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批判性学习品质是现代素质教育的核心之一,本文主要探索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批判性学习品质的途径。
关键词: 高中化学教学 批判性学习品质 养成
批判性学习品质是指对于某种事物、现象和主张发现问题所在,同时根据自身的思考逻辑地做出主张的学习品质。批判性学习品质是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形成基石,批判性学习是推动知识社会前进的主要动力,素质教育的核心之一是培养学生的批判性学习品质。化学教学过程中需要高度分析能力的问题解决是无所不在的,批判性学习品质对问题解决很有帮助。化学教学过程中批判性学习品质的养成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树立学生养成批判性学习品质的自信心
自信心是相信自己有能力实现目标的心理倾向,是推动人们进行活动的一种强大动力,也是人们完成活动的有力保证。很多学生对学好化学缺乏自信心,自信心哪里去了?自信心是在一次次的失败中丢失的。化学教学中树立学生养成批判性学习品质的自信心主要通过让学生体验一次次的成功来实现。例如:高中学生初学有机物,对于烷烃的命名常见的主链错误较易于通过比较、辨析等批判性学习方法来纠正。相信通过几次练习学生就能较好地寻找到烷烃的主链,体验到命名的成功,树立对烷烃正确命名的自信心,从而避免这一类错误的发生。而相应地对于烷烃命名中较复杂的“位次最低系列”原则错误,更应多让学生实践对复杂烷烃的命名,将自己的错误命名和正确命名加以对比、反思,总结规律,最终实现对烷烃的正确命名,完全树立正确命名烷烃的自信心。
二、采用有利于培养批判性学习品质的教学设计和方式
以学生为主体的充分发挥学生学习能动性的探究性学习教学设计和方式就是有利于培养批判性学习品质的教学设计和方式,探究性学习的中心是针对问题的探究活动,当学生面临各种问题的时候,他们就要做出猜测,寻找答案;在解决问题的时候,要对问题进行推理、分析,找出解决问题的方向,然后通过查阅、观察、实验等手段来收集资料、事实,对资料、事实进行归纳、比较、统计分析,形成对问题的解释。最后通过讨论和交流,澄清既有事实,发现新的问题,实现对问题更深入的研究。
例如:在学习合成氨的生产过程时,我们可设计以下探究性学习过程:首先,在介绍合成氨的化学反应的基础上,探究原料气的来源问题,(可用焦炭、空气和水蒸气为原料制得半水煤气,即合成氨的原料气)。其次,由于原料气中含有其他气体杂质,探究如何对原料气进行净化、变换。再次由于用氮气和氢气合成氨的反应是气体分子数减少的放热反应,引导学生运用化学平衡的原理,分析在所选用的温度和催化剂条件下,必须在高压下(压缩)进行反应(合成),进而探究原料气的压缩和合成问题。最后,由于从合成塔里出来的气体,混杂有氨气、氢气和氮气,因此还必须探究氨与氮气、氢气的分离问题,以及氮气、氢气的循环使用问题等。这样,随着一个个探究的不断深入,学生始终处于思维的积极状态,思维的批判性得到很好的锻炼,批判性学习品质也逐渐形成。
三、改变教学评价方式以利于批判性学习品质的养成
以教师为评价主体,以学生掌握的知识数量和程度为主要评价内容,以考试成绩为主要评价依据的传统教学评价,忽视了学习者的非智力因素评价,很不利于学生批判性学习品质的养成。以多元化的评价主体对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进行多角度的综合性评价是过程性教学评价的特征。现代素质教育要求我们对学生进行过程性教学评价。过程性教学评价能全面发展学生各方面的素质,它有利于学生批判性学习品质的养成。化学过程性教学评价内容应当包括批判性学习品质下的学习能力、问题意识、创新思维、协作意识等内容,要将它们与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个维度的评价有机结合起来。这种评价的经常使用,并确实逐渐成为学生成长环节的一个组成部分,能促使现代化素质教育上一个新的台阶。
四、营造学生养成批判性学习品质的氛围
课堂教学中教师绝对的权威和支配操纵教学的行为,容易导致学生消极、被动、盲从的心理,不利于培养学生批判性学习品质。以开放、协作为特征的教学氛围,能形成学生积极、主动、质疑的心理,有利于学生批判性学习品质的养成。开放、协作学习以小组或团队的形式组织学生学习,每个学习个体(学生)可将其在学习过程中探索、发现的信息和学习材料与小组中的其他成员乃至其他组或全班同学共享。在共享过程中,学生个体之间的信息、方法、观点往往产生冲撞,这时学生之间必然采用对话、商讨、争论等批判性的学习形式对学习过程进行充分论证,形成有利于养成批判性学习品质的学习氛围。
例如学生在化学实验中常误读溶液的体积,正确的读数原则是:凡量取液体体积读数时要将视线、液体的凹液面、刻度线放在同一水平面上,记数是在能准确读出的刻度线数值上向后估读一位。学生实验中,教师不能对错误读数的学生简单地粗暴地告知正确读数,而应就某一量筒的溶液体积让多位或多组学生同时来判读,让学生自己对比读数,结合正确读数原则让学生自发地分析误差产生的原因,再辅以多次的练习,练习中学生相互指出错误,批判性学习定能让学生以最快的速度掌握这一技能。
五、培养学生批判性学习品质的气质
批判性学习品质的气质养成分三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发展学生的批判意识,将批判性思维渗透到预习、听课、作业、复习、考试等主要教学环节;第二阶段,发展思维品质要素,指导学生做到“五会”:即会想、会问、会变、会理、会悟;第三阶段,养成良好的批判性学习品质的气质,能批判性地构建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具备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对于原子核构造原理和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的学习,在批判性学习品质的养成第一阶段我们应重点要求学生大胆地质疑能量最低原则和原子轨道模式的准确性;第二阶段要求学生对比某一元素核外电子的几种可能排布方式,想、问、变、理、悟怎么排列电子能使能量达到最低,原子核达到最稳定;第三阶段要求学生自己形成模式、理论,分析36号元素以后的核外电子排布方式。
六、实践批判性思维过程,训练批判性学习品质
怀疑、猜想、判断、评价、解析、反驳、修正和创新是批判性思维的基本过程。具体而言,首先是弄清事实,然后对事实加以解释,再从各个方面加以分析,之后综合产生结论和各种备选方案,最后才对这些方案、结论加以评价和运用。
弄清事实是批判性思维的开端,它要求我们针对各类问题学会提问、质疑。各类问题的提问方向、重点不一:对于事实性问题,我们主要质疑客观信息,分别质疑何人、何事、何时、何地、何故、如何;对于解释性问题,我们主要质疑事实和观点之间所包含的客观关系;对于分析性问题,我们主要质疑问题的各个构成部分有何特征、特性;对于综合性问题,我们主要质疑如何把分析得到的观点联结成为整体或得出统一结论提出行动决策;对于评价性问题,我们主要质疑依据什么标准去做出评价;对于应用性问题,我们主要质疑我们的结论的应用是否适用于其他各种场合。以上六个方面问题逐一质疑过程就是批判性思维的思维过程,化学教学中多让学生加以实践,则可在教学过程中不知不觉地使学生形成批判性学习品质。
例如:课外实验“滴水生紫烟”,在蒸发皿中装入碘片、锌粉,碾磨搅拌后,用胶头滴管滴入水滴,迅速产生大量紫色的“烟”。对此实验,我们可让学生主动进行批判性思维训练,依次提出各类问题:“烟”的成分是什么?(碘)为什么会产生大量的“烟”?(碘升华)碘在什么实验条件升华?为什么不滴水无烟,滴水后立即有烟?(滴水后,反应加快,放出大量热量)水起什么作用?(催化作用)水还可作为什么反应的催化剂?
批判性学习品质能协同各种思维品质一起发展,因为批判性学习品质具有思维的深刻性和独创性,能促进发展其他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因此,在化学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批判性学习品质能发展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孙可平,邓小丽主编.理科教育展望.
[2]《走进高中新课程》编写组.走进高中新课程.
[3]林崇德主编.胡卫平编著.中学科学教学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