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亲属称谓在不同语言中的差异探讨对外汉语教学策略

2012-12-31 00:00:00韦丁榛
考试周刊 2012年45期


  摘 要: 称谓是最能够体现种族文化、地域特色及时代背景的语言形式之一,其中亲属称谓作为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世系宗族文化的沉淀,更是体现出与世界其他民族所不同的显著特征。本文通过将汉语亲属称谓和英、日、越等语言进行对比,就亲属称谓作为教学内容对于对外汉语教学的意义进行讨论,并提出教学建议。
  关键词: 亲属称谓 语言差异 对外汉语教学
  一、亲属称谓在不同文化下的差异
  亲属称谓体现着家族成员之间的关系,同时也是一个民族社会文化的表现。不同的语言都有其对应本民族社会习惯、风俗特色、人文观念的亲属称谓系统。
  (一)与儒家文化圈内的国家语言比较
  汉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曾经泽陂过整个大东亚地区,至今为止儒家文化依然影响着周边的国家,例如日本、韩国、越南等,这几个国家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都曾使用过汉字,但由于文化在传播过程中经过多次折射,又受许多不同地方的文化影响,因此出现差异。下边以日本语、越南语同汉语就主要亲属称谓进行对比。
  汉语亲属称谓词汇:曾祖父、曾祖母、祖父(爷爷)、祖母(奶奶)、外曾祖父、外曾祖母、外祖父(外公)、外祖母(外婆)、父亲(爸爸)、母亲(妈妈)、哥哥、弟弟、姐姐、妹妹、儿子、女儿、孙子(女)、外孙(女)、曾孙(女)、增外孙(女)、伯父、叔父、姑姑、舅舅、姨妈、堂兄(弟、姐、妹)、表兄(弟、姐、妹)、侄子(女)、外甥(女)、丈夫、妻子、公公、婆婆、岳父、岳母。
  日语亲属称谓词汇:曾祖父、曾祖母、祖父(おじいさん)、祖母(おばあさん)、外曾祖父、外曾祖母、母方の祖父(おじいさん)、母方の祖母(おばあさん)、お父さん(おとうさん)、お母さん(おかあさん)、お兄さん、弟(おとうと)、お姉さん、妹(いもうと)、息子(むすこ)、娘(むすめ)、孫/甥(娘)、外孫/甥(娘)、曽孫(娘)、おじさん、おばさん、叔父(しゅくふ)、叔母(しゅくぼ)、いとこ(従兄、弟、姐、妹)、甥(おい)、姪(めい)、夫(おっと)、妻(つま)、お義父さん(おとうさん)、お義母さん(おかあさん)。
  越南语亲属称谓词汇:?觝ng c?觝、bà c?觝、?觝ng n?觝i、bà n?觝i、?觝ng ngoai、bà ngoai、b?觝(cha)、me、anh、em trai、chi、em gái、con trai、con gái、cháu trai(gái)、cháu trai ngoai(gái ngoai)、cháu、cháu ngoai、bác、chú、c?觝、c?覾u、dì、anh ho、em ho、chi ho、em ho、ch?觝ng、v o’、?觝ng nhac、bà nhac.
  儒家思想向来重视家族观念,这一点也传播到了周边国家,凡是受儒家文化影响的东亚国家,如日、韩、越等亲族、辈分与等级观念都非常强,长幼有序、男女有别在语言当中体现得相当明确,从以上对应的亲属称谓可以看出以下几点。
  1.辈分划分非常清晰。
  辈分划分延续了汉民族亲属观念的传统,从祖到孙,皆有对应称谓。越南语虽然已经不再使用汉语,但其亲属称谓系统同汉语依然非常相似,在直系尤其是男系血亲上,都与汉语亲属称谓一一对应。日本语就更有所体现,其称谓核心词几乎完整地将汉语保留了下来,如祖、父、母、兄、弟、妹、伯、叔、子、甥、孙等。
  2.亲属称谓构造极其相似。
  汉语亲属称谓的构造一般有以下两种:由核心词构成;由核心词+修饰词构成。日本语与越南语的亲属称谓也是如此。如越南语中,“cháu”对于“孙”,作为通称和孙辈的总称,可以通指男女;如果要特指孙子和孙女,就加上表示性别标志的“trai”、“gái”,如同汉语当中的“子”和“女”;若进一步区分男系和女系,就加上ngoai标志女系后代。日本语由于使用汉字,就更容易看出来了,表示性别标志的有“父”“母”“娘”等,用以区分辈分内外的有“曾”“外”,与汉语几乎保持一致;用于表示表亲和堂亲的“従~”也是延续了古汉语中的称谓,汉语一方面在专有称谓上有“堂”和“表”的区别,另一方面有表示这两系的通称,即“从+血亲称谓”;表示侄女和外甥女的“姪”更是古汉语亲属特指称谓之一,《说文》:“姪,兄之女也。”《仪礼·丧服》:“谓我姑者,吾谓之姪。”
  3.同源之下的差异体现。
  由于受到儒文化的影响,我国周边的国家都有着比较明晰的男女、等级、长幼、尊卑等观念,比如日语中称呼比自己大的人或外人不能直呼其名,称呼也有着敬语和谦语之分;越南人极少以第一人称称呼自己,而是以其亲属称谓指代自身,类似于汉语中自称“小侄”“小妹”。虽然日本语和越南语都沿袭了汉语亲属称谓系统的特征,但随着历史演变,也体现出很明显的差异。日语表示儿子的称谓“息子”同汉语中曾经使用过的称谓一致,表示女儿的“娘”在汉语当中一直作为女性的标志性称谓,但在作为特指称谓时表示母亲。此外,在日语和越南语的称谓当中,基本上不区分堂亲和表亲,也不区分“甥”和“侄”,即不区分女系和男系的后代;日语中的“伯”“叔”“姑”“舅”“姨”的称谓除了男女有别外,几乎都是一致的,尤其在面称上只使用“おじさん”和“おばさん”,这也是日本语当中使用最为广泛的泛亲属称谓,相当于汉语中的“叔叔”“阿姨”“大叔”“大妈”;再者,日语中虽然在称谓书面语上对伯和叔、父母和岳父母有区别,但在面称上读音却是一样的,如不进一步说明,光凭口头称呼并不能马上辨认出其具体关系。比较特别的是,表示“甥”和“侄”的称谓,在日语和越南语当中也可以表示“孙”。
  (二)与英语中的亲属称谓系统比较
  若说和东亚儒文化圈的国家相比较,同中有异,那么和英语国家相比,就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现象了。
  英语主要亲属称谓词汇有:father,mother,brother,sister,husband,wife,son,daughter,uncle,aunt,cousin,nephew.
  其余的亲属称谓都是在这些基础称谓上加上修饰词汇进行描述而成的,如曾祖父(great-grandfather)、祖父(grandfather)、岳父(father-in-law),其结构有以下几种:great+亲属称谓、grand+亲属称谓、eld+亲属称谓、younger+亲属称谓、亲属称谓+-in-law,归纳起来主要用于区分辈分和婚姻关系。不论从亲属核心词汇还是亲属关系修饰词汇方面,英语亲属称谓都远比汉语少得多,且在英语亲属称谓当中,最多是区别男女,但不区分长幼(如brother和sister)、内亲和外亲(如通称堂亲和表亲的cousin)、男系和女系(如通称祖父和外祖父的grandfather、通称祖母和外祖母的grandmother,通称伯、叔、舅的uncle,通称姑、姨的aunt)。且uncle和aunt作为英语中使用最广的泛亲属称谓,几乎只要是同父母一辈的人都可以使用。此外,英语亲属称谓的面称很少,只局限在表示直系称谓的dad、mom和表示旁系及泛亲属称谓的uncle、aunt,有时候会直接称呼孩子为son,但总体来讲,对于西方国家的人,直呼名字更为寻常,不仅对平辈和晚辈,甚至对长辈,自己的父亲、母亲都可以直呼其名,这都与汉语称谓中所讲究的“称尊长,勿呼名”(清李毓秀《弟子规》)是大相径庭的)。对于姻亲,英语就没有专属的亲属称谓,若要特别指示,就通用“亲属称谓-in-low”的方式指代。西方文化中更强调个体和个性自由,所以对于辈分、长幼几乎都没有特别的区分。西方人的亲属称谓系统更强调核心家庭,即“特别强调父、母和兄弟姐妹而不重视其他亲属”。但这并不是说西方人不看重家族关系,与中国传统的“家族—家庭—个人”的模式相反,西方人的亲属关系模式是“个人—家庭—家族”,强调以个人为本位,这在姓名结构上也有所体现。中、日、韩、越都是姓在前名在后,姓氏是家族特征,所以冠前,而西方人则反过来,先名后姓,他们习惯于直呼其名,那是因为西方人的姓名就已经包含了家族甚至是辈分关系,父母、亲属甚至是祖上的名字都可以嵌入或是用于个人名字当中。
  二、汉语亲属称谓的文化涵义对于对外汉语教学的意义
  语言中的称谓系统因交际需要而产生,怎么去称呼一个人,这在不同的民族语言当中都有一定的讲究,这既是一种“知识文化”,又是“交际文化”。正如吕必松先生所言:“所谓‘语言交际文化’,就是这种隐含在语言系统中的反映出一个民族的心理状态、价值观念、行为方式、思维方式、道德标准、是非标准、风俗习惯、审美情趣等等的一种特殊的文化因素,这种文化因素主要体现在语言的词汇系统、语法系统和语用系统之中。”
  称谓系统正是这种“语言交际文化”的典型。语言是交流的工具,使用任何一个民族的语言,其最基本的作用就是和人交流。在交际当中,引起会话往往从打招呼开始。汉语当中,称谓和称呼很大的作用就是用于打招呼,例如在街上随便叫个人,在不知其姓名的情况下,除了使用社交称谓之外,为了表示亲切有礼,还常常会使用到亲属称谓,如“大叔”“大婶”“阿姨”“大哥”等,这在国人看来都是很寻常的,包括日、韩、越等国也是如此,如日本语中的“おじさん”“おばさん”。但英语中对陌生人打招呼往往是从问候语“Excuse me”开始的,对熟人称名字,对不熟的人称姓氏+社交称谓(如Mr+姓氏),或是直接使用社交称谓(如Sir)。这种交际文化的差异,其实正是中华文化体现于语言运用之所在,亲属称谓是称谓系统中表示家族关系婚姻关系的重要标志。汉语亲属称谓凝聚了中国民族几千年来的宗族、礼仪传统,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对于我国对外汉语教学有着深刻的意义和影响。亲属称谓的外化,是中国人自古以来“家天下”思想的体现,其内外有别、长幼有序、男女有分、卑己尊他的特点也体现了中华传统礼仪。学习汉语,势必接触到汉民族文化,“文化一直在间接或直接地影响着语言的学习”。虽然随着时代的发展,汉语亲属称谓系统也起了较大的变化,在语言交际上也引入了西方礼仪,但总的来说,家族观念和思想依然根深蒂固,这是与国人生活习惯相适应的,与地域环境实际国情相符合的语言基础,由此决定了中国人不可能像西方人那样对父母或长辈直呼其名,在对外交流当中,尤其是对外汉语教学中也应让外国人了解这点,通过理解其语言文化基础来达到掌握和运用语言的目的。
  三、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亲属称谓内容
  (一)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要素
  所谓对外汉语教学,是从国人角度出发,以汉语作为第二语言针对汉语并非其母语的人群进行的语言教育活动,其本质是语言教学,目的是使学习者能够运用汉语进行交际。语言文字既是文化的载体,又是该文化的形态之一。人们学习语言,势必要接触到该语言所代表的文化,即“目的语文化”。但在语言教学中学习“目的语文化”,又和专门的文化学习不同,对于二语习得中的文化因素,其根本目的是让学习者通过理解语言中的文化内涵,从而掌握该语言的使用方法。文化的差异带来交际上的障碍,要学习第二语言,肯定要学习其语言产生的背景文化,才能掌握和理解使用第二语言的方法。
  亲属称谓本身即是语言系统中的一种。不论任何语言,最初都要从称谓学习开始,这是交际的基础。学习称谓,也肯定要接触到表示亲属关系的称谓。文化和语言是相互依附的,“语言的丰富多彩正是由文化内容的丰富多彩所决定的”。汉语之所以有如此丰富的亲属称谓,也正是由于汉民族重家族重人伦这一文化观念所决定的。
  (二)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亲属称谓教学建议
  亲属称谓系统是汉语中文化涵义最为丰富和复杂的门类之一,地域的不同,时代的不同,习俗的不同,每种亲属称谓又有着不同的变体,尤其是对于一些古汉语传承下来的称谓,不要说外国人,连本国人可能都很难解释,比如岳父称作“泰山”,同门媳妇互称“妯娌”,同门女婿互称“连襟”,兄弟又叫做“昆弟”等。还有的亲属称谓现在的中国人都极少用了,比如“相公”“娘子”“拙荆”,这些就不必作为汉语教学中亲属称谓学习的重点。
  对外汉语教学作为语言学习活动,其对应的教学内容应当是“与语言的学习和使用紧密相关且体现汉语文化特点的、为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所必需的、针对外国学习者实际需要的那部分文化”。由此,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亲属称谓学习可以采用以下的方式。
  1.由浅入深,从实用、常用角度出发。
  母语非汉语的初学者,在学习汉语亲属称谓时,应当以实用、常用为主,即以目前大多数中国人所使用的普通话当中的基本亲属称谓为主,先从直系亲属称谓开始,从与学习者母语相对应的亲属称谓开始,如祖父(爷爷)、祖母(奶奶)、父亲(爸爸)、母亲(妈妈)、儿子、女儿、哥哥、姐姐、弟弟、妹妹、孙子等,再到旁系和姻亲的常用称谓,如“伯伯”“叔叔”对应“uncle”,“姑姑”“姨妈”对应“aunt”,堂表亲对应“cousin”等。在对于学习者的母语无对应的亲属称谓方面,还要加以解释,尤其是在长幼、直系和旁系、血亲和姻亲方面,可以用图示或描述性解释进行配合说明。这段时期,对于普通话外的其他称法(尤其方言),如“爸爸”又称“爹”“阿爹”“老斗”等,不宜涉及,以免学习者混淆。学习者在此阶段重点是掌握核心称谓,而且是当代中国人常用的、口头上常说的,在掌握核心称谓词的基础上,可以进行拓展,如“哥哥”,可以加上序数:“大哥”“二哥”“小哥”。这都是初学者比较好掌握的。
  2.在阐述词义的过程中融入文化教育。
  除了口头常用语外,其实国人在亲属称谓方面依然保留着尊称、谦称的传统,所以这也是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应该传授给学习者的部分,且这恰恰是语言同文化的切合点之一。如称自己的父母为“家父”“家母”,称别人的父母为“令尊”“令堂”。“家父”“家母”可解释为“自己家的父母”,无论从字面还是字义上都比较容易让学习者接受,但“令尊”“令堂”学习者未必能够理解,这就必须涉及亲属称谓背后的文化意义了。这种时候,可以通过解释称谓的文化内涵使学习者领会到中国的家族文化、忠孝文化及交际中的传统礼仪礼节。
  3.针对不同文化圈的学习者因材施教。
  同是对外汉语教学,但针对学习者的背景不同,采取的方式方法也应该有所区别。对外汉语教学的对象有外国人,也有母语非汉语的华裔,而外国人又分东方人和西方人,这也对汉语施教者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施教者不仅要熟悉汉语教学方法,还要对学习者的背景国文化有一定的了解。如学习者是曾受到汉民族文化影响的国家或是曾有着相同或相似文化背景的国家,在学习解读上就比较容易引起共鸣,如汉语亲属称谓中体现的长幼有序、男尊女卑、卑己尊人等文化要素,日韩越等国学习者就比较容易理解。
  总的说来,汉语作为交流工具,作为第二语言学习,其主要目的就是能够听懂、读懂、会说大部分中国人日常使用的汉语,汉语亲属称谓作为汉语语言系统的一部分,也必须遵从这一基本要求。
  参考文献:
  [1]田惠刚.中西人际称谓系统.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8.
  [2]刘珣.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3]吕必松.对外汉语教学概论(修订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4]王春霞.汉英称谓系统在第二语言教学中的对比研究.陕西师范大学,2007.
  [5]高剑华.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称谓语的变化与发展.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8.
  [6]朱琳琳.汉语亲属称谓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S1).
  [7]周锦国.汉语亲属称谓词泛化现象及其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思考.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11.
  [8]王新刚.现代汉语、日语、英语亲属称谓对比研究.广州大学,2011.
  [9]代玲玲.对外汉语中的称谓词研究.安徽大学,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