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许多高职院校课程进行了“以行动为导向”“项目化教学”改革,并且取得了一定成效,本文以《机械基础》课程为例分析了专业基础课程“以行动为导向”“项目化教学”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便于提高项目化教学质量,更好适应高职院校教学改革发展要求。
关键词:高职 专业基础课程 项目化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11(a)-0166-01
项目化教学法突出以行动为导向、任务(项目)驱动、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被各高职学校广泛推广,取得一定的效果。为深入研究项目化教学在高职学校教学改革中的应用,提高项目化教学质量,下面以《机械基础》为例分析了专业基础课程实施“项目化教学”应该注意的问题。
1 教学内容选择的问题
专业基础课程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实践性和综合性,课程内容的抽象和繁杂的特点。进行项目化教学必须从工程实际要求、实现专业能力需要出发选择教学内容。保证基本知识的基础上,以“必须”“够用”为度,符合行业技术发展的需要,随市场变化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打破传统的教材固有体系,强调与专业结合必须基础知识。教学内容要实用,突出教学内容的职业性、适用性、针对性,融合相关学科知识内容为一体,并对有关内容进行整合。符合客观规律及专业岗位能力培养要求,体现专业基础课程要与专业结合特点,更好为专业课程教学服务理念。
防止片面强调专业基础课程的基础知识与理论内容的系统性与完整性,不同专业的教学内容区别不大,只是按课时的多少来取舍。
2 项目设定的问题
项目化教学的项目要来源于学生未来职业的实际工作领域,要求具有典型性、实用性、可行性、科学性,结合专业特点、职业能力需要。学生在(工作任务)项目的驱动下提高了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操作技能、学会了理论知识,达到了项目化教学要求。
(1)典型性是以实际工作过程中通用的技术、技能为依据,包含了所要学习教学内容的知识点,学生感兴趣、生产中广泛应用,具有代表性。
(2)实用性是结合学生的基础,从专业实际应用出发适当选择知识容量,突出理论基础知识掌握与运用,能够反映出本项目要学习的知识点与要掌握的操作技能。
(3)可行性是在实训条件满足情况下,学生、老师共同参与下,按项目化教学要求能完成。同时,学会新的理论知识,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4)科学性是学生能够在完成本项目的基础上与其他知识点进行有机的对接和递进,培养学生独立分析、解决实际工作问题能力,自主学习新知识、新技术能力,有利学生的后续发展。
避免出现设定项目时求大、求全,出现了为了设计项目而设计出来的项目。如《机械基础》这门课程项目化教学过程中,带式输送机传动装置设计这个项目被广泛运用。看是一个与实际生产结合起来、包含了许多知识点的整体项目,又可以分成若干子项目,带传动设计、减速器设计等。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真的能完成这样设计任务么?具有了完成这个项目的能力?即使完成了任务要求,是所有专业学生都应该具备的能力要求么?不同专业的对同一知识的掌握程度及实际应用都是不同的。应根据不同专业需要与各专业特点来有目的培养学生的能力,用同一项目不能很好的体现这一方面的要求。如焊接技术与自动化专业学生学习这方面知识时强调对齿轮传动特点、结构及运行保养与调试这些知识的理解与应用,教学过程中设定项目为齿轮减速器结构分析更合适。如果用齿轮减速器设计这个项目显得太大、太全面了,学生完成的难度加大,不能独立完成,没有了成就感,影响学习积极性。
3 实训设施的问题
模拟真实情景组织项目化教学,增加学生的感观认识,引起继续思考的兴趣。同时,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模拟真实情景一方面是项目化教学过程模仿实情策化出来的;另一方面是真实演练、实际操作。实现以行动引导学生的学习过程,以学生为主体、以完成实际生产任务,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质量。如果没有完善的实训条件和实训设施,就不能实现真实演练、实际操作目的。项目化教学效果是不能完全体现出来,出现“纸上谈兵”现象。
4 教师综合素质的问题
4.1 教师要有高度的责任心
虽然项目化教学体现出学生主体作用,但整个教学过程中老师全程参与、进行指导。如教学内容的选择、项目的设定、教学过程的策化与组织、教学过程考核、成果考核等,这些都需要教师认真准备、具体落实。这一切需要任课教师付出大量的工作,教师没有高度责任心,很难落到实处,项目化教学效果体现不出来。
4.2 教师要有较扎实的理论基础,较宽的专业知识面和较强的综合能力
项目化教学内容的选择、项目设定、教学过程组织需要专业基础课程教师熟悉相关专业知识,教学过程中多向专业教师请教学习。专业基础教师工作任务根据专业间关联性来安排固定教师完成,避免出现今年这个专业这个老师上课,下一年又安排另外一个老师来上课的现象,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与专业课程结合。
4.3 教师要有一定的生产实践经验
实施项目化教学由原来理论教师与实践指导老师相配合模式,是不能满足项目化教学的要求。因此,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培养一支能适应满足社会生产需要的技能型人才培养要求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势在必行。这方面学校、企业、政府相关部门在努力开展这项工作,但是,企业的支持程度不够,下厂实习的教师很难得到实质性的学习与锻炼机会。
5 教学考核的问题
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我们更注重对教学考核体系的运用,建立简单、实用、可操作性的考核体系,重视教学过程考核,突出阶段考核、目标考核、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考核,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和在实践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关注学生个别差异,鼓励学生创新实践。及时交流总结、认真分析随时出现的问题,以阶段性的成绩肯定学生的学习成果,来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避免出现只重视结果考核形式。
6 班级人数的问题
现在的高职院校学生基础知识较差、抽象思维能力弱,嫌脏怕累、实践操作能力弱是普遍现;还有部分学生的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态度不好,自我意识强、主动配合能力弱。这些问题影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建议项目化教学班级人数少于30人为好,保证任课教师有精力管理好班级每个同学的教学活动,保证项目化教学真实想法的贯彻与实施,来提高教学质量。
在教学过程中只有积极思考、善于发现问题,面对问题进行认真分析、及时总结,寻找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才能提高教学质量,来适应高职院校教学改革发展需要。
参考文献
[1]王荣.《机械基础》课程项目化教学的探索[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3).
[2]万志坚.高职《机械设计基础》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200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