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职教育中高数教改的几点思考

2012-12-31 00:00:00王丹丹
科技资讯 2012年31期

摘 要:从教学培养目标和学好数学的重要性出发,结合高职院校高数教学的现状,提出教学改革必须转变数学的课程定位,建立新的教育效果评价体系,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关键词:教育目的 数学素养 教学改革 评价体系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11(a)-0172-01

1 问题的提出

《高职高专教育高等数学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中指出:数学课程要“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必需、够用、实用”为原则,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为目的。而在实际教学中,许多院校制定的数学大纲却只以“必需、够用”为标准,忽视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指导思想,忽视了数学的育人功能;在教学计划的制订上,本着“够用”的原则,一味地压缩课时;在教材编写方面,为了迎合“为专业服务”的思想,只讲授专业需要的基础理论和常用的运算方法,把逻辑推理证明几乎全部抽去,这无异于向“数学工具手册”靠近。同时许多高职院校开设的课程,已经完全偏向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使他们毕业时能尽快成为一个熟练工,这使得在一些院校师生的观念中,高等数学是否要继续开设,都受到了质疑。在德国、新加坡等国家,同类院校已经不再开设数学课的现状,也为这种想法提供了事实的依据,但这对高职院校学生的素质教育是不利的,对学生自身的发展也是不利的。

作为一名高职院校的数学教师,面对数学课程的这种困境,笔者认识到课程的发展应该从高职院校特定的培养目标出发,转变课程的定位,突出其作为学生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必备学科的作用。数学课程不只是为了“服务于专业”,更重要的是“服务于学生未来的发展”。

数学素质是当今社会公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教育对提高人的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所以,从学生自身发展的角度来看,我们必须明确高职数学的教育目的,以教育目的指导我们的数学教学工作,真正实现数学的教育价值。

2 为什么要在高职阶段继续学习数学

2.1 学好数学的重要性

学好数学可以开发智力,培养逻辑思维能力,挖掘学生的内在潜力,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处理日常工作中的条理性。此外高等数学还可以帮助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作风。

2.2 学好数学知识的重要性

在工作学习过程中,学生自身也有着学历上晋升的需要,这就给“专转本”“专接本”“专升本”创造了市场,但是在读本科的阶段,数学往往是回避不了的一门课程,这就需要用到高职阶段的数学知识基础。

2.3 学生未来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在校阶段学习的专业知识往往是已被淘汰或即将被淘汰的,这就导致学生毕业即失业的现象比比皆是,因此就需要学生能迅速掌握新的技术或技能,此时良好的数学素养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3 高职院校中数学课程的现状

3.1 生源组成多样化,学生间的数学基础差异较大

高职院校每年招收的大量新生,由中专技校毕业的单招生、高中提前录取以及经过高考录取的应届毕业生三部分组成;同时为了缓解生源的不足,许多院校会采取宽进方式吸引学生,从而造成学生整体的数学基础差异很大。

3.2 学生培养要求日益提高,教学课时却不断缩减

一方面高职院校培养的是高素质的实用型技术人才,但随着人才竞争的日益激烈和科技的快速发展,培养要求进一步提高,这就对高数的教学目标提出考验;另一方面高职院校教学计划的制订偏向于专业,缩减了数学的教学课时。

3.3 教学内容大量删减,教学手段日益更新

随着课时的不断压缩,教学效果的要求不断提高,高数的教学内容普遍重计算不重推理证明,重知识不重思想,删减了很多概念与定理的讲解证明。而数学实验课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手段,使教学效果和学生素质都得到了提高。

3.4 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期望与现行评价体系之间的矛盾

教改已推行多年,培养目标的口号也喊了多年,但由于传统教育评价体系的影响,素质教育依然处境尴尬。由于评价体系的单一化,一张期末试卷定成绩仍是大多数院校现行的考核方式。这种方法不仅不利于培养创新型实用人才,还容易打击学生的学习热情,影响正确的学习态度。

4 关于数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

4.1 改变高职数学教学内容的结构,体现数学思想的重要性

面对学生数学基础差异较大的现状,数学教学内容应该摒弃大量数学的计算和证明,偏重于介绍数学基本概念和内在联系,着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和方法。此外还需要开设数学实验课,教会学生使用软件解决数学的计算问题。

4.2 改变高职数学的评价体系,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平时教学过程中,在介绍了数学概念后,激发学生了解数学与专业课程的交叉作用,课后以小论文的形式提交报告;每上完一次数学实验课,可以安排小练习作为平时分。在评价学习效果时,小论文占20%,实验平时分占40%,期中占20%,期末占20%,这就可以改变期末成绩占大头的现象。

4.3 满足学生学习数学的多样性需求,安排相应的公选课

考虑到学生学历进修的需要,联同学校对外培训机构,安排开设多门数学课程,比如《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复变函数》《常微分方程》等,满足学生完成相关专业更高要求的数学课程需求。

5 结语

高职数学的教学改革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任务,它与教育思想、教学理念、教材建设、评价体系以及学习需求是密不可分的,它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同时我们还要充分把握高数的教育目的,才能真正实现高数的教育价值,真正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黄翔.数学教育的价值[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杨宏林.关于高等数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数学教育学报,2004(2):42-45.

[3]安宗灵,高等数学应传授的基本数学思想和基本数学方法[J],希望月报,2007(1).

[4]林志恒,当前成教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反思[J],中国成人教育,2005(2).

[5]丁虹,关于对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若干思考与建议[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