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地籍档案作为国土资源管理基础工作,其作用与价值是非常重要的,它是调解纠纷、化解矛盾与诉讼等主要的凭证,加强地基档案工作,提高地籍档案意识,使档案管理更规范,可有效发挥地籍档案的社会价值与经济效益,本文就基层地籍档案的管理规范化进行了分析论述。
关键词:地基档案 管理 规范化
中图分类号:G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9(c)-0250-01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我国土地的二级市场交易更加频繁,这使得人们土地档案法律意识不断加强,而土地档案运用率与调阅量也明显增大,对国土部门的资源档案服务、土地档案管理及档案信息化建设等均提出了很高要求,针对地籍档案档案管理中存在问题,采取一定管理措施,可让档案管理更规范化。
1 地籍管理
地籍所指的是记载土地数量、位置、质量、界址、用途与权属关系的基本情况簿册,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土地户口,地籍具有税收、权属、管理及规划等功能。地籍管理所指的是政府管理机构为了获得相关的地籍资料,围绕土地登记、地籍调查与土地统计等内容工作制度,也可理解为国家为了获得相关地籍资料,开展地籍与权属调查、地籍测量、土地登记与统计、分等定级以及地基档案管理等为主要工作内容的体系。地籍档案管理为地籍管理重要工作环节,而地籍管理是国土资源管理的基础工作,可以理解,土地管理水平高低主要在地籍管理,地籍管理水平主要在于登记管理,可登记管理是以档案管理为前提的,由此可见,土地管理主要在于基层的地籍档案管理,为了确保土地交易正常进行,维护土地使用者的合法权益,加强地籍档案管理,可有效确保地籍档案原始凭证作用,让其具有真正法律依据,从而提高地籍档案的管理规范化程度。
2 地籍档案管理问题
2.1 地籍档案管理者素质及业务能力有待提高
随着知识经济发展,现代信息知识更新速度特别快,不断有新知识及新领域情况发生,基层档案管理者普遍感觉压力较大,不能快事有效适应新形势下的知识与技能要求,档案管理人员的开拓创新精神不是很强,竞争意识不够,服务意识也不是很到位。由于基层地籍档案管理特点、性质与发展,需要相关人员具有清冽工作责任心,并能熟知管理工作内容,可从现有情况来看,档案管理人员对业务并不是很精通,责任心也不够,在登记发证的时候,档案资料并没有仔细认真审核,有关资料遗失情况严重,或者收集并不是很全面,一些档案材料没有审批文号、审批表或者审批时间,有的并未盖章,这使得地基档案材料并不完整,甚至有些档案材料无法归档,给档案调阅造成了困难,档案管理较为混乱,提高档案管理者素质与业务能力是很有必要的。
2.2 档案收集及整理问题
地籍档案在收集过程当中并不是很全面,仅记载每宗土地的信息,而有些相关附属信息并没有登记,如地籍对土地面积、权属、质量及用途等二维信息给予了记载与描述,可对土地上的构筑物与建筑物等有关三维信息并没有记载,地籍档案信息空间性较为缺乏,并且地籍档案管理中没有河流、道路及桥梁等有关的地籍信息,档案馆中的藏当信息并不丰富,其收集工作紧靠被动上门坐等,而不能主动地跟踪地籍信息来收集。现在有些档案管理理论与方法并不能有效使用相待档案整理的要求,像有些土地管理机构的属性数据与图形数据还是分开管理,其管理方法还是纸质管理,档案管理信息不能有效实现同步更新。
3 地籍档案管理的规范化措施
3.1 加强地籍档案领导与人员素质
对地籍档案工作来说,领导支持与重视是做好地籍档案工作前提,各级领导重视地籍档案管理意义,对档案工作应经常过问及研究,做好地籍档案人员配备与基础建设,将地籍档案管理归入日常管理工作中,并形成主要领导、分管领导与档案管理人员齐抓共管局面。同时,地籍档案管理规范化程度,跟档案人员素质与业务能力是直接相关的,作为档案人员应树立坚定政治立场,强烈事业心与责任心,对档案事业积极热情,还要有实干精神及严谨科学态度,对档案管理知识了熟于心,档案业务也非常熟悉,可高效有序完成档案归档、收集与整理,服务热情到位,对档案人员要加强业务培训与再教育工作,积极学习新档案管理知识和技能,建立完善管理制度,使其管理规范化,培养档案人员的事业心及素质水平,从而提高地籍档案管理水平。
3.2 完善地籍档案管理制度,加强基础工作
要想提高地籍档案管理水平,离不开高效有序的档案管理制度,有了管理制度,地籍档案管理就更为标准化与规范化,仅有这样才能更好发挥其经济效益与社会价值,可先建立继续教育管理机制,像统计、登记、考核奖励与评价等制度,还要加强继续教育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让档案管理工作具有危机感与紧迫感,能积极主动参与定期培训,不断更新提高有关知识与业务水平。做好档案管理工作还需要加强有关基础工作,像地籍资料收集、整理、归档及保管等环节,档案收集是地籍档案工作的最基础工作,如果收集不到地籍资料,整理、立卷及归档环节就无从谈起了,对于收集来的地籍资料,要由专门人员进行整理、装订以及编录、归档等,严格保证档案质量,加强人员责任心,严格把关,对于不按期归档人员与单位要及时督促,不合格资料不允许进入档案馆,从而有效确保档案管理工作,加强档案管理的规范化。
3.3 运用档案,加强社会服务功能
为了更好运用地籍档案进行服务管理工作开展,可编制有用材料与检索工具,建立有关的地籍档案台账,包含农民用地建房的台账,对违法用地台账及时清理,加强来信来访登记、窗口办文的登记、动态查询登记与土地纠纷登记,运用账簿建立,尽量做到事事登记与追踪落实,提高档案管理的工作效率。对于登记办公窗口,可采取一站式办公措施,通过一个窗口,就能做好地籍审批管理与发证服务,改变原来管理模式,让档案资源真正成为社会共享资源。档案管理人员要不断开拓工作新思路,完善工作方法,积极适应新时期要求,运用新技术及新方法,加强地籍档案的信息化建设,充分发挥计算机存储、网络传播与检索功能,让地籍档案信息更快、更方便与大范围做好信息运用,从而加强地籍档案管理的规范化,为和谐社会与经济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4 结语
地籍档案管理作为国土资源管理的基础工作,是城市建设与资源管理决策重要凭证与依据,更是土地资源二级市场交易的原始凭证,随着现代社会对地籍档案信息需求不断增大,有关档案部门,应加强地籍档案管理的规范化,树立积极服务意识,提高档案管理水平,确保我国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双发展。
参考文献
[1]季立渊.浅谈我国地籍档案管理的发展趋势[J].中国城市经济,2011(5).
[2]李伟,王利.试析如何完善地籍管理体系[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4).
[3]许福英,张骁.浅议如何加强地籍档案管理[J].科技致富向导,2011(2).
[4]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案例应用版)[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