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声乐教学改革与创新初探

2012-12-31 00:00:00杨永蕾
群文天地 2012年14期


  摘要:当前我国正在大力推行高校的教学改革,尤其是高校声乐教学的改革与创新。但是从现实实践来看,在高校的声乐教学的改革与创新方面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分别从声乐教学的内容、声乐教学的模式两个方面进行了改革探析。
  关键词:高校;声乐教学;改革创新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高校声乐教学也在不断的进行探索和改革。高校新教学大纲的颁布,对高校的声乐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高校的声乐教学不但要进行模式上的改革创新、也要进行内容上的改革创新,下面先从高校声乐教学模式上的改革创新进行了说明。
  一、高校声乐教学模式上的改革创新
  (一)高校的声乐教学模式概念
  高校的声乐教学模式指通过规范音乐教师的教学活动、音乐课程的选材设计一种利于学生学习音乐知识的课堂情境,它包括五个方面:理论依据、操作程序和声乐教学目标等,这五个方面之间相互协调制约,形成一个完整的声乐教学结构。指向性、完整性、灵活性和稳定型是高校声乐教学模式的特点。高校声乐教学模式的指向性指不同的教学模式应用于不同的声乐教学场景,音乐老师要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适用的教学模式。完整性要求高校声乐教学模式有完整的结构和运行要求,结合统一教学理论和教学现实,教学理论要做的有始有终。稳定性和灵活性指高校声乐教学模式根据已有的程序对学生加以教学,考虑到实际情况,对程序进行细微的调整,更加有利于对学生的声乐教学。高校声乐教学模式使音乐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有了可以依附的教学体系,让音乐老师在理论和实践中进行科学教学。
  (二)高校的声乐教学模式种类
  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模式进行声乐教学。“一对多”的声乐教学模式,指在大学大二到大四进行的一周一课时的音乐教学模式,它通过老师和学生共同演唱艺术歌曲、民族歌曲等,加上二重唱歌曲实现音乐教学。在“一对多”的声乐教学模式中,注意要求同学和老师一起对歌曲进行分析点评,通过学生间的学习讨论,促进歌曲的学习效果。“小组课”的声乐教学模式,指在每周进行2节音乐教学,学习内容主要为中外艺术类歌曲,在“小组课”的声乐教学模式中还要加强对音乐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通过“小组课”的声乐教学模式,可以很好的节约教师资源,又加强了学生们对音乐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为学生以后的音乐学习打下了坚固的基础。“个别课”的声乐教学模式,指老师对音乐成绩比较优秀的学生进行特别技能培养,提高学生的音乐演唱能力。“答疑课”的声乐教学模式需要学生和老师一起互动讨论,共同探索。现代的素质教育要求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实践能力。做到这一点,就需要通过学生间的讨论,师生间的讨论来解决问题。通过“答疑课”的声乐教学模式,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思维得到解放。对老师来说,“答疑课”的声乐教学模式意味着脱离了向学生简单的传授音乐知识,转向启发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探索知识的过程。“答疑课”的声乐教学模式在学生提高学习90597305cfa66f53388f65f7d20ccef905e6a357a8d69e45b6914e85b7625554知识能力的同时,也增进了师生间的感情。
  二、高校声乐教学内容上的改革创新
  (一)对音乐曲目的量化
  量变可以引起质变,事物质变的发展过程,都需要经过一定量变的积累。所以对于高校的声乐教学,需要对音乐曲目进行量化,做到音乐歌曲量的积累,使学生可以接触多种音乐歌曲风格,提升学生的音乐歌曲素养,使学生可以掌握多种音乐歌唱方法,为以后的高难度音乐歌曲学习打下坚固的基础。当学生掌握的音乐歌曲比较少,音乐老师注重少而精时,就会导致学生学习音乐歌曲的进度下降。例如,在学生学习歌曲《托斯卡》音乐曲目中的女高音“为艺术,为爱情”时,学生需要具备b2高音的渐弱掌控,而b2高音的渐弱掌控需要学生进行大量的音乐曲目练习。由此可见,没有一定量的歌曲积累,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音乐成绩。高校的音乐教师可以在每学期对每个学生安排教学计划,教学计划内容包括选定的歌曲名目和数量,教学计划要根据实际教学的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对于大一、大二学生需要打基础的时期,要求每位学生进行6到8首音乐歌曲的演唱。对于大三、大四学生需要提高唱功能力的时期,要求每位学生进行8到12首音乐歌曲的演唱。对于大三、大四的学生,还可以自选2到4首音乐歌曲的演唱。通过这种音乐歌唱数量的保证,才能使学生有音乐歌唱能力质的提高。
  (二)对声曲进行练习
  在高校的声乐教学中,对声曲的练习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声乐基础。声曲的练习内容主要有以下方面:纯元音、音节、带词练声曲以及音名。高校的音乐老师对学生进行声曲练习,需要知道声曲练习的目的和要求,根据学生的不同资质加以培养,这样才能使声曲练习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声曲的练习需要由浅显部分到深奥部分。可以从三度音阶开始练习,然后慢慢的增加到五度音程、八度音程的连音。对于大二、大三、大四的学生,可以选择一些技巧难度大的歌曲练声曲,例如《西贝尔》、《瓦卡依》、《阿勃特》、《帕诺夫卡》等大师的练声曲。还可以学习一些歌曲的引子部分进行练声曲练习。例如,《我爱你,中国》、《海上女民兵》、《日月之恋》。这些都是学生喜欢又熟悉的带歌词练声曲,通过这些歌曲的练习,学生的练声曲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总结
  现代社会主导知识经济建设,一个国家的竞争力越来越依靠于知识的改革创新。对于高校的声乐教学,也需要声乐教育者在实践教学过程中不断总结,改革,创新,不但从声乐教学的内容方面进行改革创新,也要从声乐教学的模式方面进行改革创新,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让学生们喜欢上音乐课程,使学生能够更好的激发出自己对音乐的潜力,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又具有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作者简介:杨永蕾(1971-),女,山东菏泽人,讲师, 菏泽学院音乐系,研究方向:音乐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