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三集五大体系在江苏省电力公司的普遍推广实施,县级供电企业电网管辖职能从原先的110kV~400V改为目前得35kV~400V,而随着35kV电压等级的逐步退出,今后,县级供电企业的电网管辖主要在于10kV和400V配网。怎样优化配网运行方式,改善用户供电质量,降低网络损耗,提高设备利用率,降低员工劳动强度,提高经济效益和工作效益,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成为每个县级供电企业目标,而配网自动化的实施能有效满足上述要求。
关键词:配网自动化 方案 智能
中图分类号:TN91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9(c)-0006-01
太仓供电公司辖区内有变电站37座,其中220kV变电站6座,110kV变电站20座,35kV变电站11座,变电站已经全部实现自动化,太仓地区共有10kV线路358条,其中手拉手10kV线路298条,柱上负荷开关1458个,基本都带有重合器,但目前重合闸回路短接退出运行,环网柜和开关柜196座,未实现配电所自动化。太仓配网属于典型的城市配网结构,实施配网自动化正当时。
1 解决方案
根据太仓实际情况,可以通过分步改造来实现配网自动化,具体如下。
这个方案相比较而言,目前只需改动10kV出线开关自动装置的配置,将一次重合闸改为二次重合闸,其余目前的设备都能满足要求,而巡线人员只需通过辨别负荷开关的状态即能够找出故障范围,尤其是在恶劣天气、夜间或者支线较长情况下能够大大提高巡线效率,恢复非故障线路送电。如上述情况中,LB3始终没有自动动作,而通过巡线人员确定故障范围并隔离后,就可以通过LB3手工送电,相比起LB3一侧失电自动合闸得好处是能够确保非故障线路L4、L5和L6的用电安全。但这种方式得缺点是经过两次重合才能确定故障范围,对系统和设备有一定得冲击当线路长,负荷闸刀多得时候,逐级延时时间相对长,保护配合复杂。
第二步,通过智能馈线终端,建立配网子站实现自动故障隔离,并为下一步全面实现配网自动化打好基础。智能馈线终端控制系统(feeder terminal unit),简称FTU,在目前负荷开关的基础上,配备FTU智能馈线终端,通过FTU对开关状态的判断,确认故障范围。
如图2所示,线路L2永久性故障,CB1动作跳闸延时重合,LB1和LB2在CB1跳闸时失压分闸,FTU通过通信网络,比较相邻FTU的记录情况自动判别故障范围并隔离故障,控制相关负荷开关恢复无故障线路送电。采用这种方式已经初步具备馈线自动化,能够自动隔离故障点。
第三步,建立配网主站,全面实现配网自动化,通过对整个配电系统的线路、设备及用户进行运行监控和配电运行管理,主站系统位于太仓供电公司调度中心,通过各个配网子站获取配电网的实时信息,分析配电网运行状态,从而对配网进行有效管理,如图3所示,L2发生永久性故障,通过配网自动化,能够迅速隔离L2,并且恢复L1和L3供电,同时调度能够通过SCADA功能安排故障线路抢修。
2 结语
配网自动化是电力系统适应社会经济发展,提高企业自身经济效益和满足社会优质服务的具体表现,是今后配电系统的发展方向。但任何事情不可能一蹴而就,尤其像配网自动化是一项高科技,高投入得工程,如何根据自身条件,分步规划改造显得尤为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