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高等教育逐步向国际化发展,高校外事部门在学校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这就要求外事管理人员的素质特别是专业素质必须提高。本文阐述了外事管理人员应具备的素质,同时对如何提高外事管理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措施。
关键词:外事;外事管理;素质;能力
随着世界全球化的发展,各行各业的国际间的沟通和联系逐渐加强, 高等教育也逐步向国际化发展,高校外事部门在学校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同时随着高校国际化的步伐逐渐加快,对外事管理人员的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外事工作者的一言一行都代表的是学校和国家,都关系着学校和国家的形象。 因此, 必须努力造就一批具有高素质的高等学校外事管理干部队伍来提升外事管理的质量。
一、高校外事管理人员的一般素养
高校外事管理人员首先应具备一般外交人员的基本素养, 包括树立坚定的政治立场、掌握基本的外交政策、了解国际礼仪和文化。坚定的政治立场是胜任高等学校外事管理干部的前提。高等学校外事管理干部要有坚定的政治方向、鲜明的政治立场, 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落实科学发展观, 构建和谐社会; 坚定地保持共产主义信仰,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提高政治敏锐性和洞察力, 在政治上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国家基本的外交政策对于具体的外事工作有着重要的规范作用, 外事人员只有充分掌握我国政府的外交政策,才能在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中辨明方向,找到解决工作问题的正确方法。外事工作人员应熟悉国际礼仪, 尊重不同国家的文化风俗, 提高个人修养,为国家和所代表机构树立良好国际形象。在公共场合的仪表体态、言谈举止,反映一个人的内在素质和修养。 作为国家、政府、政党、团体、企业的代表进行对外活动的时候,在这方面给人的印象,往往成为相互间进一步了解和交往的重要依据。
二、高校外事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
外事工作经常与外宾打交道, 政治性、政策性、敏感性强, 动辄牵动国际事务, 任何事情都不能马虎大意要求准确、积极、审慎、敏锐、细心, 有很强的专业要求。高等学校外事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应包括外语能力、组织协调能力、人力资源管理能力和处理问题能力等。
(一)外语能力
外事工作的基础是外语能力,一名合格的外事工作干部至少要精通一门外语。在对外联系、对外接待、对外洽谈、对外访问、对外合作和各种外事仪式等所有外事活动中,外语是传达信息、交流思想的主要工具。只有具备一定的外语水平才能在外事工作中不至于造成沟通误解。合作备忘 录 合作协议等书面文件需要用清晰的逻辑和规范的语言用文字记载下来 在口译过程中难免会碰到专业性强 语言难度大的话题 比如机械化工医学等行业 术语译员不可能查询工具书或参考资料也不可能 频繁要求说话者重复或解释,因此高校外事管理人员应努力钻研勤于积累并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熟悉常用的中英文表达增大词汇量拓宽知识 面,以便在对外联络和洽谈时游刃有余。
(二)组织协调能力
组织协调能力是指根据工作任务,对资源进行分配,同时控制、激励和协调群体活动过程,使之相互融合,从而实现组织目标的能力。随着高校外事活动日益纷繁复杂, 高校的外事部门已不再是一个单纯的行政部门, 而是集行政、教学、管理、服务为一身的多职能部门, 承担的许多任务需要各部门的支持和配合, 在工作中越来越侧重于发挥指导性作用。高校外事管理人员应主动掌握管理学基本知识,培养一定的管理技能和组织协调能力, 在工作中重点加强程序性和计划性, 减少盲目性, 做到全面统筹, 有条不紊、高效率地开展工作。
(三)人力资源管理能力
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人才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第一资源, 国际上对人才的竞争已经超越了对市场和能源的竞争。引进外籍人才, 充实高校师资队伍, 提升高校核心竞争力,历来是高校外事部门的工作重点。外籍人力资源管理已经成为高校外事管理部门的重要工作, 如何最有针对性地制定人才引进计划、最合理地开发利用外籍人力资源是高校外事管理部门面临的新课题。这要求管理人员懂得有关的人力资源管理理论, 工作中主动树立现代管理理念。在招聘的环节中要遵照“按需聘请、保证质量、注重效益、宁缺勿滥”的原则, 对所引进人才进行全方面测评。在日常管理中, 要注意体现人本理念, 充分考虑到对方不同的f6G7YiVE0uAflL8G/ELDAQ==文化背景,在借鉴别国优秀管理文化的同时, 大力发扬我国人力资源管理的传统文化,积极营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培养外籍人才的主人翁意识,建立符合外籍人才竞争和发展的制度, 最大限度地调动其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四)处理问题能力
一个人处理问题能力的高低,决定着他的工作质量如何。领导干部处理问题能力是推进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能力的重要内容,包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外事管理人员,更应当加强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在新的形势下,只有坚定不移地提高处理问题的能力,才能真正地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只有扎实有效地提升干部处理问题的能力,才能真正取得优秀的工作成效和实践成果。
三、提高外事管理人员素质的具体措施
(一)提高政治素质措施
要加强外事管理干部的思想政治工作,认真执行周恩来总理提出的:“站稳立场,掌握政策,熟悉业务,严守纪律”的十六字方针。严格遵守《涉外人员守则》。高校外事管理干部要认真参与学校举行的政治理论学习。
(二)提高业务素质措施
为了使外事管理干部能够掌握我国相关法律和政策,提高他们的政策水平,知识素养和服务意识,要系统化、正规化、规范化的组织外事管理干部学习外事工作的相关知识,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和涉外工作能力。有条件的情况下,应该有计划地分批派送外事干部到国外高校进修,使他们能够拥有国际教育经历和理念,能够更好地开展国际交流事务。
(三)提高文化素质措施
要加强外事管理干部的文化素质就要让他们博览群书, 完善外事业务知识结构。外事管理干部本身要注重在工作中充实、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以顺应时代的发展,从专才走向全才,做合格的外事干部。如果条件允许, 学校也可以为外事管理干部提供国内进修的机会, 使他们开拓视野,提高其综合素质和管理水平。
综上所述,顺应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历史趋势,高校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通过加强思想政治工作 创新体制机制等途径,提高高校外事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进而推动高校外事工作水平的提高,促进高等教育事业的科学发展。
参考文献:
[1]饶慧.试论高等学校外事行政管理工作者的素质[J].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2(3).
[2]王文利.外事翻译管窥兼谈外文翻译的特点与技巧[J].辽宁工学院学报,2007.
[3]王文利,许伟丽.高校外事管理人员素质之管见[J].现在商业,2009.
[4]黄金祺.外交外事知识和技能 涉外人员素质修养[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4.
(作者简介:岳 强(1979-)男,汉族,甘肃定西人,2003年毕业于兰州理工大学外语系,现为甘肃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外事办公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