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如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012-12-31 00:00:00穆妍
考试周刊 2012年45期


  摘 要: 高中阶段,学生要取得优良的数学成绩,离不开良好的学习习惯。笔者认为,良好学习习惯的内涵包括尊重与欣赏、评价与互助、观察与思考、合作与探究等,而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则需要个人的努力与坚持、教师的引导与纠正、他人的帮助与督促等。
  关键词: 高中数学 学习习惯 培养策略
  高中阶段,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包含哪些内容,如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笔者从数学学习的角度谈谈对这两个问题的看法。
  一、良好学习习惯的内涵
  所谓习惯,就是经过重复练习而巩固下来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学习习惯,就是在不间断的学习实践中养成的那种自自然然表现出来的学习上的习性。而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率的好习惯,应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懂得尊重与欣赏别人,学会客观评价自己与他人。
  尊重与被尊重、欣赏与被欣赏是一把双刃剑。只有懂得尊重与欣赏别人的人,才会获得别人的尊重与欣赏。学生应养成正确对待自己和他人,正确对待成功与挫折,正确对待学习过程与考试分数的好习惯。学生能客观地评价自己和同学在学习活动中的表现,这是一种健康心理的体现。
  例如,当课堂上有同学发言时,其他同学耐心倾听而不开小差、不闹场;别人有精彩发言或表现,应给予鼓掌或赞许;别人的发言有错,应善意地给予帮助并发表自己的观点等。只有客观地评价自己、评价他人,才能评出自信,评出不足,从而达到正视自我、不断反思、追求进步的目的,逐步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观。
  2.认真观察,明辨细节,积极思考,善于分析。
  “观察”这两个字有两层意思,“观”是看的意思,“察”是想的意思,看了不想,不是真正的观察;看错了去想,等于做了无用功。要做到观察和思考有机结合,明确辨析问题中的各种细节,多方位分析,多角度思考,用大脑进行信息加工、处理、运算,从而使问题得到解决。每一位同学都应当勤于观察,善于分析,逐步形成观察意识,学会运用恰当的观察方法,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培养敏锐的观察能力。
  例如,解题时,审题是第一关。审题能力是学生多种能力的综合表现,要求学生仔细阅读题目内容,学会抓字眼,抓关键词,正确理解内容,对提示语、公式、法则、定律、图表等关键内容,更要认真推敲,反复琢磨,准确把握每个知识点的内涵与外延。在做题时,很多学生喜欢标出关键词,是“等差数列”还是“等比数列”,是“a>0”还是“a<0”,划上记号就不容易出错了,这是一个很好的方法,也是一种很好的审题习惯。
  3.课前预习、课上认真听讲,课后复习。
  课前预习,是培养自主学习的精神和自学能力、提高听课效率的重要途径。提前预习教材,自主查找资料,研究新知识的要点重点,发现疑难,从而可以在课堂内重点解决,掌握听课的主动权,使听课具有针对性。
  在课堂上要集中精神,专心听教师讲课,认真听同学发言,抓住重点、难点、疑点听,边认真听边积极思考。即使已经超前学过了,也要认真听,把教师的思路、其他同学的思路与自己的思路进行对比分析,找出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并在这过程中,尽量多理解记忆一些东西,并以笔记的形式记录下来备忘。
  课后不要急于做作业,一定要先对每一节课所学内容进行认真的复习,归纳知识要点,找出知识之间的联系,明确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形成知识结构或提要步骤式知识结构,主动询问,补上没有学好的内容,对不同的学习内容要注意进行交替复习。
  4.善于提问,勤于反思。
  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质疑问题,带着知识疑点问老师、问同学、问家长。学问、学问,学习就要开口问,不懂装懂最终害自己。提问是主动学习的表现,能提出问题的学生是学习能力最强的学生,是具有创新精神的学生。
  反思是学习过程完成后的重要环节。例如,习题做完之后,要从五个层次反思:第一,怎样做出来的?想解题采用的方法;第二,为什么这样做?想解题依据的原理;第三,为什么想到这种方法?想解题的思路;第四,有无其他方法?哪种方法更好?想多种途径,培养求异思维;第五,能否变通一下而变成另一习题?想一题多变,促使思维发散。当然,如果发生错解,更应进行反思:错解根源是什么?解答同类试题应注意哪些事项?如何克服常犯错误?“吃一堑,长一智”,不断完善自己。
  5.独立思考,合作探究。
  独立思考能力是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方面,而合作探究、切磋琢磨则体现同学之间学习交流和思想交流的重要性,这两点不矛盾。“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先独立思考,遇到问题要互帮互学,展开讨论;再独立思考,辨析是非,学习别人的优点,弥补自己的不足。有的问题自己独立思考,完全可以解决,而有的问题,自己可能会遇到思维的障碍,一旦与同学或老师交流、探究之后,就会发现解决问题的新角度、新方法。
  6.归纳知识点,整理错题集。
  对所学知识进行概括,抓住应掌握的重点和关键,对比理解易混淆的概念。每学习一个专题,都要把分散在各章中的知识点连成线、辅以面、结成网,使学到的知识系统化、规律化、结构化,这样运用起来才能联想畅通,思维活跃。
  平时要把有什么疑问或是弄错的地方随手拿张纸记下,经常看看,看会了、记住了才扔掉。有价值的就用专门的本子记下(比如错题集),并找些可以接受的类型题、同等程度的相关知识点研究一下它们的异同,以及解题的技巧和办法。
  二、如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1.培养要趁早,坚持很必要。
  高一一开始就进行习惯培养。诺贝尔奖获得者、智利诗人米斯特拉尔说:“许多需要的东西我们可以等待;但是学生不能等,他的骨骼正在形成,血液正在生成,心智正在发育,对学生我们不能说明天——他的名字是今天!”初中与高中的数学课程在难度上、容量上都有较大差异,学习习惯与方法亦是不同,教师应在初高中衔接时就做好习惯与方法的指导,为整个高中学习做准备,并引导学生在整个高中学习过程中坚持和积累下去,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督促和纠正,教师要引导。
  并不是每个人从一开始都能注意到好的学习习惯,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态,适时给予点拨和指导。
  例如:老师提问学生甲一个问题,学生答不出来,若老师直接让他坐下,或许会使他产生挫折心理,以后遇到稍微难点的问题想不出来的时候,就会直接放弃。若能问问他的内心想法,也许他有一点思路,只要教师给予一点点指引或提示,就能答出来或往下想。教师在对基础薄弱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培养方面,应注意“低起点、小台阶”,逐步树立学生的信心,从而促使其养成善于思考的学习习惯和不畏艰难的学习态度。
  3.学习氛围好,有利于提高。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可以在一个阶段的学习之后,带领全班同学对好的学习习惯进行总结、交流和推广,树立学习标兵的榜样作用,让班级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同学之间互助合作,取长补短,查漏补缺,共同提高,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带动基础薄弱的同学或学习习惯比较差一些的同学往好的方向发展。
  比如,有些同学书写不规范,字迹潦草,教师屡次劝说无用,不妨换个方式。每天的作业批改后,教师及时登记到记分册或作业情况记录册上,对作业字迹工整、进步较大、正确率高的同学加以表扬,也可以将特别好的作业贴到教室后墙上让其他同学观摩学习。时间长了,做得好的同学会自我激励、保持下去,以前做得不好的同学也会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积极向榜样学习,争取自己也能受到表扬。
  4.家长的配合,作用也不小。
  家长与学校、老师交流互动,合作助学。现在是信息化社会,教师可以通过电话、手机、网络随时、及时联系家长,交流学生的在校、在家学习情况,沟通处理问题。
  比如将学生平时的作业态度、作业正确率、单元检测成绩告诉家长。好学生会期待家长知道自己在校的良好表现,后进生会害怕家长知道自己的成绩或不好的行为习惯(如抄袭或不交作业)进而努力改正,争取做得更好。家长在了解孩子学习结果的同时,也会关注和督促学生的学习过程,鼓励和肯定学生好的学习习惯,了解和纠正学生不好的学习习惯,从而对学生的学习成长起到促进和监督的作用。
  良好的学习习惯包含很多方面,每个人不一定都有好习惯,为了得到更好的学习效果,需要在自己薄弱的地方加以努力。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难在开头、贵在坚持。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离不开个人持之以恒的努力,离不开同学友善和谐的帮助,离不开老师谆谆不悔的教导,也离不开家长爱意满怀的关心。每一位学生都要虚心学习、不断积累,用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取得好的学习效果,到达成功的彼岸。
  参考文献:
  [1]邵娟.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J].湖南教育,2009,(5).
  [2]李淑颖.养成教育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J].教育探索,20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