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引领中学生阅读名著,要晓之以理,让学生认识到阅读的意义;拨动心弦,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精心策划,对学生课外阅读作一些必要的组织引导,从名著中汲取精神的食粮,打好精神的底子,为他们的人生奠基。
关键词: 初中语文教学 阅读名著 积极引领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7-9年级的学生应“学会制定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高尔基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对话。”但我们发现,初中生的阅读现状不容乐观:很多学生不乐意进行课外阅读,尤其是阅读那些名著。如何引领中学生阅读名著呢?下面谈谈我的几点尝试。
一、晓之以理,让学生认识到阅读的意义
“态度决定一切”,只有让学生从思想上接受名著,才有可能激发起阅读名著的愿望。名著是几千年文化的积淀,蕴含着一个民族的文化底蕴。阅读名著,对一个人的审美观、道德观、价值观的形成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它能陶冶人的情操,提升人的文化品位,提高人的文化素养。“腹有诗书气自华”,说的正是阅读对人的影响。
二、拨动心弦,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说的都是兴趣对于学习、阅读的重要性。只有充分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才能促使学生走近名著,亲近名著,最终爱上名著。那么,如何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呢?
1.课内课外广泛联系,内外渗透。初中阶段有些文章就节选自名著,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在课堂上对某些问题不必讲深讲透,而有意留下一些“空白”,让学生自己去探究,以此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欲望。如学习《香菱学诗》,当学生对香菱这个人物产生浓厚的兴趣时,我提出这样几个问题:像香菱这样聪慧的女子,是怎么被卖到薛家的呢?她有着怎样的身世?香菱最后的命运又是怎样的呢?学生的胃口被高高吊起了,课后就会主动找原著来看。
2.让学生观看由名著改编的电影、电视,当然要选择那结表演很成功的影视作品。直观的电影电视,更容易吸引学生,一旦学生对其中的人物、情节产生兴趣,就不会满足于与电影电视的浅层次的接触,就会积极主动地找原著来汲取“营养”。
3.充分利用现代传媒的作用。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容易被社会热点、新鲜事物所吸引,利用这种心理特征,适时地给他们推荐一两道“热点大餐”,就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央视开设的“百家讲坛”栏目很火爆,可以有意识地推荐给学生观看。很多学生正是看了“易中天品三国”系列节目后,才激发了阅读《三国演义》原著的愿望,看了于丹的《于丹心语》之后才走近《论语》。
三、精心策划,对学生课外阅读作一些必要的组织引导
由于名著大多是大部头的作品,文字量大,有的名著内容还有些艰深,学生易产生畏难情绪,这就需要老师发挥组织者、引导者的作用,把学生“扶上马,送一程”。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一些尝试。
1.化难为易,化整为零。刚开始接触名著起点一定要低,避免学生产生畏难情绪。比如《水浒》这么一本砖头似的名著,一下子让学生全部读完,学生恐怕会被吓住。可以把全书分为若干个小的板块,如“鲁智深的故事”、“林冲的故事”、“李逵的故事”……把任务分到各小组,一周后,请各组成员利用课前5分钟轮流上台介绍这些人物的精彩故事。这样就避免了学生的畏难情绪,使学生通过看故事、听故事轻松地熟悉《水浒》。
2.创建班级图书角。营造读名著的浓郁氛围,有一部分学生虽然想读名著,却苦于没有书籍,于是开展“图书漂流”活动,要求每人捐献出自己读过的名著,大家交换读,资源共享。看完后及时送回图书角,让图书继续“源流”,这样既解决了没有书的问题,又掀起了浓郁的读名著的氛围。
3.指导学生撰写阅读心语。在阅读中,学生总会有自己的感受和体会,“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鼓励学生就自己感受最深的一点,或人物,或情节,或写作技法等发表自己的看法,谈自己的体会。在撰写阅读心语的过程中,学生对名著的人物、情节、写法更加熟悉了,表达能力也提高了。
4.举办读书交流会、报告会。“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交换后,我们就都有了两种思想”。在读书交流会、报告会上,学生或汇报自己的读书体会,或介绍自己喜爱的名著人物,或交流自己悟出的写作技巧……在交流中,学生的视野更开阔了,口头表达能力提高了。在以《我最喜爱的名著人物》的主题交流会上,有学生说:“我最喜爱的名著人物是简·爱,她那种自立自强自爱的精神,给了我深深的启迪,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一定会以她为榜样,不惧艰难险阻,乐观向上,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5.举办读书辩论会。“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从不同的角度看同一个人,同一个问题,会得出截然不同的答案。举办辩论会,可让学生的思维更开阔、更敏捷、更深刻,加深学生对名著人物、内容的理解。同时,中学生好胜心强,乐于展示自我,而辩论会正好满足了学生的这一需要,在以“‘孔子与庄子’‘林黛玉与薛宝钗’‘项羽与刘邦’,你更喜欢哪一个,谁更有魅力”的辩论会上,学生唇枪舌剑,在你一言我一语的激烈争论中激活了学生的思维。
6.开展名著知识竞赛活动。以一部名著或几部名著为主题,把关于该名著的文学常识,作者、人物、情节、主旨等分类设计成几组题目,在班级分小组开展竞赛,这种竞赛的办法一般提前布置下去,学生目的明确,读得主动,读得投入,对名著内容、结构、写法的掌握,也就能达到较好的效果。
阅读充实生活,阅读改变人生,让每个学生走近名著,从名著中汲取精神的食粮,打好精神的底子,为他们的人生奠基,这是每个语文老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只要老师精心组织,巧加引导,学生就一定会在名著这方精神的沃土上收获成功。
参考文献:
[1]徐桓公.漫谈语文的学习和研究方法[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
[2]王洪带.例谈从名著中汲取精神的食粮[J].阅读与鉴赏,2011,14.
[3]史义林.如何指导学生撰写阅读心语[J].中国阅读网,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