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作者基于问卷调查,分析目前我国部分实施学分制的高校考试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为高校的考试制度改革提供决策参考。调查发现,目前高校考试制度存在诸多弊端,包括考试形式单一,题型死板,忽视创新能力的培养;考试内容教材化,重识记轻能力;考试重视结果,忽视对试卷的分析;考试评价分数化,考试目的功利化,等等。有鉴于此,作者从增加考试形式、改变题型设置、扩展考试内容、增加教师自主权、重视考试结果分析、重塑成绩构成等方面提出高校考试制度改革的意见,为高校考试制度改革提供参考,实现学分制下高校考试制度的真正功能。
关键词: 学分制 高校考试制度 存在的弊端 改革建议
一、问题的提出
据不完全统计,截止到1986年,我国实行学分制的高校达200余所,占当时全国高校总量的1/5左右;1996年底比例接近1/3;目前已高达80%以上。[1]学分制的广泛实行必然要求教学管理体制进行整体配套改革,而作为教学管理体制重中之重的考试制度改革必将处于教学管理体制改革的关键和先导地位。2005年11名内地高考“状元”在面试环节被香港大学拒之门外,港大提出的理由是不想录取“书呆子”。很显然,应试教育造成我国大批学生“高分低能”,这已是不争的事实。那么随着学分制在越来越多的高校实行,高校的考试制度是否符合学分制的要求呢?是否已真正挣脱应试教育的藩篱?目前高校的考试制度又存在哪些弊端呢?
有鉴于此,我们基于大样本的问卷调查,以及对部分教师的深度访谈,剖析目前我国高校考试制度中存在的弊端,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为高校考试制度改革提供有益的参考。此次调查的对象分为高校教师和学生,调查范围为全国的部分高校,调查方法是随机的抽样调查。教师问卷实发60份,回收50份,有效回收率为83.33%,其中男女比例为3∶2;学生问卷实发160份,回收155份,有效回收率为96.88%。
二、高校考试制度的问卷调查和分析
本次调查从高校考试的考试形式、考试内容、考试题型、成绩构成比例、考试质量等几个方面考查高校考试制度的现状,从中发现目前高校考试制度主要存在以下几大弊端。
(一)考试形式单一,题型死板,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
在调查不同大学生所在专业的考试形式有哪些时,论文占62.58%,答辩占20%,实际操作占47.74%,而试卷则占了98.71%。
在高校试卷考试的题型中,选择题占94.84%,填空题占85.16%,名词解释占78.06%,判断题占80%,解答题占80.65%,论述题占77.42%,比较之下开放式试题仅占53.55%。这表明考试试题多侧重于客观题部分,而需要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思考的主观性试题则很少。
综上所述,在各个不同的专业中考试的形式非常单一,以闭卷的试卷考试为主,而实际操作、口头表达等方式的形式则很少,这样的考试形式主要突出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抑制了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在试题设置上,客观试题占据绝对的地位,这样的题型设置侧重于简单判断和静态的考核,抑制了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批判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考试内容教材化,重识记轻能力。
在调查考试内容时,有45.81%的学生选择都是教科书上的内容;有50.32%的学生选择大部分是教科书上的内容,仅仅少量课外内容;只有3.87%的学生选择教科书内容占少部分。
可以看出,目前高校的考试内容主要为教科书内容,即教师上课讲过的内容,而在考前,有69.03%的学生选择老师会划重点和考试范围,要求学生按照标准答案背书,教师改卷时也是按着标准答案采点给分。可见,这样的考试目的着重考查学生的记忆能力,即对课本知识的记忆,而忽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只会依赖老师期末划重点,死记硬背书本知识,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答案的唯一性也限制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学生更多的是像复印机一样将课本的内容完全复制到试卷上。这样的考试内容决定了学生的学习内容、考试导向错位,培养出来的学生规格单一,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三)考试注重结果,忽视对试卷的分析。
调查发现,在考试结束后有49.03%的学生完全不知道自己答题的错误之处,有49.03%的学生知道一些,仅有1.94%的学生清楚地知道。仅有12.26%的学生选择考试完后老师会评讲试卷,有87.74%的学生选择不会评讲试卷。在对教师的调查中,仅有14%的老师认为没有必要评讲试卷,有28%的老师认为很有必要在考试后评讲试卷,有58%的老师选择依课程性质来定是否评讲试卷。
可以看出,绝大部分学生对自己的错误之处不甚清楚,由于考试后又缺乏对试卷的评讲,学生在考试后得到的只是一个分数,其考试中存在的错误会一直存在。不仅是不评讲试卷,期末考试后大部分学校和老师更注重批改试卷的效率,要求试卷分数尽快出炉,而忽视分析试卷所反映出来的问题。因此,不管是对学生还是对学校和老师来说,他们在考试中得到的只是一个分数。但一个简单的分数是不能实现学分制下考试的功能和实现考试的作用的,更多体现的一种应试教育的要求。
(四)考试评价分数化,考试目的功利化。
关于奖学金的评定标准,有69.68%的学生选择是先按照期末裸成绩入围,然后加上参加活动所得的综合测评分的总分评定,只有7.74%的是先按综合测评分入围,再加上裸成绩的总分评定,有17.42%的学生选择直接按裸成绩加上综合测评分的总成绩评定,也有5.16%的学生选择是直接按照裸成绩评定。
从上表可以看出,奖学金的评定最主要的是看期末成绩,而且不仅仅是奖学金,评优评先等荣誉和保送研究生都直接和考试分数挂钩。这就使得高校在无形中形成了“分数至上”的人才评价观,加剧了学生对学业成绩的功利化倾向。期末成绩占总成绩的绝大部分,因此只要期末试卷做得好,就能取得一个理想分数,形成了对学生“一考定终身”的评价。因此,为追求期末考试的高分,不少学生在期末前几天死记硬背老师所划的重点,而不是全面地、理解性地掌握专业知识。这样就背离了考试的真正目的,反而使得学生功利化,教学目异化。
在所调查的学生中,有77.42%的学生认为期末成绩并不能体现其该学期的学习努力程度和能力。在问及考后对课程的掌握程度时,有48.39%的学生选择考试完后就忘记了该门课程的知识,而只有1.94%能熟练地运用于实践。
三、对高校考试制度的改革建议
以上调查数据显示出目前部分高校考试制度存在诸多弊端。通过了解国外一些高校的考试制度对部分教师的深度访谈,我们针对高校考试制度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以下建议,希望能为高校的考试制度改革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考试形式多样化。
试卷考试虽然有其不可取代的功能和作用,但单一的考试形式无法展示学生的能力和素质。考试形式丰富和方法的多样是促使传统教育思想转变的有效手段。[3]因此,很有必要丰富目前高校的考试形式。不同的专业应该根据专业的特殊性选择不同的考试方式。比如,对于理工科专业,就不能只采用试卷的方式,而应该多采取需要动手操作的考试形式,如做实验、实地考察、写作实验报告等,并且这部分考核应占总成绩的主要部分。对于一些文科性的专业,也不能仅仅限于试卷考试形式,可以增加答辩、案例表演、专题讨论、课题研究等形式,在此次调查问卷中有66%的老师赞同将答辩作为一项考试内容。这样的考试形式不仅能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而且能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对问题的深入思考能力,使学生更能与社会接轨。
(二)考试内容不受教材限制,加大教师的自主权。
考试内容方面,应突破考试内容教材化的现象,坚持以发展学生的能力为主,力求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考试内容的变革首先体现在命题的开放性上。而目前一些高校对题型有严格的要求,出题老师不能进行命题的创新的问题,在本次调查中有98%的老师支持加大教师的出题自主权。因此,加大教师的出题自主权非常重要,能使出题老师突破传统的以客观题占主要地位、以考查书本上的死知识为主的题型模式,转变为以开放性题目为主、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为主的题型模式。答案显示多样性,评卷从以前的按标准答案采点给分变为能体现学生的独立思考和研究、富有创造性的便能得到老师的青睐,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
(三)重视考试结果的分析。
考试并不是一门课程的结束,学生答完考卷并不是意味着该门课程学习的结束,老师阅卷工作的完成并不意味着考试工作的结束。相反,我们应该对考试结果进行科学统计、分析。通过对各种题目、各类学生考试结果的分析统计,这样一方面可以研究试题本身是否科学,有利于改进、完善试题质量,更好地发挥考试的作用,另一方面可以从学生考试成绩来分析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中的优势与不足,为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提供方法与对策依据。[5]因此,我们建议学校可以在期末考试后组织一些老师成立一个试卷分析小组,对批改后的学生试卷进行分析,来反映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然后再对教学进行相应的改善。
(四)成绩构成多元化,改变“一考定终身”现象。
学生的成绩不能仅仅取决于一次期末考试,这不仅不科学,也不能反映教学的实际情况。教学是一个动态的持续过程,考试作为教育教学质量的评价手段,要达到客观评价的目的,其评价活动就必须贯穿整个教学活动中。[4]因此,应该削减期末试卷成绩在总成绩中的比重,增加平时的考核次数,当然平时的考核也必须符合考试形式和内容上的要求。我们提出的方案是期末成绩占50%,课堂考勤占10%,平时考试占40%。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习真正成为一个动态的过程,而且能改变“一考定终身”的现象,降低考试的功利性,确实实现考试的目的,冲破应试教育的藩篱,实现“高分高能”。
参考文献:
[1]金祖庆,赵雷洪.学分制下高校考试制度改革研究.浙江师范大学学报,2006,(3).
[2]孙永清.浅析当前考试制度改革.科技资讯,2009,(35).
[3]张萍.学分制下的高校考试制度改革研究.边疆经济与文化,2009,(11).
[4]姜艳萍.高校考试制度问题探析.黑龙江教育,2008,(7).
2011年西南政法大学本科生科研训练创新活动资助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