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核桃树作为生态经济树种,具有营养价值高,经济效益明显等特点,本文介绍了其形态特征、栽培技术以及后期管理,分析评估了其经济效益及发展规划。
关键词:核桃 种植 管理 效益评估
中图分类号:S664.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9(c)-0155-01
核桃,落叶乔木,原产于近东地区,又称胡桃、羌桃,与扁桃、腰果、榛子并称为世界著名的“四大坚果”。核桃营养价值很高,被誉为“万岁子”、“长寿果”。交城县地处吕梁山中段东麓,晋中盆地西缘,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境内年平均气温在8℃,全年无霜期150~200天,年降雨量500mm,平均海拔1200m,是核桃的适生地之一。近几年,我县大力发展核桃产业,取得了良好成效,现将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 生物学特性
核桃要求温暖、凉爽气候,不耐湿热,在年平均气温8~15℃,绝对最低气温-25℃,年降水量400~1200mm的气候条件下生长正常;绝对最低气温在-30℃以下地区,核桃枝条、芽和雄花受到冻害。夏季绝对最高气温40℃时,果实和枝条发生日灼,核仁发育不充实,以至萎缩发霉。
核桃不耐干旱瘠薄,对土壤适应性广,微酸性、中性及弱碱性的钙质土,pH5.5~8.0的条件下均生长正常,最适生土壤为深厚、疏松、肥沃、湿润的壤土及沙壤土。核桃为强阳性树种,喜光而不耐庇荫。
2 品种选择
核桃品种选择要考虑丰产、果品优质、抗性强。目前我县栽植的品种主要是晋龙1号、晋龙2号、辽核1号、中林1号,它们适应性强,抗寒耐旱抗病,且丰产、品质上乘。
3 栽培技术
3.1 选择苗木
苗木选择要求:一是选择品种纯正的苗木;二是选择苗干粗壮,大小均匀,顶芽饱满,根系发达且相对完整的苗木;三是选择无病虫害的苗木。
3.2 整地
选择相对集中、交通方便的土地、以土壤保水、透气良好的阳坡和背风处的壤土和沙壤土为宜,有机质含量高,有灌溉水源、能排涝、无污染的地块较佳。
3.3 打坑
旱地挖70cm见方,水地挖1m见方的大坑,表土放在坑上方,新土放在坑下方。打坑以株距2~4m,行距4~6m,27~83株/667m2(平川早密丰建园);株距4~6m,行距8~10m,10~20株/667m2(山地建园);丘陵地其行距因地而定,或沿地埂栽植,株距以4~6m为宜。
3.4 施肥与回填
每个坑底放入准备好的农作物秸秆,并施入50kg农家肥,与表土拌匀,回入坑内,分层踏实,上部回入新土,回填新土时,每个坑准备1kg复合肥,1.5kg磷肥与新土搅匀回填。
3.5 栽植时间
在树木休眠期进行栽植,最好是在土壤刚解冻芽萌发前栽植,这一时期栽植成活率高,树体生长旺盛。秋栽在苗木落叶后至土壤封冻前进行,但应及时埋土防寒。
3.6 定植和补植
(1)定植。定植时,将苗木放于准备好的坑中央对正,保持苗木移栽前的方向,将苗木扶直,让根系展开,覆上拌和过肥料或腐殖质的营养土。待根系全部覆土后,将苗木往上轻提,边提边踩,提至苗木土痕距回填面5厘米,踩实,再回入细土至回填面,踩实,浇定根水,待水洇下后,再回入细土,做成树盘。
(2)补植。春季苗木萌芽展叶后,应及时检查成活情况,确认不能发芽时可在生长期或休眠期补植。补植时,要求苗木为同一品种,相同树龄。
4 栽后管理
4.1 耕作
要提早幼树结果和大树丰产,可对核桃园进行深耕压绿或压入有机肥。深耕时期在春、夏、秋三季均可进行,春季于萌芽前进行,夏、秋两季在雨后进行,并结合施肥将杂草埋入土内。
4.2 施肥
氮和钾是核桃的主要组成元素,而氮多于钾,增施氮肥能显著提高产量和品质,在缺磷的土壤中须补充磷和钙,同时增施有机肥。幼树施肥应采取薄施、勤施的原则,定植当年至发芽后开始追肥,每月1次,每株施尿素0.5~1kg;第2~4年,每年于3月、6月、8月、10月共施4次肥即可。
4.3 整形修剪
幼树无果,可提前从8月下旬开始,成年树在采果后的10月前后,叶片尚未变黄之前进行修剪。幼树芽的顶端优势特别明显,顶芽发育比侧芽充实肥大,树冠层性明显,结合比特性,以采用主干疏散分层形为宜,且整形极易。整形方法为:干高50~80cm,定植当年不作任何修剪,只将主干扶直,并保护好顶芽(若顶芽损坏,可以壮芽代替),待春季发芽后,顶芽将向上直立生长,将其作为中心干,顶芽下部的5~6月选分布均匀、生长旺盛的3~4个方向好、角度好、生长健壮的枝条,培养成为第一层主枝,将其余新梢全部抹去。
4.4 灌水
核桃喜湿润,耐涝,抗旱力弱,灌水是增产的一项有效措施。在生长期间若土壤干旱缺水,则坐果率低,果皮厚,种仁发育不饱满;施肥后如不灌水,也不能充分发挥肥效。
4.5 病虫害防治
核桃主要病害有炭疽病、黑斑病、褐斑病、腐烂病和枯枝病等。
炭疽病、黑斑病、褐斑病主要危害叶片、芽、嫩枝和果实青皮。预防方法是加强肥水管理,增加树势,提高抗病能力;并在发芽前喷洒3°~5°石硫合剂,发病期提前5~10天喷洒按1∶1∶200(硫酸铜∶石灰∶水)比例配制的波尔多液,或喷洒大升、猛杀生等杀菌剂。治疗方法是喷洒福星或甲基托布津等杀菌剂。修剪时要把病枝、病叶剪掉,平常发现有病枝叶要随时清除,减少感染。
腐烂病、枯枝病属于一种真菌性病害,主要危害枝干,一般早实核桃发病较重。防治方法是及时刮掉腐烂部位并集中烧毁。治疗方法是把枯枝病叶剪除,用40%福美砷50~100倍的药液或波美5~10度石硫合剂涂刷伤口。
核桃幼树的主要虫害是金龟子、云斑天牛等。防治云斑天牛可用毒药签堵塞洞口,杀死幼虫;防治铜绿金龟子有以下四种方法:一是成虫大量发生期,利用成虫有趋光性设置黑灯诱杀,利用其假死习性,人工震落捕杀或成虫期晚间堆火,引诱成虫入火自焚;二是化学药剂法。虫害发生严重时喷40%乐果乳剂1000倍液或75%辛硫磷乳剂1500倍液于树冠,每10天喷1次,重复3~4次效果良好;三是早春、晚秋结合修剪、整树盘、灌水、消灭土内越冬幼虫。四是利用金龟子天敌防治。
5 经济林效益分析评估
根据交城县干果经济林发展规划,规划每年新发展以核桃为主的经济林1万亩以上,到2015年末在全县形成干果经济林面积10万亩,带动2.5万多个农民受益。重点打造洪相乡西岭片、岭底乡、西社镇、水峪贯镇等4个山区万亩核桃经济林示范区以及辛寨生态产业(核桃经济林)片区辐射带动的2万亩平川核桃经济林示范区。6~7年后,新栽核桃树进入盛果期,按单株核桃树挂果10斤,按市场价15元/斤计算的话,预计每亩收益可保持在5000~6000元左右,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明显,真正实现大地增绿、林业增效、环境增色、农民增收的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