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美术专业学生绘画能力的训练

2012-12-31 00:00:00宁阿浩
群文天地 2012年14期


  摘要:高中绘画课程教案、教材和教学形式中,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与弊端,它们有碍于学生造型能力、绘画能力的提升,限制后续课程和专业课程的学习质量,甚至更深远地影响到高中学生以后的教育目标和职业素养的培育。
  关键词:观察方式;新鲜感;风格;情感
  现在多数高中美术专业的学生还是以文化课为主,导致美术教育专业的教育形式和内容僵化单一,缺乏多样性。绘画课程缺乏专业特色,没有专业方向性,有悖于高中学校的教程目标。在美术教学中,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开发尤其重要。绘画能力的基本功应包括对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动手能力这三个环节的综合训练,形成一个良好互动的系统,才能收到一个良好的训练效果。 本文就如何提高高中美术专业学生的绘画能力提出一些建议。
  一、认识写生练习的重要性
  写生是直接面对对象进行描绘的一种绘画方法,二十世纪中期以来的“写生”,更是异彩纷呈:有作为提高技法的写生,有作为收集素材的写生,有作为体验生活的写生,也有作为创作方法的写生。在课堂教学中,要引导他们通过写生,细致地观察生活、认识生活,不断提高发现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二、让学生养成正确的观察方式
  正确的绘画始于正确的观察方式,养成正确的观察方式,在美术学习的全过程中最为重要。那么,绘画的正确观察方式是什么呢?即四个字——整体观察。在素描训练时,经常是画一会儿,就要退远看一会儿,也就是这个道理。美术最本质的认识是如何培养视觉能力,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心去体会,去感悟所看到的事物。写生除了提高技能训练外,还是发展视觉写实表现能力的重要手段,它不但有利于培养造型的基本方法和基本能力,对发展感觉器官训练和培养注意观察,思维、记忆有着重要作用。在指导学生画全身像时,主要是从三方面入手——人物的头部、身体姿势和服饰,要求三部分都细致描绘,马虎不得,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养成细致观察、慎重落笔的良好习惯。
  三、 让自己在绘画过程中始终保持新鲜感,提高他们的兴趣
  绘画能够让你更了解自己,特别是你自己感受到的但又模糊、无法用语言来表达的东西,你的画能够向你展示如何观察和感受事物。在我们看到的事物中,第一眼的印象是很重要的,也是最美的,必须想方设法保持这种新鲜感受,并将其维持到一幅画画完为止。从某种意义上讲,兴趣是学生学习绘画的关键,兴趣决定了学生绘画教学的效果好坏,绘画教学中应始终抓住一个“趣”字,在“趣”字上做文章,随b3d4674af3924f8f699ea7247686b31bd0d25ec19345d1fd00cb2401b3830737时注意激发、保护学生的兴趣,让它至始至终贯穿于学生的学习过程中。突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不断提高学生学习绘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注意培育属于自己的风格
  在表达时,不必要面面俱到,要记住一个取舍的“舍”字。能不要就不要,删繁就简,这是为了形造自己的风格,为了创造自己的款式,像有人专门把画布周边不用颜料涂满那种款式,“舍”为了“取”,是为了只画那一点点值得画的,不用任何可有可无的东西填充,这是一种追求,一种对于品质的追求,艾纳斯说:“任何艺术问题都不会有唯一正确的答案,都可以多种解释,没有什么法则能告诉别人究竟是他好还是你好的解释才正确。”只画那些高兴画的,怎么有趣怎么画,想画到哪儿算哪儿,没有先定的规则,画脸不一定要画全,感受到哪里笔就跟到哪里,画成什么是什么,用不着特意连连缀缀的修补画面,并注意自己如何把表现得比较好的方法保留下来,这就形成风格,属于你的独一无二的东西,然后在绘画的过程中不断积累,让自己的风格能得以发展,让自己的风格能得以发展并日趋成熟。教师不仅要教授知识和培养某一种技能,还要张扬学生的个性,成为学生人生观自信心创新精神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者和引路人美术教师也担负着培养各类人才的职责,而美术这门艺术学科,在张扬学生个性,开发创造性思维,促进人生观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方面,有着其他学科所无法替代的作用。
  五、在实践中训练学生的操作能力
  美术基础教育是通过造型技能的训练方法传达一种造型思维方式实现的,所以对学生注重操作能力的训练尤为重要。但是在美术教学中,对操作能力的训练也存在许多弊端,如对学生造型能力的培养,一味的要求学生练线条、画明暗、临摹作品,一些学生操作技能娴熟了,但画面却没有生机,作业呈现出千篇一律,色调一致的现象。老师对学生的作业要求造型严谨、明暗对比、色彩丰富、整体效果等等,画面变得程式化,缺少创造力和表现力,其结果只是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作坊工匠。
  结论
  教学方法的趣味性、多样性使学生身心处一积极主动轻松愉快的氛围之中,引导他们去观察事物,使学生认识事物,开阔眼界,增加知识,尽量让他们多接触大自然、接触社会,多欣赏美的东西。美术教学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的过程。作为高中美术教师,一方面,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另一方面,要加强对美术教学方法的探究。只有这样,才能满足学生与社会不断发展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张振威.高等职业教育在大众化阶段的地位和作用[J].辽宁教育研究,2003(6).
  [2]俞仲文,等.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实践教育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3]杜大恺.中国当代艺术批评[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作者单位:汝州第一高级中