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是知识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由于数学具有抽象性和严密性的特点,比较单调枯燥,许多数学知识只有通过让学生主动参与、探索,才能使他们主动地得到发展,才能使他们真正成为知识的发现者、学习的主人翁。因此教师要彻底地掘弃和摆脱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把精力放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精心设计课堂教学上以提高课堂的参与度,下面我谈谈体会。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教与学是师生双边的关系,教要得法,学要主动。主动来自兴趣,兴趣需要激发。“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使学生学好数学,首先要使学生喜欢数学。教师应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1)从学习中不断感受到乐趣。对未知的探索,对心知的渴求,和我们旅游爬山一样登得越高就看得越远。从而充满着获得知识的愉快,即使对学生严厉些,学生也乐于接受,因为学生从中感到了快乐,产生了学习的兴趣。
(2)从努力中不断感受到乐趣。学习是一件苦差事,如果一味追求苦读,得不到一点成功的回报,时间长了势必会厌倦,所以对学生的点滴进步和成功老师都应该给予适当的表扬或鼓励;面对学困生不讽刺、不挖苦、不歧视、不冷落,对其取得的点滴进步给予鼓励,以换取这些学生心理上的亲近,情感上的融洽,参与意识的增强。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一把钥匙,兴趣可以变为志趣,志趣可以转化为理想,理想可以成为学生前进的动力。因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课堂参与度的首要条件。
2.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在数学课堂教学实践中,我们常有这样的发现:同样的教材,讲得生动,妙趣横生,学生百听不厌,回味无穷;讲得教条,枯燥无味,学生呆若木鸡,事倍功半。这是为什么呢?我认为,要想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教师在备课的每一个细节上,都应注意掌握好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以及采用的教学手段与方法应多样化,从而提高讲课艺术,增强教学效果。具体做法如下:
(1)创设“问题情境”教学。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意从多角度、多方位设计思考题,发展学生横向、类比、逆向、联想等发散思维,使学生不单单停留在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的表层,而且能利用现学知识,结合已学知识去创造、去探索,培养发散思维。比如在教学四年级下册《用字母表示数》时,让学生欣赏完生活中字母表示特定的含义,问学生:在生活中或数学课堂上你还遇到过哪些字母可以表示特定的意义?通过提问,使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或数学知识思考问题。这样新授课之前就使学生积极开动脑筋,积极投入到这节课的教学活动中去,从而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2)正确运用比赛等形式。研究表明,人脑处于竞争状态时的学习效果要比平时的学习效果好得多。“石本无火,相击而发光”。教学实践也反复证明,学生对即使是毫无直接兴趣的智力竞赛活动,因渴望竞争取胜而产生的间接兴趣,也会忘记事件本身的乏味而兴致勃勃地投入到竞争中去。为此,教师应设法把课堂变为“智力竞技场”,积极营造竞争氛围,在课堂上开展各种自学比赛活动,如抢答比赛等。比如在教学二年级《算24点》,计算对低年级学生来说本是枯燥无味的,这节课要求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思维要活跃才能快速准确地用扑克牌算出“24点”。如果教学设计时把这节课分为几个比赛环节,以小组为单位,答对一道简单的题加一颗星,难度大的调整加星的个数,如此一来学生的积极性都得到了调动,课堂不会变得枯燥无味。各种竞赛活动能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兴趣,变苦学为乐学,使学生大脑处于高效率的最佳学习状态,能有效地提高教师与学生间的互动率,从而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3)重视运用多媒体。在多媒体帮助下,能将原本静止不动的图形转化为动态现象呈现在学生面前,并能将文字、图形、动画和声音有机地编排在一起,增强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并逐步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比如:三年级下册《平移与旋转》教学,小房子和金鱼向什么方向平移了几格后画出平移后的图形是本单元的重难点,教学设计时,可使学生通过观察多媒体图像平移的过程,让学生在投影仪上展示自己的思考过程,并让学生自己讲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积极性和能动性,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尽可能有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以期增强课堂教学效果。多媒体手段可使信息反馈及时,让学生面对形象的多彩的画面,积极地去认知,去学习,加深理解和记忆,通过多媒体来解决教材中的重难点,优化了课堂教学,让学生在学习中始终保持兴奋、愉悦,渴求上进的心理状态,从而体现了学生主体地位,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3.关注每一个学生,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
我们学校的办学宗旨是“让每个生命体得到最佳的发展”,这就要求老师在教学中关注每一位学生,使他们在原有的基础上都得到更好、更全面的发展,具体做法如下:
课堂教学兼顾每一个孩子。因为个体存在差异,所以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程度会参差不齐,有些老师就会一味地追求“一刀切,齐步走”,其实是不利于绝大部分孩子的学习状况,所以我们应该根据学生的差异,实施分层教学,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使大部分学生‘跳一跳’就能解决问题”。如课堂上问题提出后教师必须留给大多数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同时要看看大部分学生是否有了思考的结果。即使只有个别学生回答,也应问问其他学生是否掌握;即使到了课堂上的最后几分钟,也要留有让学生思考回味的时间,让学生在第一时间独立弄懂教师所讲的东西。课作布置时出几道基础题和几道提升题,对于学困生来说,做完基础题,力所能及做一些提升题,这样在不失面子同时,再争取做一、二道提升题他就更高兴了。这样学生就能看到自己的进步,受到鼓舞,感受到数学内在的魅力。这样就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使课堂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数学课堂,尽管有时很难做到,但只要我们积极、努力打造适合学生的课堂教学,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的自主学习更为有效,就能逐渐提高学生课堂的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