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引导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2012-12-31 00:00:00张海霞
考试周刊 2012年92期

摘 要: 语言与文化的紧密相关,而交际能力的培养更离不开对文化习俗,文化规约的了解。因此,在英语教学领域加强文化教学十分必要,教师应该结合教学实践,采取加强文化教学的改革措施。

关键词: 文化引导 初中英语教学 应用

初中英语有效教学,即通过初中英语教学,“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中学是最具语言想象能力的时期,如何使学生在有限的课堂中掌握一门语言知识,其重要的一个方面是文化引导。

一、问题提出

课堂教学改革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脚步逐渐从脱离生活实际向多元性、实践性的方向发展。以往的英语教学过于重视语法与词汇知识的讲解和传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学生从小学到初中学了三四年的英语,却不能流畅地进行最简单的英语对话。而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新课标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通过“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拓宽视野,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初中英语教学应该怎样实现新课标的要求,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笔者认为:文化渗透式一条良好的途径。文化渗透使学生养成一种英语学习的习惯,从而更好地传播英语课本中所体现的英语文化。

二、文化引导的重要性

1.语言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文化的载体。文化在语言学习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首先,文化背景知识是听说读写的基础。学生不了解英语文化背景时,听说读写就会出现困难。例如:学生在练习听力时由于语音语调及单词重音、句子重音、音的省略和同化、连续,以及不完全爆破等的影响而不能及时听懂听力材料;由于学生已经习惯于中文的思维方式,不能直接用英语进行思维。同时,英汉在句子结构、词序、时态、语态等方面存在着很大差异,学生在听的过程中把所有的精力集中于句子结构、时态、语态等方面,无暇顾及所听材料的内容;背景文化知识能为学生提供判断、推理、猜测等依据,具备一定的背景文化知识,对所听材料会有一个更深刻的理解或一种熟悉感,由于我国学生受中国文化影响重,对西方文化不太了解,又缺乏足够的有关学科知识,单凭自己熟悉的思维逻辑去判断,造成对所听内容的曲解。

2.英语学习需要一定的文化环境。即教学环境、心理环境和自然环境的总和。任何知识的学习放在特定的环境中才能收到显著的效果。创造良好的文化环境有助于英语有效教学的顺利进行。英语的学习更需要语言环境,许多学生学了很多年的英语,却不能进行简单的英语表达。原因在于我们平时练得少,英语的学习是在汉语的环境中进行的。所以,渗透英语文化于国内英语教学中是非常必要的。初中生天生具有一种好奇心,异域文化对他们具有极强的吸引力。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渗透英语国家的文化,有利于让学生在英语的环境中进行英语语言的学习。

3.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对于英语的学习,主要是让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流,将国外的科技成果及有优势的文化引入国内,那么,就应该从小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中西方文化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从衣食住行到问候、称呼、介绍、赞扬、致谢、问路、约会、告别等都有很大的不同。初中英语教学应该通过英语国家文化的渗透,使学生养成一种运用英语思维的习惯。

三、文化引导的策略

1.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其实,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学生不但能够掌握一门语言知识,而且能够了解一些与本国文化不同的异域文化。异域文化中有许多不同于本国文化的地方,这是最吸引学生的地方。我们应该充分利用文化差异,教会学生用英语语言习惯学习英语。

2.扩大背景文化知识

背景文化知识对提高英语听力有很大的辅助作用。学生不仅要熟知本国文化,而且要了解西方文化,掌握英美与中国文化习俗的差别,扩大知识面。如果缺乏对说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历史知识、风土人情、宗教信仰、礼仪等方面知识的了解,听时就一定会在理解上产生一定的障碍。如中国人说话喜欢拐弯抹角,而英美人则喜欢开门见山,直来直去,因此英语口语中表明的态度、观点、建议大都直截了当,多半在开头部分,只要听懂第一句甚至前几个词,整体意思就掌握得差不多了。

四、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引导

新课标中对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做了相应的规定:“语言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在外语教学中,文化是指所学语言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价值观念等。接触和了解英语国家文化有益于对英语的理解和使用,有利于加深对本国文化的理解与认识,有益于培养世界意识。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逐步扩展文化知识的内容和范围。在起始阶段应使学生对英语国家文化及中外文化的异同有粗略的了解,教学中涉及的英语国家文化知识,应与学生身边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并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千方百计为学生创造语言环境,并采取寓教于乐的形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和掌握语言基础知识及文化背景知识,从而提高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我们可以利用课堂内外活动时间采取对话、表演、唱歌、看录像、做游戏、开party等多种形式,为他们创造英语学习环境,使他们在活动中学习和提高。

总之,通过文化引导,促进初中英语有效教学,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加强中学生英语语言素质,更好地贯彻执行新课标政策,更好地为基础教育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