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配电线路运行维护与关键处理技术浅析

2012-12-31 00:00:00刘海峰
科技资讯 2012年31期

摘 要:本文在分析输配电线路常规运行维护工作的基础上,从输配电线路绝缘子防污、输配电线路防风、输配电线路防雷三个方面,探讨了输配电线路维护关键问题处理技术;以期对促进输配电线路维护工作的科学开展有所启示。

关键词:输配电线路 运行维护 绝缘子防污 防风 防雷

中图分类号:TM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11(a)-0100-01

输配电线路是国家电网的重要组成环节,距离长、地域广、较容易受到自然环境和人为因素的影响;因此,其运行维护存在较多困难,特别是一些关键技术问题的处理。做好输配电线路的运行维护与关键技术处理工作,对保证国家电网的安全、可靠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1 输配电线路的常规运行与维护

输配电线路的常规运行维护工作应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基本原则,严格执行《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相关规定。全面做好输配线路的常规巡视、检测、维修与管理工作,实行科学管理,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掌握规律,保证输配电线路的安全运行。

1.1 强化输配线路巡视

输配电线路巡视,主要包括正常巡视、事故巡视和特殊巡视,夜间、交叉和诊断性巡视以及登杆塔巡视、监察巡视等,巡视工作在不同需要情况下选择进行。在事故发生后更要组织专门的巡视检查,找出事故地点、事故发生原因,充分了解环境情况下做好记录,以便用于事故分析。对重特大事故更要配合相关对策、措施,做到事故原因不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应受到教育不放过、防范措施采取不力不放过、责任人处理不放过的“四不放过”。对特殊区域,如污秽区、雷击区、覆冰区、风害区和鸟害区等,要有重点、针对性的做好线路运行维护工作。

1.2 积极开展群众护线

群众护线是保障供电部门维护输配电线路安全、可靠运行的有效措施之一,运行维护单位切实根据输配电线路护线工作需要,有计划的定期召开群众护线员会议,不断总结、交流输配电线路护线工作经验,普及输配电线路护线常识,对先进工作者予以表彰和奖励等,激发其工作热情。

1.3 完善检查测量工作

输配电线路运行维护工作,要切实加强线路接地情况的检查与测量、绝缘子清扫和零值测试、导地线的检查与测量、杆塔倾斜状况检查与测量、拉棒锈蚀状况检查与测量,以及架空线路交叉跨越其它电力线路或弱电线路情况的定期检查与测量。

1.4 设备缺陷、事故设备的处理

供电运行维护单位应加强对设备缺陷、事故设备的管理与处理,做好设备缺陷记录,定期统计分析,提出处理意见、及时处理。对于发现的紧急缺陷、事故要根据现场交通、通信情况,迅速向安全员、主管领导报告。供电运行维护单位要依据电压等级、责任分类等做好历年设备缺陷、事故统计、分析工作,以此指导每年大修;并根据事故原因及时修订操作规程、制度上的缺陷,避免因操作不当再次发生事故。对于事故设备要及时维修、维护,最好做到更换。

2 输配电线路维护关键技术及其应用

2.1 绝缘子的防污处理

2.1.1 日常清理与定时定点清理相结合

绝缘子污染问题主为绝缘子闪络,它是工业等人为、电闪雷鸣等自然因素综合导致生长产生,致绝缘子表布满污染物质,必须及时清理;这样绝缘子才不会因为出现漏电流产生悲剧;可以通过安装地漏电流探测器,进行日常与定点的实时监控地漏电流总量以及日流量,以此为指标确定绝缘子是否需要清理以及清理的强度。

2.1.2 绝缘子表面使用专用防尘防水膜

使用防尘防水膜的一个好处是阻隔电闪雷鸣等与绝缘子的直接接触,表面雨水、其他灰尘等不会直接侵蚀绝缘子。加装防尘防水膜后,绝缘子表面的电阻会大大增加,减小电流流逝。通过对漏电流探测器显示数据的分析,确定防尘防水膜是进行更换,还是增加或减少。

2.1.3 专业绝缘子绝缘及强化路线绝缘

专业绝缘子售价高昂,但其直接用于电闪雷鸣、灰尘杂质较多的潮湿地区,可以达到百分百祛除绝缘子闪络的目的;但因成本较高不可能在大范围内使用,可以通过加强线路绝缘的方式解决,这样一定范围内部的绝缘子闪络情况会成比例减少。

2.1.4 条件允许下使用半导体釉绝缘体

半导体釉绝缘体是一种专业的绝缘体,表面电阻较大;绝缘子表面遇到半导体釉,在电流烘焙下会产生较多的热量,加之绝缘子平面上电压分布平稳、供应能力增强,地漏电流、闪络出现的情形将会大大受控。

2.2 输配电线路的防风处理

2.2.1 夯实杆塔的根基

输配线电路经过杆塔而运行,塔竿的牢固程度十分关键。风属于强力刺激物体,脆弱的塔竿会经受不住打击。通过加强、加宽塔基,抵抗较大风力的侵袭,保证线路正常供电。

2.2.2 增加防风拉线密度

直线杆间增加防风拉杆的排列,增加其密度;除超强风外,一般情况下不会造成实质性损害。实践证明,增加防风拉线密度效果明显,其运用使得我国西部地区断电频率大幅降低。

2.2.3 增加塔竿的数量

塔竿的数量和质量是输配电线路对抗强风的两大重要指标。塔竿可能由于张力不够,出现局部断裂等,因此塔竿材质不容忽视,需选择规定的塔竿材质。塔竿数量的增多,可以明显提高输配电线抗击强风能力;增加塔竿数量,提高线路防风能力是比较经济、有效的方式。

2.3 输配电线路的防雷处理

2.3.1 严格安装避雷线

避雷线是输配电线路避雷的首选。一方面成本较小,另一方面容易获取;可以将其安装在高发区,但需要对避雷线进行定点定时管理。避雷线的存在可以使雷电不直接接触导线,减小对导线的伤害。避雷线的分流效果,可以使大规模雷电在瞬间不断被消耗而减少,减少输配电线路事故。

2.3.2 及时减少塔竿电阻

避雷线在分流或者不断耐雷后,极有可能会出现反击状态。这时及时的减少塔竿接地电阻会有效阻止上述情形发生,增加避雷线使用寿命。在输配电线路专业操作规程里,避雷线的具体电阻大小有明确规定,只要严格依据规程操作,能避免很多隐患。

2.3.3 重合闸的安装

输配电线路中安装重合闸,能提高线路抗雷击能力;当前城市绝大多数输配电线路都安装了重合闸,利用的就是重合闸的绝缘性能自行恢复性。输配电线路基于雷击可能产生闪络致最终跳闸,安装重合闸后能相应提高耐雷力,保持雷鸣不中断供电的效果。重合闸相比之下费用经济,在需求较大情况下大范围安装重合闸,不失为一种提高避雷效果行之有效的途径。

参考文献

[1]崔冰山.如何有效做好输配电线路安全运行维护工作[J].科技与企业,2012(17).

[2]吉龙军.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行与保护[J].中国电力教育,2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