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历史教学方法的运用与理解

2012-12-31 00:00:00杨兴刚
考试周刊 2012年45期


  摘 要: 中学历史教师既应掌握丰富的历史知识,又应在教学当中,注重对学习方法的总结与积累,并及时指导传授给学生,使学生能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加强对基础知识的记忆。历史教学首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融入到历史课程的学习之中;其次一定要注重对历史概念的教学;再次要创设适当的情境,鼓励学生大胆提出疑问;最后应采取合适的记忆方法,帮助学生记忆所学知识。
  关键词: 历史教学 教学方法 记忆方法
  中学历史教师不但应掌握丰富的历史知识,还应在教学当中,注重对学习方法的总结与积累,并及时地指导传授给学生,使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增强对基础知识的记忆、理解和应用的能力。我根据近几年的教学实践,将有关学习方法方面的一些经验与各位同行共同探讨,不妥之处,请同行多加指正。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融入到历史课程的学习中。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所学的学科感兴趣,才能积极主动地融入到课堂教学活动当中,才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因此,我认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学中的第一项任务。培养学习兴趣有很多方法,教师应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和所教学生的特点采用多种方法培养学生的兴趣。比如,锤炼自己的教学语言,变枯燥的说教为生动的描绘;适度合理运用肢体语言;使用多媒体资料,等等,都容易引起学生注意,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
  二、注重对历史概念的教学。
  历史概念是对历史现象的本质和内在联系的反映。教师在讲课中必须准确地讲清历史概念,使学生不会对所学的知识产生模糊感。比如,“封建制度”与“封建君主专制”。应该说封建制度所指的范围比较大,而封建君主专制所指的范围比较小一些。具体地说就是封建制度包括封建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思想文化等各方面制度,而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只是封建政治制度的一种形式。再比如说,“维新变法”与“戊戌变法”。维新变法是指1895年从公车上书开始直至1898年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处死谭嗣同等六君子这一整个变法过程。戊戌变法是指1898年6月11日至9月21日这103天的变法过程。从时间上说戊戌变法仅103天,而维新变法持续三年左右。可以认为维新变法包括戊戌变法。在历史教学中诸如此类的容易模糊的历史概念在教学中是会经常遇到的。教师一定要讲清类似的概念间的区别与联系,以便学生更好地把握历史概念的特征。
  三、创设适当的情境,鼓励学生大胆提出疑问。
  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传统的教学往往是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回答问题,学生完全处于被动的服从与接受的地位。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应改变这种状况,促使学生敢于大胆提出问题。学生对教材有关问题的质疑过程是他们积极思维的过程,有利于提高他们积极探索的勇气,培养创新思维。在讲授鸦片战争的影响时,教科书中只对鸦片战争给中华民族带来的灾难作出了解释,教学时思维活跃的学生提出问题:“鸦片战争给中华民族带来的全是灾难性的影响吗?”此时,我首先对提出问题的学生给予了表扬:你太有才了,然后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各抒己见。最后总结:鸦片战争在客观上对落后的旧中国也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随着鸦片战争的炮声,中国的国门被英国打开之后,一部分有志之士(如林则徐、魏源)开始萌发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开始提出学习西方的长技,用来抵制西方列强的侵略;除此之外,随着中国国门的洞开,西方的一系列近代文明开始传到了中国,中国被迫开始与世界接触。正是这种质疑,再通过讨论解决问题,活跃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新思维,同时有助于培养学生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认识、评价历史事件。
  四、采取合适的记忆方法,帮助学生记忆所学知识。
  历史是一门记忆性比较强的学科。记忆基础的历史知识,了解基本的史实是历史教学目的之一。记忆能力也是历史能力中的一种基本能力。初中学生对所学的知识的记忆多数是抽象的记忆。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师应尝试多种记忆方法,启发学生理解记忆,避免死记硬背。在教学中常用的记忆方法有谐音记忆法、歌诀记忆法、关键词记忆法等。
  我对每一种方法举例说明。在讲授南昌起义时,记忆南昌起义的领导人时,我将其编成一句话“刘(刘伯承)叶(叶挺)煮(朱德)粥(周恩来)喝(贺龙)”。这里就用到了谐音记忆的方法,使记忆变得更生动形象,从而避免了死记硬背。
  在讲《甲午中日战争》时,对于《马关条约》的记忆,我将其内容总结为“辽台澎湖两亿两,沙重苏杭办工厂”。其中“辽台澎湖”是指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三地,“两亿两”是指中国赔偿日本军费两亿两白银,“沙重苏杭”是指被迫开放的沙市、重庆、苏州、杭州四个通商口岸,“办工厂”是指允许日本在中国的通商口岸开设工厂。这样仅通过两句话就把《马关条约》的内容记牢了。再比如记忆长征的路线时,我把长征经过的起点按其先后顺序编成歌诀:“冲破四道封锁线,湘江乌江到遵义,四渡赤水乱敌计,金圈大渡泸定去,翻雪山过草地,进入陕北吴起地,三军会师会宁区。”其中“四渡赤水乱敌计”是指四渡赤水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金圈”是指巧渡金沙江跳出敌人的包围圈,“吴起地”指吴起镇一地,“三军会宁区”指红军三大主力红一、红二、红四三方面军在会宁会师。这样通过一首歌谣,学生就能比较容易地记住了红军长征的路线。
  在了解中国近代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一过程的形成时,可以通过几个关键性的词语掌握。即“开始沦为、进一步加深、大大加深、完全陷入”,再联系几次列强侵华战争的影响: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甲午中日战争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中国完全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以上介绍的是几种常用的并且收效明显的记忆方法,教师还可以根据教学实践总结出更多易用有趣生动形象的记忆方法,使枯燥的记忆过程变得轻松而愉悦。
  以上几点就是我在教学中的几点感悟,希望与同行交流与沟通。当然除了以上几种方法外,还有很多学习方法有待于我们探索总结。正所谓前途是光明的,但道路是坎坷的,但同行们应“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只要我们善于思考,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从积累点滴做起,就一定会有令人意想不到的收获,走出历史教学工作“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局面,开创出“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崭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