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的效率与美

2012-12-31 00:00:00李治宾
考试周刊 2012年45期


  摘 要: 语文课堂怎样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让语文焕发出应有的生命活力,本文从美与效率的两个角度进行探索,既凸显了语文的人文性,又肯定了它的工具性。
  关键词: 语文课堂 课堂形态 美感 深度
  当前的语文课堂,传统的教学方式还占据着主要地位,满堂灌的现象还普遍存在着,以学生为学习主体的教学思想难以落实,学生似听非听、似答非答、似练非练的情况普遍存在。教师有目标,但落实不够;有训练,但力度不够;有提问,但设计不够;有导读,但指导不够。课堂上学生累,教师也累。究其原因,是受传统课堂教学观的负面影响,“实”有余而“活”不足。那么,怎样才能从根本上改变语文课堂教学的这种沉闷状况呢?这就要求我们改变传统的眼光来看课堂,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有人评说现在的语文课是教师和学生带着镣铐的舞蹈。我们如何挣脱桎梏,还原语文的本态,让语文课灵动起来,使之启人心智,荡涤灵魂,美不胜收?有关心语文的研究者呼吁要为语文“招魂”。让学生在经历中积累,在积累中沉淀,在沉淀后升华,最终体悟文化,享受美感才是语文真正的出路。所以让语文在关注经典中回归深度与美感才是语文的魂之所在。
  既然语文的魂我们触摸到了,那么接下来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比如语文课究竟应以一个什么样的形态来展现,以及语文课堂中的效率怎样才能实现,等等,都将得到答案,有的甚至不那么玄妙与深奥了。
  语文课堂形态是变化的,模式更是个性化的,但前提必须是语文课是充满美和趣味的。吕叔湘先生说:“语文教学一半是科学,一半是艺术。”确实如此,语文学科的人文属性不是以简单直白的道德为载体的,而是借助于一篇篇融自然美、生活美、情感美、语言美等为一体的有血有肉的文学作品表现出来的。如果离开美,语文教学特别是语文课堂教学就将苍白无力。因此,语文教学特别是语文课堂必须求美。一句话,美感和深度是灵魂,趣味是动力,厘清了这个问题才能谈课堂形态、模式的问题。下面以美感与深度为出发点,从这两方面来探讨语文课堂的形态。
  一、为求美而求真,为求真而求和。
  语文课堂要变理性的传统教学为感性的艺术教学。在审美沟通中,鉴赏主体在沟通阶段,主要诉诸情感,不动用理性,由此来说,尽管教师的讲解有时候是很理性的,但学生总会自觉不自觉地挣脱理性的束缚而把主观情感移入到课文中去,同课文产生共鸣或分歧。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认识语文的课堂形态呢?能得到怎样的启发呢?语文学习中追求美的过程中应创建和谐的美的环境,让学生在和谐、宽松、美不胜收的课堂里遨游。因为一切可以称之为美的作品,美的话语、美的形式无不体现着对人的尊重。如果师生不是平时的朋友关系,心理距离必然会拉大,心灵上难以沟通,便谈不上交融和共鸣了。这就是为求美而求真,为求真而求和。那么怎样求真、求和呢?求真就是充分贴近学生的审美经验和审美情感;求和就是把学生当做完整独立的审美个体,而不是机器、容器。有一次我讲《小狗包弟》,课上小组讨论,对狗的命运和作者创作的意图也作了把握和深化,可是美就是凸显不出来,学生不活跃,气氛沉闷。课后进行反思,我明白了,“文革”时代是混乱的,甚至是颠倒黑白的,被残酷折磨的人最大的痛苦不是来自造反派,而是来自亲人的误解、告发、检举。在人性被扭曲、兽性被放纵的年月里,人人自危,亲人尚不能保,更何况是一只小狗,这是怎样的一种无奈甚至绝望的痛啊。课上真应多多介绍那个时代的背景,帮助学生找到共鸣的点。现在才知道,学生之所以冷淡,反应不强烈,迟迟进入不了情境,关键在于学生缺乏进入课文进行审美沟通的前提准备,学生不了解时代,就体会不到命运的悲苦,因此课文就难以“归真”,也就难以体现美。总之,语文课堂教学必须归真,真是语文课堂教学的“根”。
  二、为求美而求情,为求情而求深。
  苏霍姆林期基指出:“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壤,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个土壤上。”语文课堂教学是一个师生情感流动的过程,这个过程始终以情感为动力,因此它是流动的、变化的、起伏的、曲折的,也是美的生成图。那么,语文课上的情的内涵是什么呢?即教师的批文之情、师生和谐共通之情和作品的内里之情。首先,教师的批文之情指的是在课堂教学中居于主导地位的教师,必须注意对学生情绪的感染,以此来刺激调动学生的无意注意的心理活动潜能,使他们在思想高度集中,精神完全放松的情况下进行学习。其次,师生的和谐共通之情在前文中已有所提及,也就是在现代课堂教学所确定的师生平等的教学观念下构建平等对话的教学平台,将师生关系“理解为愉快的合作,而不是意志间的冲突,对权威、尊严的威胁”,让师生在率真、坦诚、互尊的环境里一起学习,以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最后,作品的内里之情的开掘最重要,有人说过,语文作品中的情指的就是情趣、情味、情绪、情调。文学作品的情不能很好地激发出来就谈不上美感,就谈不上美的熏陶与感染。举例来说,“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谁都知道这是李白的诗《静夜思》中的句子,可谓耳熟能详,可谁知“床前明月光”中的“床”指的是什么?这就是讨论情趣、情味。原来“床”不是睡觉的床,也不是古代的坐床,而是驿馆前水井周围的井床。为什么是井床呢?这和作者表达的情感有何联系呢?原来在农耕文明的时代有一眼井水的地方常常是人聚居的地方,这不免会让游子想起家乡的那眼井和家乡的人,古语“背井离乡”说的就是羁旅在外的人对家中的井、家中的人的牵挂。这就是文学中的情趣、情味与情感。情趣得不到开掘和激发,情感就浮于言词之上,就会造成“词悬浮”。
  教学内容和形式无论多么丰富、美妙,如果学生早已熟知,就很难产生美感。从生理学角度来看,人的感应是很容易疲劳的,需要变异的调剂,需要新鲜的刺激。这就要求语文课求深、求情、求美,美感与深度是语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