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控系统信号干扰问题探讨

2012-12-31 00:00:00冷鑫宁李毅袁龙春陆英娣
科技资讯 2012年31期

摘 要:本文从仪长线站控SCADA系统因干扰而产生的误信号的处理入手,简要分析了干扰产生的现象、原因及其处理措施,经过对各类干扰产生的原因及现象,采用不同的应对措施,消除了干扰信号对系统运行的影响,保证了系统运行准确可靠。

关键词:自控系统 信号干扰

中图分类号:TP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11(a)-0024-01

仪长线SCADA系统是保证原油输送生产正常运行的重要保障,系统功能包括数据采集、监视、设备远程操控、设备安全联锁等。在系统投用后,发现了部分DI(离散量输入)信号与现场设备信号不一致,并且系统中DI模块信号输入指示灯闪烁频繁,状态指示不稳定,指示给操作人员错误信息,对生产运行带来了安全隐患。经过分析、测试,采用应对措施,最终解决了问题。本文对具体过程进行详细介绍。

1 存在问题

在SCADA系统投用测试时,观察人机界面HMI,发现加热炉控制系统DI状态指示和燃油泵DI状态指示在设备运行过程中来回频繁切换,后停运加热炉其DI状态正常、停运燃油泵其DI状态指示依然切换,与实际状态不相符,对安全生产造成了不便和安全隐患。加热炉和燃油泵状态指示主要有:运行/停止、远控/就地、故障/正常。经过查询HMI事件记录,加热炉和燃油泵的几个状态指示状态切换频繁,干扰了操作人员正常查询事件记录。

2 故障查找

经过对现象进行分解排查,进行逐项分析排查。

信号处理流程图如图1。

通过流程图可知,主要可能产生干扰的环节分别为①、②、③,分别对几个环节进行分析与处理。

2.1 SCADA系统单独测试

SCADA系统DI模块为140DDI35300,该模块性能参数如下。

输入信号为24 VDC信号;

接通电平电压+18~30 VDC;

断开电平电压-3~+5 VDC;

绝对最大输入:①连续30 VDC,②56 VDC衰减脉冲1.5 ms

响应时间1 ms。

正常使用时,现场信号为无源触点,通过SCADA系统24 VDC检测回讯信号获取现场状态。

将信号连接电缆从信号连接端子上解除,采用信号发生器给出高电平、短接系统电源高电平与模块输入端等方式单独对SCADA系统进行测试,结果证明,SCADA系统对测试信号响应正确可靠。说明干扰信号与SCADA系统无关联。

2.2 对电缆回路进行测试

核查施工资料显示电缆敷设符合规范,检查电缆屏蔽层接地符合要求。解开电缆芯接线,使用数字万用表测量电缆芯对地电压,加热炉信号电缆芯对地接近无电压,燃油泵信号电缆芯对地有变动较迅速的零至数十伏交流电压。

2.3 对现场设备进行测试

2.3.1 对加热炉信号测试

加热炉停运,加热炉控制回路切断电源,在设备端使用信号发生器进行测试,SCADA系统对测试信号响应正确可靠。保持加热炉停运,加热炉控制回路接通电源,HMI状态正常。加热炉运行后,即发生指示信号切换,说明该信号串扰现象为设备运行时引入的。因设备运行需要,加热炉配置有大功率变频风机,变频器控制回路与加热炉控制回路有信号联接,设备安装时已采取了屏蔽、接地、隔离等防止干扰的措施,使用万用表测量该干扰电压难以测量出电位。经分析应该是因为电磁辐射、感应耦合等原因导致状态信号电缆芯中产生了短暂的高于SCADA系统DI模块接通电平的电位。

2.3.2 对燃油泵信号进行测试

燃油泵停运,燃油泵控制回路切断电源,在设备端使用模拟信号进行测试,SCADA系统对模拟信号响应正常。在燃油泵运行后,系统即产生了信号频繁切换扰动。该燃油泵电机为6 kV等级,结合信号电缆芯对地有变动较迅速的零至数十伏交流电压,初步分析应是高电压的交流回路对SCADA信号电缆产生了干扰,致使模块对该干扰作出了响应。

3 处理措施

3.1 加热炉串扰信号处理

经测量,加热炉变频器工作时产生的干扰信号在模块绝对最大输入范围内,不会对模块造成损坏。通过波形分析,该串扰信号为持续尖峰信号。针对这种情况,因模块的响应时间极迅速,可使用在SCADA系统中加入信号滤波处理,消除信号串扰,而且不会对生产造成影响。通过修改模块信号处理程序,对所对应的输入通道加入1s时间的滤波处理,经过运行测试后,HMI加热炉信号串扰现象消除,因滤波带来的微短时间信号延迟不会对生产造成不良影响。

3.2 燃油泵信号干扰处理

经测量,干扰电压为变动的交流电压,最大约为40 V,超过了模块的绝对最大输入范围,虽然扰动持续时间短,但考虑到设备长期运行,可能会对模块造成损伤,采用模块信号滤波的方法不适用。针对这种干扰,对信号采用硬件隔离的方法比较适宜。

针对现场情况,选用了使用220 VAC继电器进行隔离,其原理图如图2。

系统运行时,现场干扰信号电压相对220 VAC较低,且经过继电器线圈、电阻等原件消耗,无法使继电器闭合。现场状态有效时,通过220 VAC回讯电压使继电器闭合,模块接收标准信号,输入正确有效。

系统加入隔离电路后,经运行测试,系统运行良好,原信号干扰现象消除。

4 结语

总结对干扰信号的分析、处理措施,小结如下。

(1)在分析干扰信号的基础上,不必增加硬件,通过软件编程即可解决信号显示不准确的问题。

(2)针对中间环节可能会产生的干扰,可在设计中采用控制信号电缆与状态信号电缆分开,通过电缆屏蔽层接地消除彼此干扰,在施工中严格按照规范进行,强电电缆与弱电电缆分开独立敷设或保持有效距离,不能保证有效距离的按规范要求在两类电缆间加隔离板。

(3)可采用系统中加入滤波或者硬件隔离的方法进行干扰信号的消除。

通过实施上述应对措施,现场的干扰信号得到了有效处理,现系统运行正常可靠。总结以上对干扰信号的查找、分析和处理等相关工作,可对实际生产运行过程中的自控系统干扰问题的处理提供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