫二嫂。
一开始是背地里偷偷叫,叫着叫着就公开了。有一个周末,单位的另一辆公车在内蒙赤峰肇事,办公室主任想让二嫂出车拉他去处理,二嫂那会儿手机充电,没听见手机响,办公室主任打他家里座机,二嫂的老婆接电话,办公室主任劈头问人家:二嫂在家没?
把人家老婆造蒙了!
从此连他老婆都知道他叫二嫂了。二嫂知道有人给他起了外号,不恼,仍旧笑呵呵的,依旧跟女人们在一起谈天说地。据说,他家里老婆、孩子的衣服,包括老丈母娘的衣服,一多半都是他买的。他爱逛街,经常跟老婆一起逛。有时,他甚至自己也去逛。
这一点,我相信大多数男人做不到。男人不爱逛街的理由多着呢,说出个十条八条没问题。爱逛街的男人和不爱逛街的女人,都是异数吧。
男人天生跟女人不一样。
我老婆爱逛街。我经常提醒她:你看见商场里的那些东西好吧?我告诉你,那是全社会的财富,属于咱们的只是其中一小部分。好东西永远有,但你不能都搬回家来。
我老婆对我的这种忠告不以为然,仍旧热爱逛街。好在她知道我烦什么,一般情况下她不喊我陪,顶多逛街结束打个电话,让我去哪儿哪儿“顺便”接她。我对女人逛街最不能理解的一点是,她们经常逛一天什么都不买。哪怕你买一根糖葫芦回来也行!
我一般情况下不跟老婆逛街。受不了那种磨叽。三八妇女节这天除外。人家过节了,多少得给点面子。
所以,尽管我从内心对二嫂愿意经常陪老婆逛街表示不能理解,尽管有时候我也起哄随着大伙喊过他二嫂,对他其实还是尊敬的。就让他做我们男同志的党代表吧,表明男同志里也有耐心的人。呵呵。
我认识的男人里,二嫂算是个特别人物。说起二嫂的“二”,可以提起一长串儿,可以讲上相当一阵子。比如,大家伙儿都知道的,单位捐款,他总是比同级别的多捐。捐款这事吧,每年都有,捐多捐少是有讲究的。局长捐多少,处长捐多少,科长捐多少,那是有规定的。即使没明文规定,你捐多少也得左右看一眼。捐少了当然不好,捐多了,同样是毛病。二嫂的“二”之处就是总多捐。跟他同级别的捐一百的时候,他捐二百。人家捐二百了,他捐三百。按理说钱是他自己个儿的,他愿意捐多少捐多少,捐多了应该说明他更有爱心,更有责任感,跟别人没关系。但实际上,这事儿跟别人还真有关系。是没有关系的关系吧:你比别人捐得多,显得别人爱心不如你啊?从自己腰包多往外拿钱了,还弄得许多人心里别扭,何必呢?不是“二”是什么?再说,有本事你比局长也多捐啊!你为什么总是比局长少捐那么一百块钱?说明你心里还是有等级观念么,还知道自己应该比局长少捐么。在你眼里,除了局长,别人都不如你啊 ?
同样是往外掏钱,参加单位同事或者同事孩子的婚礼,他却绝不多掏一分钱,一般同事拿多少他拿多少。结婚拿红包,钱是落实在具体的熟人身上,将来有一天也许人家会如数还回来。给外面捐款,不知道钱落谁手里,是不是用在正地方谁知道呢。稍微有点常识的人,哪头轻、哪头重,不用掂量就知道。
偏偏二嫂好像就不知道。闹了归齐,单位不愿意捐款的那几位,找理由“赖捐”的,在这件事上名声都比他好。人家不捐款好像还挺理直气壮的,也没像二嫂这样让人不舒服。
这种“二”的事,在二嫂身上多去了。我都懒得费口舌。
二嫂做过的最“二”的一件事儿,把他自己的命搭上了。这件事上过报纸,头几年,我们单位还出过一个报告团,宣讲过他的英雄事迹。
我想起来,那件事就发生在这条街附近!是夏天的一个晚上,二嫂开车经过这里,看见几个女孩子在马路边上连比画带叫。他把挨马路那边的车窗摇开,听清楚那几个女孩子喊的是“抢劫”、“抓坏人”!那时候已经是晚上九点多了,商厦接近散场,街头的人不是很多。视力很好的二嫂看见前面有人在跑,他一个急刹车,把手闸提上,下了车也跟着往前跑。据说二嫂速度了得,很快就要追上那个手里拎包的抢劫犯了。那个拎包贼,扭头看见一个大个子不管不顾追了上来,心虚地把包扔在了地上。
二嫂不依不饶,继续追赶。
二嫂致命的错误就在这里。得饶人处且饶人,人家已经把东西放下了,你把东西拿着,给后面的女孩子送过去,女孩子们感激你,还可能给你单位写封表扬信什么的。就是女孩子们不写表扬信,见义勇为的这件事也不会埋没,因为当时我们局长就在二嫂的车上。那天晚上局长在外面有个应酬,喝了半斤52度茅台,迷迷糊糊快睡过去了,二嫂的一个急刹车,已经把他摔醒了。二嫂平时开车极稳当,预见性非常好,这是局长头一次在二嫂的车上遇见急刹车的情况。局长一下子醒了,以为出了车祸。他以为二嫂下车去查看车祸了呢。他没想到二嫂再也没回来。
那个抢劫犯身上带着刀。
实际上,抢劫犯不是一个人。是一伙儿。二嫂追上那个拎包的,试图把人家扭住。如果抢劫犯是一个人,二嫂绝对能把他制伏。后来我听二嫂部队的战友讲,二嫂在部队擒拿格斗很厉害的。据说他给局长当司机,就是局长的哥哥介绍的。局长的哥哥是二嫂在部队时的首长。
抢劫犯和他的同伙,在二嫂身上一阵乱刀。有一刀扎中了要害。
急救车来了以后,二嫂已经断气了。
二嫂的意外死亡,在我们单位造成的轰动不一般。二嫂是烈士。像我们单位这种平时不怎么起眼的边缘单位,忽然间出了个烈士,街谈巷议,报纸上宣传了挺长一段时间,我们都有点不适应。那段时间,单位的气氛有些诡异。想不明白,我们这样的单位,怎么就出烈士了呢?二嫂当兵时没死在战场上,他是参加过南边中越自卫反击战的人啊,去过越南的,还是侦察兵呢,一个人,深入过敌后,好好地回来了,立过功,没掉一根毫毛。好好的在和平年代的大马路上给领导开着车,命就没了。竟然死于几个小毛贼的手。想不通。生命如此脆弱。
追悼会上,女同志有哭昏的。
男同志也流泪。
我在追悼会上头一次见二嫂的老婆。我们沈阳的规矩,夫妻之间,一个人先走了,另一个不兴这么送的。说是刚走的人魂还没散,怕把另一个人的魂也早早勾走。二嫂的老婆不听劝,非得去送二嫂。二嫂的老婆一身黑衣服,和他们的儿子站在家属的位置上。一个挺普通的女人,满脸的悲戚,跟每一个经过她跟前的人握手。我跟她握过手之后,一边往外走一边想,夫妻之间,不能太恩爱了,得经常吵吵架什么的。二嫂对他的老婆好得过分了,他们结婚不到二十年,头些年二嫂还在部队,他把一个男人对老婆的一辈子的好,都浓缩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了。他对老婆这么好,将来他老婆怎么办?她才四十多一点,再嫁个人很正常。这么年轻的女人,上哪儿再找二嫂这种对老婆这么好的?别说二婚,初婚的都难找啊。二嫂不是一般地害了他老婆啊。如果他生前对老婆粗暴一点儿、冷漠一点儿,没准儿他老婆将来的日子还更好过一些呢。那句话叫什么来着,恩爱夫妻不到头。
二嫂遇害以后的那些天,我心情不好,经常跟老婆发火。我老婆多少知道一点儿二嫂的事情,对我的粗暴给以宽容。随着时间的推移,我的心情渐渐从这件事上转移开了,对老婆很少发火以后,她开始跟我发火,好像要把我发给她的火找回来。有二嫂的前车之鉴,我表面不让步,其实在心里对她很宽容。她火气大的时候,我跟她不吭不哈,很快她自己就会把火熄灭掉。
二嫂去世,我很难过。这是人之常情吧。
我还知道,在我们单位,有一个人,对二嫂的去世,比大部分人都更难过。
其实大家都知道。
是我们局长。
我们局长是从外单位调来的,他来了以后,司机一直是二嫂。准确地讲,二嫂是局长从他原单位带过来的司机。每个单位的一把手,因为要做决策,难免有得罪人的时候,要触动某些人的利益么,但领导就是领导,一般人就是有意见,常常也在心里面忍着。一般情况下,他们会把不满找另外的方式发泄,给二嫂起外号就是一种表现。二嫂不过是愿意跟女同志打成一片,不过是在某些事情的做法上有点与众不同,又没做什么别的出格的损害人的事情,把这么一个多少带有侮辱性的绰号起给二嫂a156cc2ce251aea5c223cfacc08574989e4f24b46e513565540795a76576ec4c,太过分了吧?
自从二嫂出事,局长的身体状态一直不太好。设身处地想,局长的身体不好,可能跟他心情不好有关系。毕竟二嫂是在接他的路上出的事,成了烈士。如果他下班以后正常回家,而不是去参加一个可去可不去的饭局,不在那个时间经过那个地点,二嫂就没有机会见义勇为,就不可能丢命。二嫂丢命的那一刻,局长还在车上靠着,还在醒酒。连报警电话都是路人打的。二嫂去世以后,局长把酒都忌了。他跟别人讲,他得了痛风病,喝酒腿疼。但私下里难免有人猜测,恐怕不喝酒不光是痛风的原因吧。局长有理由内疚。
局长的仕途,在二嫂去世以后,突然也开始有些坎坷了。
据说上级部门开始接到来自我们单位的上告信。年终考核领导班子的时候,还出现了画给局长的不及格票。这都是以前没有过的。
后来几年,局长开始经常住院。只要局长有一周以上没在单位出现,就有人猜局长是不是又住院了。我们局长以前很少住院,偶尔住院,也是严格保密,除了单位二把手,再就是二嫂知道。但二嫂这人虽然愿意跟女同志打成一片,性格有点女,嘴却极严,别人想从他那儿知道局长的事情比较难。其实二嫂这样对大家是好事:我们不知道局长住院,所以我们不必拎着东西到医院去看望局长。
看病号哪有不花钱的啊。二嫂给我们省了多少钱啊。
二嫂走了以后,给局长开车的新司机,是局长从外单位新调来的,据说也是个转业兵。这人长得跟二嫂个头儿差不多,但性格跟二嫂反差极大。这人不但不爱跟女同志说话,连跟单位的男同志都不爱说话。每天中午吃饭,他自己呆一个角落,三下五除二把饭吃完,就去院子里擦车。现在的司机,自己亲自动手擦车的很少了,上外面找地方擦车,拿个别的什么票子报销。领导的司机报销的时候,办公室主任眼睛睁得不大吧。新司机众目睽睽之下亲自动手把局长的车擦得锃亮。据说偶尔有人求到他的时候,他出车也还积极,态度也不比二嫂差,但不知道为什么,单位很少有人愿意再坐那辆车。
连局长都不爱坐了吧。局长调政协之前,换了一辆“中华”。原来也是“中华”,据说该报废了。
今天气温很低啊,那几个刚才还在抽烟的男人已经不见踪影。我看了一下表,已经晚上九点多了。我给老婆打电话,让她差不多就出来吧。听老婆接电话的声音,估计她是又有收获了。女人啊,都是购物狂。
我站在街上,又点着一棵烟。回家以后,老婆就限制了,估计这是今天最后一棵了。脚下很凉,我左右倒换着脚。忽然又想到,二嫂爱逛街,是不是跟他司机的职业有关呢?领导经常出席各种酒宴,大饭店的地点也经常是在闹市区,一个司机,你把领导送到地方了,除了偶尔坐连台借光吃顿饭,大部分时间其实是处于等待的状态。等领导随时出现,不能走远,但也不能总坐在车里闲等吧?还不如出去逛街,养养眼睛,也活动腿脚了。
二嫂爱逛街,是不是这个理由呢?
如果换我给领导开车,我愿意总呆在车里头等吗?真还不如出来走走吧?
一棵烟的时间很快,手机蓦然响起。老婆在电话那头声音嘹亮:“你在哪儿呢?还在外面抽烟呐?我都快站不住了,你快进来吧!”
我猛吸一口,把没抽净的烟头掐灭,又用脚碾了一下。
和那天晚上跟二嫂分手时做的动作一样。但我怎么也记不清那天跟二嫂都说了些什么。那是我和二嫂之间单独谈话最长的一次,也是最后一次。
脑子里忽然升起一个疑惑:二嫂不是爱陪着老婆一起逛街吗?怎么那天他也出来抽烟了呢?二嫂的老婆,后来嫁人了吗?这个妇女节,有男人陪她逛街吗?二嫂走了以后,她还愿意逛街吗?
莫名地,我竟然感觉自己的眼窝有点湿。
从外面重新走进中兴商厦,化妆品的气味冲鼻子,让我鼻子发痒,忍不住打了个喷嚏。
三八妇女节的晚上,跟二嫂兄弟有关的最后一个问题是:二嫂大名叫什么来着?一下子蒙住了。瞧我这臭记性。五年啦,真快啊!
责任编辑 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